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分节阅读 51(1 / 2)

色有些阴霾,北风卷下枝头残留的枯叶,不带一丝儿情面。

李岩换了身白衣团衫,与几名换了便装的羽林骑到了国子监,经过金吾卫搜身后进了集会的会场。

会场外,几棵掉了叶的青槐像个老叟一般箕张着手臂,会场里却热闹得紧,聚在左边的是民族同化运动联盟的留学生,人多势众,除了新罗,日本,还有不少是渤海国的,不少大唐贡生站在他们一边。只见,他们个个脸上洋溢着神圣的光彩,大声地用汉语议论着大唐风物,诗词歌赋。

右边的是一小撮人,脸色灰败,好似等待处决的死囚,他们中间还有几名学问僧。

大唐朝廷的支持让民族同化运动联盟有了底气,队伍逐渐扩展壮大,右边一小撮人不过是冥顽不化的边缘化人物罢了。

连国子监的博士、助教都不愿教吉备真备这样的人物,你当徒弟的,学了大唐的典章制度、礼仪知识,还想着找机会独立,反叛,对大唐挥下屠刀。

吉备真备创造日文片假名,就被民族同化运动联盟贴上独立,反叛,包藏祸心这样的标签。

李岩来到人群中,寻了个角落呆着,向晁衡,金介休点头示意。

一个白衣士子,身形看着有几分纤弱,悄悄靠近了李岩,离他五六步远的地方停下,一双星眸望向临时搭建的木台。

先让吉备真备上台演讲,晁衡还有些气度。

吉备真备个子也矮,体肥如猪,像头笨狗熊般费力地上台,一张猴子脸涨得通红,在演讲台中间站定后立刻就是一个大鞠躬,眼中含着热泪,接着一大串叽里咕噜的日语冒了出来。

用故乡之情,游子之意来感动留学生们。

儿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吉备真备大打感情牌,倒也拨动了一些留学生的思乡之情,会场一片静默,还有人抹眼泪。

一看不妙,晁衡赶紧过来向李岩讨教,李岩对他耳语半天,面授机宜。

晁衡听了后,连连点头,可脸上还带着半疑半信。

吉备真备演讲完了,从木台上跳了下去,因为在台上太投入了,神思恍惚,没留神脚下一绊,跌了个母猪啃泥,惹得左边的留学生爆出一片大笑。

“欢迎今秋武足安边科状元晁衡上台演讲”李岩在角落里吼了一嗓子。

晁衡在四名体形剽捷的便服羽林骑护卫下,走向木台,军姿威武,引起留学生纷纷侧目。

到了木台前,两名羽林骑一左一右挽起晁衡的胳臂,用力一提,力道正好,晁衡稳稳地落到台上。

拱手团团一揖,晁衡再没有用那点头哈腰的大鞠躬,声音也充满了感情:“听了吉备君的演讲,我心中也涌起了故乡之情。做了一首望乡诗:仰首望长天,神驰奈良边;三笠山顶上,想又皎月圆。”

制科状元的才学也不是盖的,晁衡的诗更添了日本留学生的乡愁,有人低声地哭泣起来。

“可我们的故乡,不在列岛,而在大唐,我们是徐福的后代,世代忍受着列岛的火山喷发,地震海啸,就是想回到祖庭,回到我们真正的故乡,晁衡已过世的祖父临终前,眼望大唐的方向,双目垂泪,吟国殇不止: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

望我大陆;

大陆不见兮,

只有痛哭。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

望我故乡;

故乡不见兮,

永不能忘。

天苍苍,

海茫茫,

山之上,

有国殇。”

这首赋被晁衡抑扬顿挫地吟诵完毕,现场已是一片抑制不住的哭声。

李岩的诗词以情动人,果然在我之上,晁衡一愣,随即朗声道:“我们真正的故乡,大唐胸怀博大,视四海如一,文章诗词,典章制度,天文历法,建筑医学无一对我们留学生藏私,圣人还专门给我们指定了赵助教教授我们知识学问,可吉备真备,学问僧空海和尚,却以怨报德,妄想将日本独立,背叛大唐帝国,狼子野心,人神共愤。”

留学生们刀子一般愤怒的目光扫了过来,将吉备真备一伙盯成了丧家犬。

“这样的人还配留在国子监吗还配享受朝廷的俸禄吗”晁衡挥拳喝问。

“不配,不配”台下是一片海啸般的呼声。

“将他们赶出国子监,以后在国子监不能再见到他们。”李岩心情激动,又喊了一嗓子。

冲动的日本、朝鲜留学生,开始推搡吉备真备一伙,更有的冲上去飞起一脚,踢得那名空海和尚打了个趔趄。

众怒难犯,赶紧夹着尾巴逃蹿吧,吉备真备一伙仓皇向集贤门逃去,后面是一群追打他们的留学生。

从民族正义感来说,李岩也不甘落在人后,何况是占便宜,不打白不打。

那名空海和尚好像习过武,在后面左支右挡,身手颇为了得。

李岩冲上前去,阴阴地一腿狠踹向空海和尚小腿骨,果然得手,他被踹翻在地,一群打老欺的留学生刚才吃了他不少亏,跟着一涌而上,拳打脚踢,都未留一丝情面,场面那个混乱热闹简直没法说。

一脚重重踩在空海和尚角踝处,“喀嚓”一声,李岩心道,臭和尚,小爷先废了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