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分节阅读 462(1 / 2)

官们拔腿就跑,炮兵们也不示弱。在德国坦克上来将残余大炮轧扁之前,这些人就早已逃之夭夭了。

趁着这段混乱,德军机枪手们迅速更换了备用枪管,为了避免误击,德军这边20毫米以上的火炮暂时停止了射击,也顺便让发热的炮管歇一歇。于是在这几分钟的时间里,德军阵地上只有比较单纯的步枪声,但此时勃朗宁公司及吉吉军火的gg半自动步枪已经成为德军步兵班里与毛瑟手动步枪平起平坐的制式武器,在增加弹药消耗速度的同时,德军步兵班的火力密度也得以大大提升,因而这里200余名步枪兵一齐开火的声势要比德法、德英、德美战争时相同人数的射击浩大许多,当将一个并排弹匣的10发子弹放入这种半自动步枪之后,枪手们所要做的就是不断扣动扳机,这要令那些仍旧装备毛瑟1898的伙伴们羡慕不已,有的时候步兵们甚至争着使用gg半自动步枪,但在进行一定的实战检验之前,德国陆军部为了谨慎起见还是将一线部队半自动步枪与手动步枪的比率定为1:2。

2连的坦克在俄军阵中横冲直撞了好一阵,直到丢盔弃甲的俄国步兵们撤远了,它们才不慌不忙的开回到己方阵地上虽然炮弹没打多少,可它们每一辆的机枪子弹却消耗得差不多了。

接下来的1个小时里,俄军再没有发动攻势,山德少校的部队不仅趁这个机会进行了补充和休整,还盼来了整整两个中队的兀鹫ii,到了半下午的时候,地面后援部队也陆续赶到。令山德有些意外的是装甲军的指挥官隆美尔将军也亲自赶到了这里,不过很可惜,最精彩的战斗已经结束,在德国空军的压迫下,俄军再次出现的时候竟是打着白旗、高举武器的

铁壁合围之后,驻守基希纳乌及周边防线的俄第6集团军第3步兵军、第26骑兵师和第4步兵军一部在突围无望的情况下集体向德军投降,这场持续了两天一夜的战役共毙伤俄军4万7千多人,俘获俄国陆军中将瓦切萨夫以下85万人,侥幸逃跑者寥寥。

同一天,从东普鲁士、波希米亚和匈牙利出击的德军地面部队也顺利对当面之敌完成合围,在德军强大的空地攻势下,俄军解救被围部队的作战行动不仅没有取得任何成效,反而又有不少部队被德军歼灭或是重创,6月15日夜,以奥尔格指挥的第1集团军、古德里安指挥的第1装甲军为主力的德军北集群40余万官兵在里加地区发动了坚决而猛烈的围歼战,战斗中还得到了德国波罗的海的炮火支援,到次日凌晨战役宣告结束,俄军在这一区域损失了14万多人,其中有89万人被俘;6月16日,龙德斯泰德的德第2集团军、弗莱明的德第2装甲军以及波兰第1、2集团军外加17个非洲殖民师共80多万人发动了开战以来最大规模的围歼战,被包围在布列斯特和科韦利地区的近20万俄军最终放弃了抵抗;同一天,拜尔将军的德第3装甲军与德国第3集团军、波希米亚第1军、匈牙利第2集团军以及大批非洲殖民部队共同对乌克兰西南重镇立沃夫区域的俄军发动总共,到6月17日早晨,随着俄第6集团军统帅伊万德尼瑟维奇被击毙、其部下11万余人缴枪投降,德军在边境区域的第一阶段战役宣布结束,接下来,德军将以装甲部队为突击箭头挺进白俄罗斯、乌克兰腹地,由于铁路交通受到严重损坏,俄南方集群剩下的40多万军队要么就地死战,要么用自己的双脚与德军坦克拼速度、拼耐力,此外别无选择

灭日 第十八章 黑海霸主

不论是在1906年到1914年的英德海军竞赛时期,环是1915年到190年的华盛顿条约时期、1921年至1924年美国海军大肆扩充时期,乃至德美战争之后德日两强独霸海洋时期,任何一个国家新主力舰从计划、动工、下水到服役都会受到来自各个方面的关注。

自从1906年第一艘无畏舰下水以来,海军的巨舰大炮主义逐渐走向了自己的鼎盛时期,尽管航空母舰在1914年、1924年的德英、德美战争中大出风头,但战列舰、战列巡洋舰这些巨舰大炮主义的典范并没有就此没落。在1924年德美战争结束到德俄、中日战争爆发的这4年间,世界各国仍有不少战列舰、战巡建成服役,其中德国建造了5艘战列舰和3艘战列巡洋舰用以替代陆续退役的旧式战舰,日本和俄国各自建造了2艘战列舰,土耳其委托德国建造了2艘,意大利海军自行建造了一艘,到1928年为止,世界各国海军累计建造了150余艘无畏战列舰、超无畏战列舰和战列巡洋舰,其中有67艘在历次海战中沉没,12艘陆续退役,1928年尚在服役的74艘非航母主力舰分布如下:

德国29艘,总排水量1086万吨;日本18艘,总排水量671万吨;土耳其8艘,总排水量162万吨;俄国8艘,总排水量224万吨;智利3艘,总排水量72万吨;墨西哥2艘,总排水量53万吨;意大利1艘,总排水量31万吨;西班牙2艘,总排水量48万吨;希腊1艘,总排水量22万吨;巴西1艘,总排水量19万吨;阿根廷1艘,总排水量25万吨。

在这些现役战列舰中。最具代表的就是日本两艘超级战列舰“纪伊”号和“尾张”号,以及德国同级的战列舰“威廉大帝”号,这三艘标准排水量超204万吨、满载排水量达到5万吨左右的超级战列舰可谓是这个时代战列舰的顶峰之作,但是由于战略、经费等方面的考虑,日本将纪伊级在建的后两艘改为重型航空母舰,而更加强大的美作级快速战列舰则永远的停留在了图纸上,军费充足地德国也在“威廉大帝”号完工之后明确表示十年内没有建造新战列舰的计划。

1928年6月4日,从未真正平静过的世界局势再起波兰。德国对沙俄宣战,而德国的盟国、仆从国、殖民邦国也紧随其后对沙俄宣战,宣战国遍布除大洋州之外的欧、亚、非、美四大洲,沙俄此时面对的是一个比当年的拿破仑法国更加强大的敌人,俄国人仅有地希望便是1812年的奇迹能够再次上演。

然而德皇威廉三世并非拿破仑皇帝,1928年的德国也非1812年的法国,德国陆军的战力远甚当年的法国军队,德国海军更是不逊鼎盛时期的英帝国海军。

6月4日中午12时30分,土耳其向俄国递交了宣战文书,与此同时。

黑海西南部的伊斯坦布尔海峡出口处战舰云集。德土两国联合舰队的7艘战列舰、3艘战巡和1艘重型航母构成了黑海甚至是地中海区域最为强大的一直舰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