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分节阅读 153(1 / 2)

蛾罩纱灯。小友你可知这佛门第一戒的因由”

“难道,就是为了破除这束缚”李丘平讶然问道。从来没听说过有这么样去理佛门杀戒的,不是说戒杀乃慈悲为怀吗

“这番话也就只能和你说,要与北宗的那些人论来,只怕和尚又是要大不受待见了”

观止大师大笑道:“空门中有无数迂僧蠢材,自以为严守戒律,将经书背上几万遍,敲穿它几十个木鱼就可以得道成佛,隍磐飞升了,实是好笑之至想来当初佛祖也曾因有这么一帮愚蠢弟子而头痛,于是便定下了这种种戒律,目的是强行引导众弟子走在正确的道路上,以期有朝顿悟不过可惜,世人之愚实是令人叹为观止,这好好的引导之举居然就变成了如今的清规铁律,还不容人有丝毫置疑和辩驳可叹,可笑”

笑过后,观止大师接着正色道:“面对杀戮之念,修炼者要么顺意而为,杀欲杀之人,要么择善而从,杀可杀之人,或者便如我空门中人一样,强行克制,一律不杀。而你的问题在于,你虽然选择了第二种,却还执着于寻究自己杀心的根源,以及以何种手法杀人的细末枝节。这看似小道,具实却蕴藏着极其奥妙的道之根源,要知道,这世上有很多事是不可解释的,走这样的一条路,你终一生精力也未必会有答案,而事实上要寻求一个问题的答案,却未必只有一条路走”

“大师的意思是,只要达到了某种更高的境界,某些问题也就自然知道了”李丘平问道。

“我不知道。”观止大师道:“不过你说的,正是解决你本身问题的最好办法”

“这”李丘平不是太明白,刚欲追问时,忽见观止大师两手平举及胸,紧扣如花蕾,无名指斜起,指头贴合,眼中神光湛然,庞大无匹的精神力似乎带出了隐隐光华,由他周身散发出来。

李丘平剧震道:“厉害”

观止大师放下双手,精神力自然散去,欣然道:“你察觉到甚么呢”

李丘平道:”小子感到大师变成崇山峻岭,任谁都不能动摇大师分毫。”

观止大师点点头,道:“你的路上,有一道千丈深渊,但这深渊却仅有尺余宽,深渊之前则不过是沟渠一条,你若跳过了深渊,和尚可以帮你过了那沟渠,但你若定要下这深渊去看个究竟再爬上来,和尚则只怕没有这个时间等你了”

李丘平陷入了沉思,观止大师也不打扰他,便安静地等在一旁。

过了一阵,李丘平疲态尽显,便似与绝顶高手大战了一场一样,而他睁开眼时,目间却有精芒流动。

“大师请讲,小子洗耳恭听”要完仝将执念抛诸脑后是不可能的,不过李丘平已经成功地做到暂时忘却,心意既决,日后便再遇这深渊,亦不过是轻轻一跃而已

“很好”观止大师道:“要脱离道之束缚,达到更高的境界,我佛门倒是有许多现成的办法,其中三密之说最是管用。三密之说,是为身、口、意,实践与思维并重。身等於口,口等於意,意等於身,名虽分三,实为一如。人的肉身乃渡世的宝筏,内中蕴含天地之秘,我佛家修炼之道,正是通过三密,通过人体而与宇宙沟通,达致天人合一之境,明心见性,即身成佛。那与出家在家并无半点关系,无论身体是否在袈裟之内,人就是人,不会变成其他东西。”

李丘平点点头,大有所悟,难怪自己心境略动,体内真气便也不受控制了乃问道:“那便如何使三密归一呢”

观止大师微笑道:“佛门坐禅,念经,敲木鱼,便是了”

“啊”李丘平汗然道:“敲木鱼”

“然也”观止大师点头道:“但木鱼也并不是人人都会敲的坐禅,念经,敲木鱼,要达到三密归一,便是空门中人亦是万中无一”

见李丘平一脸苦状,观止大师忍不住大笑,“当然,你若不愿意,和尚我自然另有法子了”

李丘平苦笑道:“原来大师也会耍人的”

“呵呵”观止大师笑道:“也不是耍你,坐禅,念经,敲木鱼,这三者乃是佛门三密之根源,我若不说与你听,只怕你会一知半解罢了好了,言归正传,和尚我向来不喜这三密之源,于是花了二十年时间走遍了名山古刹,寻求这身、口、意之真谛。二十年来,各地高僧见了不少,但真正让我幡然醒悟的,却是各处寺庙中的佛像。”

“佛像”

“是的”观止大师点头道:“佛有万像,但终归不出姿态,手印,神情,这三密范畴。

和尚最后把所有状态归纳一处,整合成了十种法门,和尚称之为解缚诀这解缚诀可滤杂念,可去心魔,今天便传了给你罢”

卷十 精忠传说 三 道之束缚6

解缚诀看似就那么简单的十种法门,但姿态,手印,神情,三者互换,直是变化无穷,所谓一生三,三生万物,不外如是

解缚诀上应天道,不同的人施用自有不同反应。李丘平得秘法后,甫一施为,立觉脚心发热,像火般灼痛,接着火热上窜,千丝万缕地涌进各大小脉穴,而另一股奇寒无比的能量则贯顶而入,同样流入各处大小脉穴,冻得他直欲晕厥。

偏偏体内强大之极的混元真气却对这两股外来能量不理不睬,反而自然缩入丹田气海,任由这外来能量其充斥着李丘平各处脉穴。

经脉间的那种感觉,难受得差点令李丘平就要主动以混元真气相抗,所幸施展这解缚诀时,脑子里清澈空明,痛苦归痛苦,却是丝毫不影响其他心境。李丘平福至心灵,知道这已是神兆发动的时机,乃收了解缚诀,对观止大师拜了一拜,道:“小子已得契机,欲要择地修炼,大师不若先回驿馆如何”

观止大师欣然道:“果真是当世奇材,一点即透你自去修炼吧,和尚也不回去了,这就北上去也。”

“这”李丘平大有不舍之意,问道:“丘平还有许多请益之处,大师欲往何地,待临安事毕,丘平再来拜访可好”

“呵呵”观止大师笑道:“小友着相了,有缘自能相见,不过和尚所去之地说了也是不妨,我这次是要去达摩祖师的修炼之地再看看,嵩山少林。”

李丘平顿时放下心来,此时嵩山已在神州军的势力范围内,而五岳嵩山支派也正在重建中。观止大师若在嵩山,一来安全问题有保障。这二来,日后要找他也容易得多了

观止大师随即飘然而去。二人都是不拘于物的修行者,而观止大师之随意洒脱却又远胜于李丘平了

李丘平目送观止大师离去。便东张西望地找寻静处,但西湖边历来就是游历胜景,雅处例是不少,要说静处,那是万万没有的

这一番练功,不知道要多长时间。若要返回驿馆,一则怕耽误了这份契机,再则那驿馆乃庸尘俗世。实是不知道有没有刚才那股天地灵气

想了一会。李丘平看了看西湖水面,心中浮现出一个大胆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