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喜,她本打算稍作休息,巩固一下所学的创生之术,毕竟第一次造就物种,而且还关系到自身机缘,她内心多少有些紧张,但闻莫南言,只好按其所说,将玉盒接过,走到一旁。
而莫南和伏羲也都望着她,不敢有丝毫打扰,静静等着她下一步动作。
事关其能否成圣,马虎不得
女娲手拿玉盒,迎着阵阵微风,静立原地,一动不动,闭目沉思。
似乎在酝酿着最佳时机
半晌,将玉盒打开,里面射出莹莹彩光,将她照的五彩缤纷,煞是好看。女娲不断捏着盒中的九天息壤,仿佛在熟悉着手感。
忽的,她动了
轻轻的自息壤上取下一点泥土,然后她的双手,如同翩翩的蝴蝶在花丛中飞舞般轻盈了起来。
那一点点泥土在她手中,宛如有了生命一般,一点点的变化着。而她的双手,却是毫不间断的在这泥土之上,打出一个个法决,恰似在赋予这点泥土什么东西。
就在莫南二人以为她会一直做下去的时候,后者却猛的停下了动作,对着泥土起呆来。
一旁的伏羲急的不行,欲前去唤上一声,却被莫南制止了。
又过了许久,她开始将目光朝不周山下的巫妖生灵望去,亦抬头仰视着星穹,或时而闭目沉思,四下观望,好像在感应着周围的一草一木,任其心神驰骋在天地之间。
这样的状态持续了很长时间。
翌日,女娲的脸上忽现一丝喜色,宛如悟到了什么。只见,她将手中的泥土一分为二,随后手指一勾,原本挂在天上的太阳星和太阴星上,各坠下一道朦胧的亮光,十分纤细,却是日月精华。
两道日月精华分别融入两团泥土,顿时,息壤光芒大放,变得截然不同,犹如吃了补药一般。
做完这些,女娲再次沉思,恰似雕像一样。
如此情景,让伏羲心急火燎,生怕她有何闪失。莫南暗自一叹:“修行了无数岁月,为了就是这一刻,不经过一番磨难,圣位又岂能轻易而成”
良久,女娲再次动了,她不断捏着两团泥土,使其渐渐拥有四肢和五官。
而眼下,两个泥人已然栩栩如生,惟妙惟肖。
光阴飞逝。
女娲不停的看着天,看着地,思索着什么。
片刻,她眼眸中突的掠过一道银光,凝重的脸上也露出一丝微笑。
她张开玉手,伸向头顶的天空,轻轻的采集着漫天星辰,将其一点点的打入两团泥土中,每一粒星光,似乎都按着周天星辰的排列顺序。
随着一步步的完成,两个泥人也开始愈有神。
不过,女娲也因法力消耗过多,脸色渐渐苍白,很是让人担心。
伏羲本想上前帮上一把,反被莫南拽了回来,此乃女娲一人机缘,他人相助无济于事。
成圣,可非儿戏
过了一会儿,她的脸色已经难看到了极点,体力透支严重,远非常人的神态。
但泥人的完成,还差一步。
此时,泥人的身上由点点星光紧密的排列在一起,形成一副玄奥的线路,正是人族的血脉图,但却毫无生机。
女娲的面上泛起一丝红晕,想必是用了什么禁术,暂时恢复了精气神。
先让两个泥人浮在空中,旋之,她运起神通从天地间摄来五道彩光。山川一道,林木一道,河流一道,太阳一道,大地一道,乃金木水火土,五行
五条丝带,在空中一个盘转,接着,将两个泥人紧紧裹住,分别从胸、腰、肚,一一渗了进去,化为人体的五脏。
远处的莫南见状,心中不禁一热,对两个泥人产生一种熟悉之感,意念紧紧相连。
他闻到了一种怀念。
那是同胞的味道
,继续吆喝:“收藏”
我是万恶的收藏党,我只要收藏
第六十九章 女娲成圣,人族出下
做完这一切,女娲双手紧握,似乎在对天地祈祷。
周天有星辰,天地有五行。
这个即将出世的新生灵,刚刚生来必然柔弱,但他们却有着妖族和巫族都比不上的资质。
他们善于学习,勤于修行。
他们不但能借助周天星辰之力苦修,更能借助五行,就连天地之力,都要被其掌控。
他们明白修行的苦,体验过万般磨难,知道一切都来之不易,所以他们懂的珍惜,懂的坚持
他们的生命不必过于漫长,想要漫长的生命,那需要更刻苦的修行;他们出生的时候,不必有太强大的力量,但同样,只要他们艰苦卓绝,总会得到想要的一切。
他们生命的每一天都充满精彩,每一个时刻,都记忆犹新。
因为活着不易,生命短暂。
女娲想着心中一直以来渴望创造的生灵,十指相扣,太阳星悬挂在高空之上,肆意的散着光和热,照在眼前女子苍白而兴奋的脸上,圣洁无比。
晨曦,晶莹的露水还凝结在叶下,泛着荧光,山谷间的磅礴大雾未曾散去,万千在草树林间寻觅的生灵浑然不知这不周山上,正有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生,它们如同往日一样,跳跃、奔走,开始一天的忙碌。
涓涓流水,鱼儿轻摇摆尾,溅起滴滴水珠,在光芒下闪烁着彩晕,万物皆苏,一切的一切,是那么的美好
而此时,离女娲不远的莫南和伏羲二人,之前烦躁而焦急的情绪一扫而空,心中宁静无比,好像被天地间突如其来的异样所影响。
这一刻,万物璃光猛然聚集,映射在女娲安详的面孔上,神辉奕奕。
她构思着即将从自己手里出世的物种,心中充满热爱,万千灵感不断的在脑中交织着。
这个新种族,必将对天地充满热爱,不忍孤寂,勇于争取和放弃,他们坚持不懈,持之永恒。
女娲的动作越来越快,一切都变得顺其自然起来,没了前面的费力,两个泥人也渐渐有了灵性。她伸出芊芊玉指,俩滴鲜红的精血从中飞出,没入两团泥土之上。
如此简单的动作,却使她的神色愈加虚弱。
一身白衣的女子,为了天道,为了天地生灵,为了洪荒更加美好,没有丝毫犹豫,把自己对着洪荒的热爱,全部赋予了这即将出世的生灵。
天地为炉兮,造化为工
三十三外天,紫霄宫中,本已合道的圣人再次睁开了古井无波的眼睛,微微颔。随即,伸手朝虚空中探去,便观空间突兀乱颤,而后片片碎裂,鸿钧从中抓出一物。
此物,双耳为盖,四柱为支,上面勾勒着无上经文,变化无常,正是乾坤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