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分节阅读 87(1 / 2)

刘陵被我迫着玉脸微红,轻声说道:“皇上,臣妾是说您那个好厉害”

我坏笑道:“哈光说可没用。朕现在就用实际行动来证明一下自己的能力。”我说罢,便是起身拦腰将刘陵抱了起来。

刘陵娇羞道:“皇上,现在可还是大白天呢”

“呵呵孔孟圣人也没规定过白天就不能行房事吧”

我笑着回过身来,却见到了羞红了小脸的梅儿。自己只顾着和刘陵调情,都忘了这小宫女还一直在旁伺候着。她没有我的旨意,不敢随意退下,但见闻了我与刘陵的亲密言行,还是个小姑娘的她心中的尴尬可想而知。

“梅儿,不用你伺候了,先退下去休息吧。”

“皇上,梅儿告退了”

梅儿红着脸,匆匆逃走了。我这才抱着怀中娇柔的美女,直往龙床上大步走去

经过数度的缠绵之后,我与刘陵在这灵欲交融这中均得到了无比的满足。自从吃了万年灵芝汤改造了身体后,自己在这方面的能力也是有了非凡的提升。所以几次都将刘陵送上了情欲的顶峰,高潮迭起,搞得整张大床都是一片狼藉。

床弟之间,娇柔无力的刘陵如同八爪鱼一般缠着我雄健的身体,微微喘息着,同时挽着我的脖子,无限娇羞地说道:“皇上,您让刘陵成了这世上最幸福的女人,刘陵若能早日怀上龙种,能为您诞下一儿半女,便是再没有什么不满足了”

“小陵你这么说,是要叫我每晚都交足功课喽”我抚着刘陵妩媚的秀发,轻咬着她玉滑的耳珠,调笑道,“嘿嘿不如我们再来大战第五回合吧”

“啊”刘陵轻呼一声道:“皇上,您饶过臣妾吧臣妾刚才都快被你融化了,这会儿再不能承受您的恩泽了。”

“哈朕哪有那样荒淫无道。”我笑了笑,虽然没有真正再采取行动,不过仍是搂着刘陵,继续着温存,嗅着她的幽幽发香,又说道,“要怪的话,也只怪小陵你的身体太迷人了。”

刘陵先是无限娇羞地望了我一眼,接着喃喃说道:“皇上,这一个多月来,你夜夜只宠幸臣妾一人,没有临幸过其她任何一位妃嫔、贵人。虽然能得到皇上的专宠,是臣妾无比的荣幸,臣妾心里欢喜的很,可是皇上因此冷落了其她的贵妃。皇上您是天下之主,你的爱如此博大,臣妾一人承受不完,所以希望皇上能分出一些恩宠给宫中其她的妃嫔”

我眨了眨眼问道:“小陵,你真是这么想的吗”

刘陵微笑着答道:“皇上圣明,臣妾的心思又怎能瞒过皇上。臣妾也知道身在后宫,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并非是什么好事。自古红颜薄命,古往今来,这样的例子笔笔皆是。臣妾只是不想成为后宫妃嫔的嫉妒矛头,身陷到献媚、争宠的旋涡中去”

听到刘陵的心里话,我暗想刘陵有一颗高出于她美貌的头脑,身处在后宫中,就算没有我的保护,也一样能过得平安快乐,不觉又吻了吻她,笑道:“小陵,除了那位江南首富沈凤菲之外,你是我见过的最聪慧的女生了。而更重要的是你从来不耍小聪明,或者说小聪明耍弄的非常之好。哈总之我喜欢”

在温暖的被窝里,我与刘陵继续耳鬓厮磨,讲着情侣间最亲密的话儿,突然间刘陵说道:“皇上,下个月十八就是太后娘娘的寿晨了。皇上准备好怎么为母后祝寿了吗”

“这个”

刘陵突然提了这么一问题,倒是让我一阵错愕。想我都还不知道自己的“母后”是哪天生日,她却比我还了解,我应该说她细心还是太有心呢

刘陵见我脸色尴尬,旋又善解人意地说道:“皇上,您担负社稷,为国事烦忙,一时忘记了太后的生辰,也是情有可原。只是今年是太后的五十大寿,为人子女,是应该好好借此好好一尽孝道。”

“小陵,幸好有你提醒朕。朕倒是真把这事给忘了。”我吻了吻刘陵道,“太后的寿宴一事,就交给刘瑾去办吧。他是大内总管,肯定可以办得热热闹闹。到时候我再亲手给母后做一个生日蛋糕。呵呵保证她会开心”

刘陵回吻了我一口,眨了眨眼道:“皇上,臣妾斗胆请旨,请皇上将太后娘娘寿宴的事交由臣妾去筹备。刘陵入宫后,深受太后的恩典,所以想能为太后做点事,以报答她的恩情”

刘陵有这样的想法,我当然不会反对,至于她的能力,更是无庸置疑,于是爽快答应道:“那好啊这事就让你去弄吧。朕回头跟刘瑾说一声,叫他多派些人手给你指挥,要用多少钱,直接叫内务府开支就行了。朕相信你一定会把太后的寿宴搞得漂漂亮亮的”

刘陵盈盈笑道:“臣妾谢主隆恩”

第八十八章中藏关系与历史问题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群臣们震耳欲聋的朝拜声,吵得我直掏耳朵。身旁的刘瑾唱诺道:“列位大人,有事请奏”

李东阳首先上前起奏道:“起禀皇上,西藏的使团前日已进入了直隶地境,过两日便可抵达京城了。”

西藏有什么使节团来要这事我都还不知道,想来可能是我还没回宫之前的事了。李东阳见我面露疑色,便是接着说道:“皇上,此次是西藏的来使节团是由西藏小王子亲自率领的,同行的还有密宗的高僧。西藏小王子前来是做回访,以表示亲善之意。”

我听了李东阳的解释,才知道原来以前朝廷派人去过西藏,是为了加深邦交友谊。杨一清更进一步说道:“起禀皇上,我大明建国以前,北藏一直和蒙人的关系亲切,而后我朝太祖驱除了鞑子,开创天下,经过两百来年的经营,已逐渐与威仪四方,西藏土司也向我朝表示臣服。”他顿了顿又接着说道,“只是近年来,北方鞑靼又日渐猖獗。朝廷需要愖加防范,所以联络好西藏的关系实乃必须之举。”

听了杨一清一番话,我不由的点头。稍为懂点历史的也知道,自从元朝覆灭以后,蒙古人便分裂成了瓦刺、鞑靼和兀良哈三大部族。不过北方的游牧民族就是天生的强悍,骑着马打仗没有是他们的对手。成吉思汗那时候,他们可说是打遍欧亚大陆无敌手。

我记得历史上好像是1449年,瓦刺人大举入侵明朝,那时明英宗也是个脑子短路的家伙,听了太监的话,跑去御驾亲征,结果半路上被抓了。那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土木堡之变”。那次事件与北宋的“靖康之变”一样,可说是汉人王朝的两次奇耻大辱。好在事后有个于谦,组织了京城保卫战,打败了入侵者。

虽然对于以前的我来说,那是遥远的历史了,不过按时如今的年代算起来,这“土木堡之变”过去了也不过才一百来年,所以我见殿上朝臣们提起北方的鞑靼均是心有余悸。

历史我是知道了,“土木堡之变”也不会再发生,所以一点也不担心,于是只说道:“这可好啊西藏的来使要好好接待,这事交给礼部去安排吧。”

礼部尚书连忙站了出来,应声答道:“微臣领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