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分节阅读 561(1 / 2)

他们的死并没有让革命的火种熄灭,一批又一批地人前赴后继。即便是他们中最精锐的一批在异国死于非命,他们也从没有想过放弃。

看着这一张张发自内心的笑脸,辰天不禁想起二十多年前的故事,当那些充满朝气和理想的朝鲜人乘船抵达德国的时候,脸上的表情何尝不是这样的真诚呢

握手仪式还在继续,辰天身旁的新任驻朝大使冯,塞肯道夫爵士按照顺序一一介绍道:

“这位是临时政府外交部长金这位是临时政府军政部长朴这位是”

三十多人排成的队列并不长,排在后面地人们并不用太过着急,眼看着这位声名显赫的欧洲君王一步步走近自己,有人兴奋,有人喜悦。有人紧张,但是在靠近队列末位的地方,有一个人不正常的表情引起了德方侍从官的注意。

那是一位年纪在四十岁左右、长着一张瓜子脸、身形瘦小并且穿着一套黑色礼服的朝方官员,虽然壁炉里柴火正熊熊燃烧着,但这大厅内的气温远不至于让人出汗,何况其他人都是双手自然下垂的,唯有这位官员的右手很不自然地往袖子里缩。

凭借敏锐的洞察力和丰富的经验,负责皇帝安全的侍从官迅速对眼前的情况作出判断,他不动声色地走到辰天身旁。低声用只有近侍才会使用的密语说道:“卡”

“卡”

这个字让辰天在第一时间明白了这里的环境,他微微点点头,这个动作也即是授意侍从官执行皇室应急方案之六这名侍从官转过身,朝自己的手下使了个眼神,片刻之后,那名侍从突然倒地并“痛苦”的大声喊叫起来,趁着这个机会,旁边几位高大的侍从官迅速将辰天围起来并在第一时间护送离开。

和其他朝鲜官员惊愕不已的目光截然不同,刚才那位面色异样的官员眼神中流露出一种深深的失落,右手也忽的松懈下来。

双方高级别会面因此而被推迟一天,就在这仅有的一天时间里,德方安全部队迅速排除了这唯一的安全隐患,据查,那位在朝鲜临时政府中担任工业部次长的官员其实是为日本人效力的朝鲜籍间谍,而他之所以冒如此大的危险替日本人效力,全因他的父母妻儿都在日本人手中。

灭日 第一百四十四章 夏威夷之夜

工业部次长的失踪并没有让朝鲜人推迟他们的建国大典,在那位李姓临时总统的带领下,准备工作仍紧张而高效地进行着。同时,朝德两国之间关于政治、外交、军事、经济等诸方面的协商会谈也在一种互惠互利的友好气氛中逐步深入。

辰天素来不对外交部的具体外交工作指手画脚,这次也同样不例外。呆在朝鲜半岛的最后一个星期里,他更多的是和朱丽安娜等人一道游览这里的山水古迹,虽说欣赏这东方景色朝鲜并不是最佳选择,但由于另一个蕴含深厚文化的地方目前仍有太多的不安定因素,他们眼下也只好推而求其次。

自从上一次会晤时出现危机之后,辰天身边的侍卫数量再度增加,这样森严的戒备在除重大场合之外似乎还从未出现过,虽然安全等级上去了,却也让辰天等人原本十分惬意的心情大打折扣。

在顺道视察了海参葳军港的重建工程之后,辰天一行折返回朝鲜人选定的新首都平壤。作为朝鲜王国的旧都,这里并不缺乏古式的宫廷建筑,但朝鲜人并不满足于拥有一个规模有限、设施相对落后的首都,由于国内缺乏一流的建筑设计师,他们公开向世界各国最好的建筑设计团队征集设计案,并通过谈判从德国政府那里取得了一笔价值22亿欧洲马克的专项贷款,为的就是在30年代中期以前将一个崭新的平壤呈现在世人眼前。

经过漫长的评选和讨论之后,朝鲜人最终并没有选择法国人充满浪漫气息和艺术气质的设计方案,也没有选择美国人楼高路宽高度现代化的设计,而是选择了他们的盟友日尔曼设计师和奥地利设计师联合推出的城市设计方案。这套方案里既有德国人的古板与严谨,又不乏维也纳的音乐与艺术气息,更加重要地是它在许多细节上引用了德国首都柏林的新规划案那是一个预计耗资超过100亿欧洲马克、耗时超过15年的浩大工程,它将在1930年动工,届时全世界最好的建筑大师都将云集德国,为的就是用他们精心创作的作品记录这个庞大帝国的无限光辉。

一个全新的、国际化地平壤不仅在设计案上由国际级大师包办。连同政府大楼、市政大厅在内的大多数工程也都将对外公开招标,而德国人在这方面显然走在了各国前面德国政府在同意贷予朝鲜人专项资金的同时还与对方签订了一个附加条件,那就是新城市的主要公共设施由德国建筑团队优先承建。

当然了,朝鲜人不愿也不会等到新城市完工的那一天再举行开国典礼,这不,平壤城内战争的痕迹还未完全抹平,他们就忙着用春天的各种鲜花装点主要街道和建筑,并向除日本之外的世界各主要国家的领导人发去了邀请。希望他们能够亲临平壤出席典礼,有德国外交官员在一旁造势和游说,大多数国家已经同意派出重要代表前往平壤并顺带与朝鲜政府协商有关建交事宜。

在初春明媚的阳光下,获得新生地朝鲜人终于迎来了他们的“复国大典”。虽然民主制取代了封建传统的帝王制,国家首脑不再是他们熟悉的国王而是总统,但这些丝毫不能减弱朝鲜民众对于重获自由地喜悦。大多数人,不管是住在朝鲜北部还是南部,也不管交通是否便捷,都自发地赶来平壤共庆建国。

能够和其他国家的元首、政要以及外交官员共同见证这一历史性时刻,辰天不仅感到荣幸。另一方面也算是了却了自己长久以来的一桩心事。考虑到安全等方面的原因。在正式的典礼结束之后,他和各国元首都没有等到朝鲜人的游行庆祝结束而现行离开了现场。不过,元首和政要们并没有立即回国。而是顺带在平壤举行了一场非正式的最高级别会晤,他们主要就成立全球性的国际联盟交换了意见,尽管大家的看法不尽相同,但辰天知道,建立一个以同盟国组织为基础地国际性大联盟只是时间问题,而这个世界的德国将无可争议的取代历史上美国的位置。

或许是灭国的悲哀在心里憋屈的太久,直到第二天辰天一行启程离开朝鲜,平壤的朝鲜民众还在载歌载舞的欢庆建国,而朝鲜各地的庆祝活动甚至持续到了一周之后方告一段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