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探子踢飞得老远了。
隐隐觉得不妙的脱脱木飞马赶到城头上一望,果如探子所言,城外出现不计其数地南宋军队。远远望去,黑压压地一片,不知道有多少。这支南宋军队与他以往见过的不太一样,骑着高头大马,行列整齐,一个个透着骠悍之气,不用想都知道这是一支能征善战地精锐之师,来到郾城自然是为了攻打郾城。
“这是哪门子地事。刚刚才把军队调走,他们就来了。”脱脱木倒抽一口凉气,狠狠一脚跺在地上,道:“皇上,你要臣怎么办呢”
欧军行和高达骑马站在李隽身边,道:“皇上。武穆当年就在此城下大破金兀术,今天,我们就在此处再写辉煌,大破鞑子。”
一百年前,岳飞就曾在此城下大破金兀术的主力,特别是金兀术地王牌部队拐子马在此役中溃不成军,传为千古佳话。
李隽却不同意两人的看法,道:“一个脱脱木怎能与有常胜将军之称的金兀术相提并论,他还配不做朕的对手。你们看着,朕在三鼓之内破城。到时。他还来不及反应。”
读过说岳传的人都知道金兀术让人恨得牙痒的。可是我们不得不承认金兀术的确是一员不可多得地良将,要不是他生不逢时。遇到岳飞这样的难得一见的军事奇才,他的成就会更大。而这个脱脱木,名不见经传不说,其才干还不入流,与李隽不是一个级别,哪里配当李隽的对手。
“臣失言,臣失言。”欧军行和高达马上请罪。
李隽笑道:“这些小事,哪里有什么罪。你们能有武穆当年大破兀术的决心,朕心甚慰。”大手一挥,道:“出击。”
他这一挥,好象在变魔法,一队骑兵飞驰而出,直朝城门口冲去。
“骑兵利于野战,投在坚城之下,非用兵之道耳,赵祺浪得虚名”脱脱木有点不屑李隽的作法,摆出一副看好戏的架势,道:“我倒要看看他怎么破城”
更让他意想不到地事情发生了,这些骑兵并没有攻城,冲到护城河边,把一包包东西扔进河里,一拉马缰回去了。
“他们扔的什么”脱脱木望着水花四溅的护城河奇怪地问道。这个问题谁也无法回答,因为这只有问李隽他们了。
南宋骑兵轮番冲上来,不住地往护城河里扔东西,不一会儿功夫,护城河就给堵住了。再过一会儿,不少包裹露出水面。
事情到了这种程度,就是傻蛋也知道是怎么一回事了,脱脱木知道大事不妙,下令道:“放箭,阻止他们靠近护城河。还有,把我们的五门火炮也搬来,对准南蛮开炮。”
他这是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五门火炮离这远着呢,要调来哪里来得及。不过,以他想来,完全来得及,因为骑兵攻打坚城很难,没有几天功夫,不付出高昂的代价,李隽是拿不下郾城的。
士卒奉命,马上射箭。可惜地是,城下一阵砰砰之声响起,城头上的弓箭手一个个中弹摔落城下。在宋军火铳的掩护下,城头上的弓箭手根本就无法施展,给压制得死死的,只有眼看着在城门口的护城河给填平。
一队骑兵冲过护城河,把一包包炸药包堆在城门下。只一会儿功夫,就堆了不下千个炸药包。望着堆成山的炸药包,脱脱木只觉天旋地转,惨叫道:“完了,完了。”
与悲观失望的脱脱木形成鲜明对照的是高达兴奋得象头打鸣的公鸡,扯着嗓子吼道:“孩子们,射啊,快射啊。”一拍马背,飞驰而出,弯弓搭箭,一只火箭射了出去,直朝炸药包飞去。在他地带领下,千百支火箭射向了城门下地炸药包。
一声惊天动的巨响响起,无数地泥沙碎石飞溅,城门已经不复存在了。
“孩子们,冲啊,给老夫冲啊”高达一下拔出宝刀,高举在头上,兴奋地喊起来,道:“皇上,你这主意太高明了”一拉马缰,一马当先,从吊桥上冲了过去,很快就消失在烟尘中。他的身后,不计其数的骑兵飞马进城,好象泛滥的海潮。
李隽叫带上口袋,就是用来装土填护城河的。脱脱木哪里想得到李隽会来这手,还以为他能凭借高城厚壁阻止李隽的推进,到明白时已经晚了。
与李隽拿下郾城,把忽必烈投在中原的军队分割成几个部分的同时,长城上正有一支军队由北向南开进,这支军队非常之多,从空中望去的话,只见一条长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唯有给他们溅起的遮天烟尘。
当这一消息传到忽必烈耳里时,处在困境中的忽必烈好象年轻了二十岁,兴奋之极地道:“赵祺,朕手里又有生力军了朕就和你决一死战,看看鹿死谁手”
第三卷 汴京篇 第五十一章 残暴的旭烈兀
“旭烈兀,旭烈兀,这个刽子手。”李隽一遍又一遍地念着旭烈兀的名字。旭烈兀的大名,李隽早就熟知于胸,对于他的残暴,李隽也是知晓。此时的李隽已经不是初到这个世界的李隽了,当时知晓自己成了忽必烈的对手,心中无底,感到有些无奈。现在不同了,几年皇帝做下来,早就练成了无论何事都波澜不惊的胆色,可是听到旭烈兀的名字,仍是不住地念叨。
旭烈兀这个名字太让人惊讶了,其人有着过人的军事政才干,比起其兄忽必烈也是未遑多让。要是仅仅是如此,早已习惯了忽必烈这个对手的李隽根本就不当一回事,一个忽必烈就是那么一回事,再多一个忽必烈似的对手还是那么一回事,用不着大惊小怪。
李隽感到很不爽的是旭烈旭的凶残,他在西征过程中使用的残暴手段比起成吉思汗有过之而无不及,他可以毫不犹豫地在巴格达屠杀上百万人,成吉思汗好象还没有如此辉煌的屠杀数字,他来到中土,天知道他会以什么手段对付老百姓,一心爱民的李隽自然是心急如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