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的。”
站起身来,李岩在正堂来回走了几步,思虑了片刻,道:“我们沿途还可招募商队护卫,训练成军,这样保障就大些。”
赵明轩瞧了高墨达一眼,见他眼睛放出光来。呼吸急促。
高墨达犹豫了一下,拱手奏道:“还有几支商队愿意交纳保镖费,想要与我们结伴而行,小李将军,你看行吗”
再多来一些,把声势造足,以后他们就是丝绸之路上的香饵,李岩轻轻笑了:“有多少,我们都收,放出话去,有三千羽林骑护卫,安全得很,我们沿途再悄悄招募三千商队护卫,向河西进发。”
在帝都长安滞留了几天,张九龄亲自来李岩府上催了两三次,这支带着商队的唐军终于启程北上,时间已是五月初了。
长安灞桥,距帝都三十里,设灞桥驿。
前军是勇悍剽捷的千骑羽林,风驰电掣般卷过灞桥驿,接着是车马络绎不绝的商队,被一千五百羽林骑作为中军护卫前行,后军五百骑策马缓行,在他们身后,是几支交了保镖费的商队,凑在一起共有一千多峰骆驼。
能相随大军而行,这几支商队已是感激。
一辆朴素的油壁车内,右威卫将军李岩亲了亲小元浩,递给柳枝,一下子紧紧抱住永穆公主,在她耳边轻轻道:“姐姐,等着我凯旋回来。”
擦了擦眼角的泪,李岩掀开布帘,跳下马车,高仙虎牵着铁连钱过来了,李岩扳鞍认蹬,敏捷地跃上了马去。
这还是朱雀大街那个牵马的白衣少年么
两年的时光,岩哥儿个子可是长高了不少,身形剽捷,清俊的脸也晒黑许多,褪去了文弱的气质,露出一股勃勃的英武之气。
“岩哥儿等等”永穆公主急急下了马车,在路旁折了一枝柳条,圈成一个圆,跑到李岩马前,将柳条套在李岩脖子上。
唐朝风俗,灞桥送别,折柳相送,团成圆圈,带着诸事圆满的祝福。
永穆公主绽颜一笑,五月的阳光洒在她的笑颜上,美得让人屏住了呼吸。
深深地凝望了她一眼,李岩转过马头,鞭马扬尘而去。
灞桥柳,拂不去远去岩哥儿飞马而去的烟尘,系不住永穆的相思离愁。
灞桥柳,遮得住永穆的泪眼,却牵不住岩哥儿的手。我不哭,因为夜夜还能在梦中与你相见。今后分开的日子,我的心永远留在这灞桥别后。
回到马车上,永穆公主与柳枝转瞬已哭成了一对泪人儿。
“小李将军过来了”骆驼商队中,高寒低低地惊呼一声,身边的伙伴随他望过去。
李岩策马飞驰过来,身后除了冷霜儿张若兰外,还有容貌惊艳的康雪儿,打马紧紧相随。
“小李将军会不会打仗啊带着几位娇妻美妾。”李猪儿开始动摇了,对高寒道。
高寒仍然坚持:“我们暂且在商队栖身,看看再说。”
张兴一直闷头不语,这时才蹦出了个字:“好”
商队中一名护卫走了过来,搭讪道:“三位小兄弟,想到河西投军,呵呵,你们年纪还小。”
高寒转身一瞧,这名护卫面孔黧黑,脸上带着一团和气,身材粗壮,腿微外阔,有些罗圈,一看就是常年在马上讨生活的人。头发微微弯曲,以前结过辫,如今却披散开来。
这不是那条吐蕃狗么终于来啃骨头了,高寒心中一宽。
有书友留言,推荐票少,其实这本书网站的推荐较弱,5月相当于裸奔,有现在这个成绩,全靠兄弟们支持,燕歌拜谢,推荐,收藏,打赏支持,兄弟们可不能手软。
第三卷 河西大将 140招募
越往北走,绿色渐少,雄浑苍凉的黄土台塬平整开阔,放眼望去,都是一个黄色调,看得多了,眼睛有些无聊。李岩这支超级商队声势浩大,但行走在黄土高坡上,不由变成了一条小蛇,一连走了好几天,羽林骑护送的商队才到了歧州。
后面的骆驼队中,那名先前扮作商人,后来又混作商队护卫的吐蕃人,这些天来与高寒他们厮混熟了,到了歧州后便拉他们到酒肆喝酒。
酒是当地上好的凤酒,用甘泉酿制而成,清冽醇馥,不过还是脱不了水酒的味儿,略略有些浑浊。高寒小口抿着凤酒,却对桌上的牛羊肉毫不客气,下手比谁都快,李猪儿和张兴也不甘示弱,猛吃海塞起来。
瞧这几个愣头青那粗鲁的动作,商队护卫心里不由乐了,端起酒碗道:“几位小兄弟,你们年纪虽小,志向远大,我佩服来,汪吉敬你们一碗。”
高寒也高高端起酒碗,嘴里还有肉,含混不清道:“喝”
汪吉端起酒碗,脖子一仰,一口喝得干干净净。
亮出碗底,汪吉才发现三个少年高高端起酒碗,只少少地喝了一口。
李猪儿嬉皮笑脸道:“汪大哥见谅,我们哥三量浅。”高寒、张兴一人拿了块排骨,边啃边点头。
这酒肆热闹,不止他们一桌在喝酒,说话间来了几个军校,坐在隔壁桌子,不一会儿,大坛的酒便端了上来。
“两位兄弟,你脱了这身甲衣,应募做了御酒商行的护卫,以后前程似锦,哥哥敬你一碗。”邻座几个军士正在喝酒践行,一个军校端起酒碗站了起来。
“大哥,兄弟们都年轻,想奔个前程多挣些钱,早点娶妻生子。”旁边一名刚勇犷悍的年轻军士道。
汪吉似是不经意地瞟了一眼,邻座两位商队护卫年轻勇悍,而他们同桌的几位则年龄偏大了一些。
嘴里慢慢嚼着牛肉,汪吉侧耳倾听,这细微动作被高寒看在眼里,嘴角浮出一抹浅笑,提着个酒坛,端起酒碗,招呼道:“李猪儿、张兴,我们到邻座去敬杯酒。”
三个少年走了过去。
“几位大哥,我们的父辈都战死在边塞,想替父抱仇,前往河西投军,几位大哥能指点一二吗”高寒眼光炽热,态度恭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