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分节阅读 165(1 / 2)

十万”博尔忽惊奇得不得了。十万之众的宋军出现在这里,不用说不是意外相遇,宋军是有备而来,专门在这里等他地,要他不惊奇都不行。

博尔忽虎目圆瞪,把他身边的人地打量一番。右手按在刀柄上,眼光犀利如刀,好象一把利剑,要剜心似的,让人受不了。他的意思非常明白,那就是有人泄密,要不然南宋军队不可能出现在这里,他是准备找出这个内奸。当场正法。

“大帅,发现南朝皇帝的黄罗伞盖,南朝的皇帝也在这里。”千夫长接着汇报。

正在找内奸的博尔忽乍听此言,高兴莫铭,大喜过望道:“什么赵祺在这里太好了,我正要找他。”一拉马缰。飞驰而去。

为了把蒙古军队在成都平原上的打击力发挥到最大,忽必烈除了特旨拨给博尔忽新式武器外,还给了他不少骑兵。松藩草原是骑兵地天堂,要是在这里和宋军大战的话,骑兵的威力将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再加上新式武器相助,要打败宋军不是十拿十稳的事情,也是十拿九稳,要博尔忽不兴奋都不行。

博尔忽赶到阵前一看,可不是嘛。不计其数的宋军就在前面。阵势整齐,稳固厚重。他和宋军打过不少交道,就是没有见过如此严密的宋军阵势,在心里叫了一个好。

不计其数的旗帜在空中舒展如画,猎猎作响,发出悦耳地声响。旗帜太多,日光都透不下来,只见地上一片阴影。

黄罗伞盖下一个中年男子骑在一匹神骏的白马上,气度非凡,神态淡雅,瞧他的神态,好象他不是来打仗,而是来观光。要不是他身边有不计其数杀气腾腾的军队,肯定会认为他是给松藩草原的美丽风光吸引来的游客。

此人正是李隽。

李隽现在可是大名鼎鼎,一提到南朝,蒙古人就会想起那个创造奇迹,力挽狂澜地南宋皇帝。这个皇帝让他们难忘的不仅仅是他能够创造出一连串的辉煌,让蒙古人蒙羞,更神奇的是他以前是个只知道玩乐的昏君,没想到昏睡数月后醒来已成天人,有神鬼莫测之机。

博尔忽打量着李隽这个近乎神话中的人物,点头赞道:“果然是气度不凡,一代人杰。”策马而出,一抱拳道:“赵先生请了。”

李隽策微一颔首,道:“博尔忽,你也是一代豪杰,为何要屠杀手无寸铁的老百姓两国交兵,老百姓有什么罪你如此屠戮成性,真是禽兽不如。”

博尔忽是一代名将之才,就是忽必烈和郭侃这些人都对他客客气气,以他想来以他的名气,李隽应该会对他至少有三分客气,没想到才一搭话,李隽就开始问罪了,愣了一下,道:“赵先生误也。皇上仁德,以百姓之心为心,行仁义,布德泽,大元军纪严明,博尔忽绝不做这种事。”

“亏你还是个人物,连自己做的事情都不敢承认。”李隽脸一沉,继续数落他的罪过,道:“你一路南来,派出斥候残杀了多少老百姓你说。两国交兵,保住机密,这无可厚非,你完全可以把他们抓获,等到打完仗之后再给他们补偿,用得着一定要置老百姓于死地吗”

字字千钧,掷地有声,正义之气自在其中。

博尔忽为之气慑,想了想,道:“这些刁民,朝廷对他们不薄,他们却一心想着南朝,杀之正该。”

“得民心者,方能得天下。你们如此残暴,动轭杀戮老百姓,老百姓不心向大宋朝,还会向着残暴不仁地伪元朝”李隽言词犀利,咄咄紧逼,道:“这个孩子叫卓,刚满十三岁,一生没有离开过松藩草原,他又有何罪你派斥候杀了他。”李隽指着士卒抱到阵前地卓玛大声质问博尔忽。

博尔忽气再短,愣了愣,狡辩道:“只有死人才能真正保守秘密,不能怨我,只能怨他命不好,生在乱世之中。”

“好你个不体恤百姓的匪人,朕今天就让你知道残暴不仁者地下场。”李隽虎目含威盯着博尔忽,道:“来人。把他们正法。”

一队宋军士卒推出一队博尔忽派出的斥候。这些斥候个个遍体是伤,一身血污,显然宋军对他们是很不客气,吃了不少苦头,完全没有了屠杀老百姓时的凶悍,一个个耷拉着脑袋。

“伪元士卒听着:敢为害百姓者,这就是你们的下场。”李隽冲蒙古军队喝道,大手一挥,宋军士卒手起刀落,血光闪现,这些蒙古斥候身首异处。

李隽这手具有夺人声气之威,蒙古军卒为之胆寒。

博尔忽万万没有想到李隽以此法在两军之前立威,知道打嘴仗他完全不是对手,心想还是真刀真枪来说话,略一抱拳,道:“赵先生,多说无益,还是用鲜血来证明谁对谁错。”一拉马头,回到本阵,来到火炮前,吼道:“看见了没有,那就是南朝皇帝,对准了,给我狠狠地打。打死南朝皇帝,重重有赏。”

蒙古炮手调整火炮位置,炮口对准了骑在马上的李隽,一尊尊火炮好象贪婪的死神,随时会把李隽吞噬。

第二卷 巴蜀篇 第五十四章 围歼博尔忽上

轰隆隆,一阵震耳欲聋的巨响从山岭上传来,山鸣谷应,震得地皮都在抖动,仿佛整个山道都要垮塌似的。

山民从山岭上滚石头砸死砸伤蒙古军卒的事情就没有少发生,原本用不着不惊奇,木札礼有着敏锐的反应能力,一听就知道如此之大的动静绝不会是几个山民就能弄得出来,在心里大叫一声不好,抬头一望,只见不计其数的巨石从山岭上滚下来,瞬间就把山道给堵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