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古是海洋,战国时有民散居。汉、隋两朝在此开凿运河,渐成重地。宋、辽时此为前线,金、元称直沽。明置海津镇,后取天子津渡之意以纪念明成祖朱棣夺权胜利,改称天津,后筑城置天津卫。眼前这座城市,在历史上也有着很重要的地位。在此时明朝,由于连接大运河,南北通渠,商流繁集,更是有座堪比北京的繁华大州府。
我已打定了主意,暂不急于赶回京城,而是和唐伯虎一起混进华太师府去。华老太师虽然已经退休好几年了,不过他肯定认得我这个皇帝,只要见到华老太师,联系上京中的人,那么我回宫也就安全和容易的多了,而且我还有一个目的,那就是要见一见邓咏诗。
抱着这样一个想法,我便和唐伯虎一起大摇大摆地走进了天津府,先找了家酒楼饱餐了一顿。我身无分文,自然是唐伯虎请客买单。像我现在这乞丐造型,要不是跟着唐伯虎,一进门便被人踢出来。
“李兄,来,咱们先喝上一杯”
唐伯虎微笑着给我斟酒,虽然只是刚刚认识,互报了一个假名,都不太了解对方的真实身份,但他的表情很真诚。我感觉得出他和周文宾都是那种豪迈、洒脱之人,颇有几分亲切之感,便也随手端起了酒杯。
“哈哈好啊干一杯”
“呵呵李兄真是爽快人来,再喝一杯”
我接连吞了三杯酒下肚,只感腹中一阵热辣,长舒了一口气,望着唐伯虎俊朗的面孔,脑海中忽然浮现出一对主仆二女清丽的面容,不由轻轻按下了酒杯。
“易求无价宝,难得有情郎。自能窥宋玉,何必恨王昌。”
唐伯虎本来还欲给我再斟酒,却听闻我忽然这么没头没脑地念了两句诗,感到有些诧异,便将手停住了。
我微微一笑,心中却在想,不知陆昭容和琴儿二女现在可好都过了这么久了,看来她们还没能找到唐伯虎。因为我下旨全国通缉唐伯虎之后,唐伯虎改姓换姓,她们想寻他的下落就更难了。
想想这陆昭容为了寻找负心的唐伯虎带着琴儿那么一个小丫环在江湖上漂泊,也是吃尽了苦头,好在我先前派了张学友和郭富城两个大内高手暗中保护,路上应该不会有什么危险,可能现在已经放弃了,回到苏州去了。
但我再转念想想,依照陆昭容的个性,她是绝不会轻言放弃的,若不然当初在京城时,也不会拒绝我的挽留了,只是不知她们主仆两个现在在哪儿,难道也会在这天津府吗
“李兄,你这是怎么了”
唐伯虎见我沉吟不语,终是忍不住开口问了一句。我又含糊地笑了笑,说道:“没什么,只是突然想到家中的娇妻了。”
唐伯虎听我这般解释,也没再追问,只是又笑道:“李兄真是风流不羁的人物,你这个朋友,小弟可是交定了。”他说着,重新给我添满了酒杯。
我端着杯子,忽又问道:“对了,康兄,你成亲了吗”
唐伯虎被我这么一问,脸上闪过了一丝尴尬之色,但很快又恢复了笑容,只答道:“李兄,小弟虽已成亲,但只是应奉了母亲之命,而且贱内的容貌生得奇丑,无法见于人前,实在不好意思提及”
陆昭容很丑吗她虽不算是天仙般的美女,但和丑字绝对化不上等号。我不知道唐伯虎是对陆昭容有所误会,还是他故意这么讲的。这其中到底有什么蹊跷,我很想问个清楚。
“哈康兄何必自谦,小弟看康兄也是一表人才,风流倜傥,追求你的女孩子肯定不少,又怎么会娶到一个丑妻呢”
唐伯虎叹了一口气道:“人生百善孝为先,父母之命实不敢不从,小弟无奈只得娶了这么一个丑妻”
我试探着说道:“既是如此,康兄大可将家中的丑妻休了,重新物色一位佳人便是。正所谓天涯何处无芳草,康兄以为如何”
唐伯虎摇了摇头道:“李兄此言差矣,我那妻子虽丑,但我同她成过亲,拜过堂,虽未有洞房,但她总算我明媒正娶的妻室,小弟又岂能将她无故弃之。说来我家中妻子虽丑,不过也算是名门的大家闺秀,只是我与她成亲前未曾谋面,全凭着媒妁之言,谈不上什么感情。虽然小弟才出门远游,希望能寻觅一位能和我心意来投的女子以结连理”
听了唐伯虎的话,我心中鄙视道,分明是吃着碗里的看着锅里的,早晚有一天,我把你所谓的“丑妻”陆昭容外加俏丫环琴一并给挖墙角了,表面上却是点头赞同,“康兄所言极是,找老婆这种事,小弟也一直反对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一直支持自由恋爱。”
唐伯虎怎么会知道我心里的想法,听了我这话,便又笑了,“呵呵李兄,你和还真是一见如故,志同道合啊小弟不是自诩,平生所阅的美女,有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之貌的也不在少数,只是一直未曾与能自己两情相悦的丽人。只是今日在澄光寺得见华府丫环秋香姑娘之颜,却令小弟动心不已”
唐伯虎一提起秋香,眼色里顿时冒起了一股激动的光芒,但听他接着讲道:“那秋香姑娘虽不算是绝色的佳人,而且身为婢女,但她身上却有一种让人难又言喻的气质,与众不同,深深地把我吸引了,所以我立誓一定要将秋香追到手”
我心中暗笑,邓咏诗这个二十一世纪的小女警,当然是有一种和其他人都不一样的气质,就是连这风流才子唐寅也被打动了。
“哈哈康兄,其实小弟在澄光寺里得见秋香,也发现她像极了小弟的一位故友,所以才会一路追出来的。所以一定要想法子再见她一面”
“呵呵那就为了秋香姑娘,你我再来干一杯”
我与唐伯虎喝得兴起,忽然听到楼下传来一阵脚步声,有一个人影窜到了我们桌前。
“小唐,小唐”
我和唐伯虎回过头来,见到一个身形微胖的中年文士喘着大气,从楼道上走过来,一脸欣然之色,直向唐伯虎蹿来。我看此人,记起以前落泊在青莲县时见过一次,杨杨就是从他身上偷的那把唐伯虎的扇子,想他可能是四大才子之一的祝之山了。记得上次见他时,他正被黑虎帮的人追杀,这次好像也是在匆忙逃命。
“老祝,你怎么也在这儿”唐伯虎见了祝之山,亦很惊喜,一拍祝之山的臂膀,邀得他同桌坐下。
“小唐啊”祝之山大口地喝了一杯酒,才慢慢顺过气来,然后又顺吃抓起一只鸡腿啃了起来,一点文士的形象也不顾。当他发现旁边还有我的存在后,并没有把话接着说下去,反而改变了称呼道,“我说小康啊,这位朋友是”
祝之山随意打量了我的眼,但并没有记起我来。唐伯虎介绍道:“咳老祝,这位是我刚认识的朋友李逍遥,李兄弟。”
“李逍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