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逐鞑虏,还我河山的愿望却是比什么时候都更强烈。
将士们的血液沸腾了,以无比尊敬的心情看着李隽这个带领他们打退蒙古的皇帝,心神激荡,只要李隽下令要他们去死,他们也不会皱一眉头。
检阅仪式完成,李隽在廖胜功和高达的陪同下回到城头上。接下来该是军队走过皇城。将士们排着整齐的队列,踩着整齐的军步从城下走过,接受李隽的再次检阅。
走在头里的是赵佥率领的玄甲骑兵,这支军队人数虽然不多,只有三千人,在将士们的心目中他们就是千军万马,总是在最关键的时刻出现在最重要的战场,给敌人以重创。
对于这支身穿黑色盔甲的骑兵,临安百姓非常喜欢,老百姓把手中的纸花抛向他们,这是对他们最好认可。
走在第二的是许光汉率领的特种部队。这支军队很是神秘,神出鬼没,总是能创造奇迹,敢于深入龙潭虎穴,斩杀敌人的首脑,伯颜都差点命丧其手,他们的故事早就成了老百姓嘴里的传说,老百姓兴高采烈地把纸花洒向他们。
为了把效果最大化,只好辛苦将士们了,李隽特地要求接受检阅的军队把临安城里最重要的地方都要走到,让老百姓亲眼看看这支经过战火考验的雄师。
将士们一队接一队地从城下走过,整齐的军容,雄壮威武,不凡的气势,在宋朝历史上难有其匹,就是岳飞著名的岳家军恐怕与之相比也未必更强。老百姓看在眼里,喜在心头,越来越是热烈,也不知道是谁喊了一声“皇上万岁”立时一人呼万人和,一片万岁声响遍整个临安城。
激动的老百姓把手里的纸花洒向将士们,一时间,整个临安成了花的海洋。
就在临安百姓沉浸在喜悦中的时候,伯颜却犯愁了,给李隽气得吐血。
第一卷 危局篇 第四十五章 喜庆春节下
松江,伯颜的帅府,伯颜坐在帅案后面,脸面苍白,没有一点血色,好象是从土里挖出来似的。这也难怪,在那样猛烈的炮火面前,虽然侥幸逃得性命,伤的不仅仅是一条左臂,内脏也给震伤了,短时间哪里恢复得过来。
伯颜看着在亲兵带领下大步而入的杨思威,问道:“你有什么事”
杨思威冷冷一笑,抬眼望天,不理睬伯颜,好象没听见伯颜的话一样。亲兵队长喝道:“放肆。没听见丞相在问你话吗”
“丞相,哪个丞相”杨思威一副惊奇之奇的表情,伯颜这个丞相就在眼前,他居然没有看见,这戏演得也够绝,道:“我听说伯颜丞相向往我华夏文化,对使者历来是礼敬有加,不会你就是伯颜丞相吧不对,不对,肯定不是。”
他这是在奚落伯颜,亲兵队长勃然变色,手按刀柄就要发作,伯颜挥挥手阻住他,道:“贵使说得也对,两国交兵不斩来使。来啊,给贵使看座。”
亲兵给杨思威搬来椅子,杨思威道声谢道:“谢丞相。”大大方方地坐了下来。
“贵使现在可以回答我的问题了吧”伯颜有点好奇地看着杨思威问道。
这不能怪伯颜,实在是杨思威来得奇特,他明明躺在床上养伤,亲兵队长报告说李隽派来了使者,给他送礼来了。任他伯颜再聪明也是想不到李隽为什么会在现在这种情况下给他送礼,说不定又是哪个蒙古将领倒霉,给特种部队干掉了,给他送一颗人头来。
杨思威一下站起,一脸肃穆地道:“在下奉旨前来给丞相送礼。皇上说了:丞相不远万里前来江南,一路鞍马劳顿,很是辛苦,不是给磕伤绊伤了,就是伤了胳膊动了筋,皇上感同身受,心怜安答。当此华夏共庆春节的好日子,特备薄礼一份,派杨思威给安答送来,不成敬意,还请安答笑纳。”
他这是一在复述李隽的原话。李隽说得很客气,乍听之下好象真的是朋友之间在相互关怀一样,伯颜听在耳里就不那么一回事了。伯颜身受重伤,明明就是李隽一手策划的,用火炮轰得不成人形,他居然说成磕伤绊伤,亏他想得出来。
伯颜脸上变色,亲兵队长刷的一下拔出弯刀,对准杨思威,只要伯颜一声令下,杨思威就会血溅当场。杨思威嘴角上翘,好象没有看见寒光闪闪的弯刀似的,一脸的讥嘲,真的是视死如归。
中国历史上的外交家们在出使过程中往往会遇到威胁,有的甚至会给杀死,最能感动华夏儿女的莫过于苏武牧羊了,给匈奴流放到极北之地放羊十九年,也没有屈服。杨思威也有古风,根本就不把蒙古弯刀当回事,脸色不变,看着亲兵。
“好胆色”伯颜忍不住赞道,挥挥手,亲兵队长把弯刀收了起来。伯颜接着往下说,道:“贵使胆色过人,实是好男儿,我伯颜平生最敬重的就是你这样的好男儿,贵使可否效力于我大元朝我大元朝兵强将猛,不日就要踏平南朝,贵使若是向我大元效力,荣华富贵自是少不了你。”他这是在诱降。
杨思威并没有回答他的话,指着他仰天大笑。伯颜聪明绝顶,也是不不明白他为何大笑,不由得懵了。杨思威笑完,义正词严地道:“谢谢丞相的好意,杨某虽然不才,还知道羞耻,就是死也不会北叛朝庭,不会出卖华夏,做那二臣贼子。”话锋一转,言词变得非常犀利,问道:“丞相自认为兵强将猛,真是大言不惭。”
对于这点,伯颜就不服气了,分辩说:“这不是明摆着的吗我们两国交战四十多年,结果怎么样你们不是丢了大片的领土吗我已经率军到了江南,你们灭亡只在指顾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