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分节阅读 249(1 / 2)

,可是此时,这朝思暮想的声音真的出现之时,李隆基心里却升腾起一种不祥的预感。

虽然经历了这么些年富贵荣华的侵蚀,但是李隆基毕竟是当了多年的皇帝,气度绝非一般人可比。沉吟了一下,还是决定出来见一下这个上水春神。当李隆基从水中飞出之时,却见一身绿衣的上水春神,正脚踏流波,亭亭玉立地站在那里,在她的身边,却是站着一个身穿白衣的男子。

看着流波之上犹如金童玉女一般的两个人,李隆基的心中充满了妒忌。

若非他现在已然是落毛的凤凰,李隆基肯定会安排人将这男子立马斩杀了。不过,当李隆基细细的观察这个臆想中的情敌之时,却见这男子对自己轻轻一笑,淡然说道:“唐皇陛下,想不到此时能够见到陛下,真是牛天三生之幸啊。”

“牛天你就是家的牛天,那个在江南被尊为圣人的牛尧天”李隆基听了男子的名字,不由得惊呼一声。对于这个牛尧天,李隆基自然不会陌生。这些年来,为了对付江南的牛家,李隆基没少搜集牛家的资料。而资料之中,牛家未来的家主牛尧天,却是放在最为显赫的位置。

“不错,我就是你说的那个尧天。”白衣的牛奔舒站在水面之上,看着脸色苍白的李隆基,斩钉截铁的说道。

看着自己仰已久的春神含情脉脉的依偎着别的男人,这会让任何一个男人暴怒万分,更别说这个曾经掌握亿万众生生杀大权的皇帝了。李隆基看到胡莺儿柔情似水的眼睛几乎就没离开过牛奔舒的时候,心中的怒气陡然生了出来两眼之中,好似隐藏了一股股熊熊火焰。

对于李隆基的表情,牛奔舒哈哈笑道:“陛下半夜三更的来上水,不知所为何事”

牛奔舒半是揶揄半刺的明知故问,让李隆基简直要火冒三丈但是,他还是强压住自己的情绪,反问道:“你半夜三更的不在江南呆着,来这上水的目的又是什么”说完,又忿然道,“你不就是要截住朕么,我就不明白了,朕死了,对你们牛家有什么好处要知道,朕的两个儿子可都是来历不凡之辈,只要他们其中任何一人登位,都会找你们江南牛家算帐的”

“陛下说的不错,你那两个儿子不但历不凡,而且还是大有来头的人。陛下如今是不是还为二位皇子的来历困惑不已呢,牛某倒是愿意给陛下解一解。”此时的牛奔舒神色淡然的说道。

尽管李隆基恨不得将这夺了自己心爱女子的人千刀万剐了,但是此时的他知道自己没有这个实力。现在他就如一只丧家之犬,哪里还抖得起昔日的威风呢。再加上他一直对两个儿子的来历的确好奇,忍不住开口道:“这两个逆子的来历如果牛公子清楚的话,朕倒愿意洗耳恭听。”

“说起来,陛下这两位皇子乃是至尊至贵的仙人转世重修,而陛下能同时成为两个转世重修的仙人的父亲,不知道羡煞多少人也。太子李亨,乃是兜率宫上洞八仙中的吕洞宾转世,成就不可限量,骊山老母就是他请来的。”说到这里,牛奔舒顿了一下接着说道:“至于存茂王子么,来历丝毫不比李亨太子逊色,乃是通天教主坐下侍候的风火童子,在截教的鼎力支持之下,这位存茂王子发展的也很快,刚才陛下在少华山遇到的七个妖精,就是他安排的。”

“他们两个阻我两条逃生的路,牛尧天你在这里也不止是想和我聊聊天吧”李隆基在听了李亨两人的来历之后,倒放松了起来。

“在下在此,是想让陛下早日回转上京城,也好和王俊的叛军决一死战。”白衣牛奔舒冷冷的看着李隆基,神色不变的说道。听牛奔舒这样一说,站在牛奔舒身后的胡莺儿也应声说道:“李隆基,你还是回去吧,这天地四方,没有你可走的路。”

听了胡莺儿的话,李隆基没有生气,而是笑了笑说道:“当年在上水之上,是不是你设的一个圈套”

“是”,胡莺儿倒是淡淡的坦承道。

“也好,这样也好。”随着话音落地,李隆基偌大的身躯扑通一声落入了水中,一股鲜血从他的口中喷涌而出未完待续,

第一第八部 凤鸣青石山 第四十七章 佛光皇释迦

唐升龙九年,上京城为叛将王俊所破,大唐一代天子沉尸上水之滨。对于李隆基为何不是死在皇宫大内,而是死在上水之滨,民间朝野出现了各种各样的传说,但是攻打下上京城的王俊,却是没有心思对皇帝的死作出任何的解释。

王俊很忙,他忙着放纵他属下的士兵烧杀抢夺,掳掠。作为一个过渡的人物,作为一个为牛尧天举旗称皇造势的人,他能做的也只有这些。在打下上京城之后,有不少所谓的能人异士向他进言,要他施行仁政,以上京城为中心,一统大唐。

王俊不但没有采纳,还将这些觐言的人无一例外地斩杀在城门口。从那以后,再也没有人敢进言,而整个上京城在王俊的大力支持下,被百万血狼军蹂躏得好似人间地狱一般。躺着龙床之上的王俊,每天除了喝酒行乐,再也没有什么别的心思了。

随着上京城的陷落,整个大唐陷入了一片混乱之中,而就在这混乱之时,大魏王朝的释迦太子正式登上了皇位,自称佛光皇。而以前的皇帝魏恒,除了被尊为太上皇之外,就再没有了任何的讯息。

大魏王朝汴梁城中,一身黑衣的牛奔舒好似闲庭散步一般,正悠闲的走在汴梁城最有名的佛光大道之上。看着一个个如朝圣一般的人群,牛奔舒的嘴角露出了一丝讥讽的笑意。在牛奔舒的身旁,一身绿衣的胡莺儿满脸幸福的走着,一双妙目深情注视着牛奔舒,对集市之中扫向她的目光丝毫没有察觉。

和牛奔舒比起,一身绿衣的胡莺儿很是引人注目,犹如一个九天下凡的精灵,不论走到哪里都能吸引更多的眼球。在上水之滨解决了李隆基之后,牛奔舒并没有回到地底潜修是带着胡莺儿来到了大魏国,来到了汴梁城。

此时的汴梁城中,依然沉在释迦太子即位的喜庆气氛之中。对这位天降佛子,大魏国内充满了崇敬之情。而这个被命名为释迦的佛子,也没有辜负这个佛国的期望生而能言自不必说,聪慧异常的佛子三岁之时就能熟读各种经文。

在大臣和徒们的强烈要求之下,大魏前皇帝魏恒,不得不让这位释迦太子刚满五岁就上朝听政。不过,随着这位释迦太子逐年长大,大魏皇帝魏恒渐次成了摆设。在大魏国中关于这位太子殿下的传说,十天十夜也说不完。什么菩提树下悟通前世今生了,什么割肉饲鹰,什么收复十大恶人为弟子,成就今日大魏国栋梁的十大宝树王等等众说纷纭一而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