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分节阅读 319(1 / 2)

以来都有鸿胪寺安排。

明月王来京,薛破夜却是知道一些端倪的。

德庆帝驾崩,新皇登基之时,明月王的折子就呈到了御史台,无非是要进京祭拜先帝,朝拜新皇,不过当时时局不稳,朝廷恐生事端,在岚芜卿等大臣的商议下,朝廷传下旨意,以雍州重地,离不得明月王为借口,暂命明月王不要进京。

不过明月王是皇族成员,也是大楚的王爷,要入京祭拜朝见,也是合情合理的事情,几次上书之后,岚芜卿等人见朝局已稳,便进谏小皇帝,传下了旨意,令明月王带领千人朝拜队伍进京,部下不得逾越此数。

若是快马疾驰,从雍州至京都也要半个月,明月王大队而行,又带了无数礼物贡品,行程自然慢了许多,一路之上,朝廷更是命令各地州府严加关照,时刻奏报明月王的动向,这貌似是对明月王的关心,但实际上却是防范明月王。

明月王坐拥雍州,更是皇族尊贵的成员,而且威望极高,雍州更有十万带甲西北军,朝廷众臣自然是要严加戒备的。

小皇帝皱起眉头,看了薛破夜一眼,大声道:“明月王是大楚的王爷,按照王爷的规矩办就好。”

薛破夜和岚芜卿对视一眼,这话儿却不是他们教小皇帝的。

“微臣遵旨”鸿胪寺卿秦罗刚刚退下,礼部尚书孔不凡立刻出列道:“启禀圣上,若是依王爷之礼迎接,那该交由礼部来办。只是先皇在时,明月王前来京都,都是以国君之礼相待,此番有变,只怕明月王会有些不满。”

小皇帝淡然道:“王爷就是王爷,怎么成了国君大楚国究竟有几个皇帝”

孔不凡惊得跪倒在地,连声道:“微臣失言,微臣失言。”

满朝文武都偷偷看了看薛破夜,大都以为小皇帝的话是薛破夜教他说的,就连岚芜卿也有些疑惑,看了薛破夜一眼,只见薛破夜对他摇了摇头,如此看来,这却是小皇帝自己的话了。

岚芜卿出列道:“圣上,孔大人所言倒也不差,先帝在时,明月王进京,俱是按照国君的礼节迎候。既然圣上下旨依王爷之礼迎接,那么此事就交由礼部去办。”

小皇帝看了薛破夜一眼,笑了笑,道:“就依丞相所言,孔不凡,迎接明月王的事,就由你礼部去办吧还是要热闹一些,毕竟是咱们大楚的戍关王爷。”

这话还真是有水平,所谓的“戍关王爷”,意思很明了,明月王在雍州做老大,我可不承认他是国中之国的皇帝,他只是一个帮着朕守护边关的王爷而已。

朝臣之中,有些大臣心中暗想:“这个小皇帝,真是不知道天高地厚。那明月王岂是能得罪的以王爷之礼接待嘿嘿,到时候只怕会激怒明月王吧。”

更有人想:“明月王气质娴雅,心胸宽阔,就是以普通官吏礼节去怠慢,恐怕明月王也无所谓吧只是他手下那群人,倒是有些棘手了。”

岚芜卿当即便道:“孔尚书,此事就由你礼部操办吧。”又道:“薛侯爷,明月王的部属进京,为免生事,还要羽林卫假托保护之名,多加控制。”

薛破夜忙道:“该当如此,丞相大人放心,下官自当竭力维护京都安全秩序。”

此事议后,又在岚芜卿的主持下,议了其他朝事,这才散朝。

出了乾林殿,就听岚芜卿在声后叫唤,薛破夜急忙停住步子,施礼道:“丞相”

岚芜卿轻声道:“薛大人,圣上以王爷之礼迎候明月王,你看这会不会出什么乱子明月王虽然宽厚仁善,但是他手下那帮文臣武将,可是有不少厉害的人物啊。”

薛破夜“哦”了一声,微笑着轻声道:“依丞相之见,咱们是否要请奏圣上,改为国君之礼迎候”

岚芜卿摇头道:“薛大人误会老夫的意思了。”顿了顿,凑近道:“薛大人,圣上有这个意思,老臣也是甚为赞同的。这大楚一国,皇令天下,到了雍州,却不得实施,即使凡夫俗子见了,也会觉得国事不正,更何况圣上。”

薛破夜来了兴趣,二人边行边语,问道:“丞相的意思是”

岚芜卿眼中划过锐利之色,道:“依老夫之见,此种情况,早该决断。明月王此次进京,却是一个大好的机会”左右看了看,更是凑近道:“你我二人请奏圣上,便趁明月王进京后,将他囚禁在京都,再不放回雍州,可以给明月王大量的赏赐,甚至可以为他在京都造王府,但是绝不可允许他离开京都。”

薛破夜点了点头,若有所思道:“这计策虽好,可是明月王被困京都,他的部下可如何处置丞相,在雍州,明月王似乎还有十万带甲西北军啊。”

“西北军”岚芜卿老脸泛笑,淡淡地道:“明月王并没有娶亲,更是没有后裔那些雍州的文武大臣要想造反,总要打出旗号,可是明月王被朝廷留在京都好吃好喝地供着,他们能打什么旗号难道还敢打着明月王的旗号如此一来,他们稍有异动,便是造反,没有了明月王的旗号和号召力,我大楚三十六州,除去雍州,还剩三十五州,即使良莠不齐,但是以举国之力平乱一州,那还是绰绰有余的。”

薛破夜嘿嘿笑道:“若是他们不反,咱们便可以借着明月王的名义,将那些死硬分子一一调入京都如此一来,用不了多久,雍州便是朝廷的了”

两人相视一笑,一个想“姜还是老的辣”,一个想“青出于蓝胜于蓝”,都是心中赞叹。

第三九三章礼物

京都靠近北门不远处,有一条不算长的街道,相比于其他三座城门,北门的人流量向来是少了许多,所以这条街平时也就显得破有些冷清。

在京都上百条街道中,这条街显得很不起眼,经过这条街,谁也没有回头看一眼的欲望。

这条街总是充斥着一种腐臭味,就像空气中漂浮着一层臭气层一样,外人虽然不明原因,但是附近的人却是知道的,这些腐臭气,是从傅三拐子的臭豆腐店里传出来的。

傅三拐子的豆腐店,已经在这条街上开了几十年,从他父亲起,就一直在这条街上经营着豆腐店。

他们的豆腐并没有什么特色,也不比别人的强,但是他们店里的臭豆腐,却绝对是京都一绝,虽然臭气熏天,但是味道却极其可口,熟悉的人,都会隔三岔五来到这里品一品臭豆腐,甚至有些官员听说这里的名气,派了下人买回去,深以为许。

不过今日黄昏时分起,平时半夜才会关铺子的豆腐店就挂了牌子关门收工,邻居们打听清楚,原来是傅三拐子身体不舒服,所以早些休息了。

于是邻居们都感叹,这傅三拐子几年来辛苦劳累,如今五十多岁了,生点小病也是正常的。

薛破夜背负双手,在小街巷中探出头,望着豆腐店紧闭的大门,淡淡地道:“军师,你说的礼物,就在那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