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分节阅读 199(1 / 2)

的汗珠渗出。

“嗯御史台不是可以风闻奏事么,事变前到王毛仲府上去的官员。有的送了礼就走,有的还在府里宴饮,难道御史台院就不能查一查么就这样。名册留在这儿,我军务缠身,将这本名册丢在这儿,你认真查查。若有需要,可派人通知我。告辞”骨力裴罗拱手道别,转身离去。

待他走后,潘好礼颤巍巍地拿起礼单,仔细按看了一遍,上面并无他的名字,到是侍中李适之的门下省官吏居多。

这可是瓜田李下,说也说不清的事,一旦追查下去,朝廷的许多官员都会娘锁入狱,但潘好礼知道,自己去王毛仲府上赴宴,就聊聊了些家常事,并未涉及朝政,他在签押房想了许久,觉得这事查无实据。而且牵连甚广,决定将此事压一压。兴许那名郎将骨力裴罗只是怀疑。并没有较真。

所谓君子不党,潘好礼并没有将这事通知侍中李适之,虽然两人在拥立太子一事互为声援,那是国事。御史台院的官员与朝中大臣应保持一定的距离,潘好礼平日里洁身自好。

不知不觉半月过去,正逢朔日。大明宫,宣政殿日朝

朝中百官俱在殿上,议政奏事。说了大半天,等到皇帝已有几分昏昏欲睡,正欲退朝的时候,吏部尚书李林甫出列奏道:“启奏圣人,臣有本弹劾侍御史潘好礼,玩忽职守。将王毛仲谋逆一案拖而不决。”

集毛仲谋逆案皇帝李隆基立刻警惧起来中官将弹劾的奏章接过,递给皇帝,他展开细阅一遍,怒火中烧。李林甫的奏章不只是那份礼单,而且还有参加宴会的官员坐在那个位置,说的什么话,谁跟王毛仲交谈过,都记录得一清二楚。

北门兵变还不及一月,皇帝李隆基现在还是惊弓之鸟,脸色立亥沉了下来,问道:“侍御史潘好礼。你为何不查这件官员谋逆案”

“微臣查过,因为并无实据,而且牵连甚广”潘好礼的话被李林甫快速地打断。

“那份礼单上几十名官员,你调查求证没有”往日笑眯眯的李林甫变了个人似的,气势汹汹问道。

潘好礼无言以对,这事他确实存有一些私心。

“侍御史潘好礼,北门兵变前几日,你到王毛仲府上去过吗”李林甫见潘好礼不敢辩驳,继续高声喝再。

“千牛卫,革去潘好礼的官职,将他投入大狱,王毛仲谋逆案,由京兆府会同御史台共同审理。”

瞧见皇帝脸上动了真怒,京兆府尹王甜急忙出列:“臣领旨”

当日下朝之后,京兆府尹王甜就带着一帮金吾卫,从皇城中的门下省带走正五品给事中以下十余名官员,下了大狱。

平康里,吏部尚书李林甫府第。

精思堂上站着一名身着绿衣官袍的青年官员,脸上透出一股冷峻与阴狠的气质,正在小心聆听李林甫的话。

“希爽,王毛仲谋逆案是本官在宣政殿参奏的,能否定案,关系到我的威望。我信任你,才用你,你好自为之,若办得好,自然不会亏待他。”李林甫品了口茶道。

“罗希爽蒙恩相提拔为侍御史,敢不效死。”那阴狠青年拱手拱

道。

李林甫咬牙道:“有什么手段尽管使,那潘好礼竟敢妄议武惠妃封皇后的事,活得不耐烦了,还敢包庇谋逆的官员,死了都找不到地方埋。”

原来这是宫中的意思,心中更有底了,罗希爽重重地点了点头。

京兆府大堂,京兆府尹王缺冷冷地瞧着堂下跪着的门下省的官员。“张录事,你在王毛仲府上赞颂太子贤明,此事是否属实”

这句话即使说了也不敢承认。张录事摇头道:“我没说过”

罗希爽阴阴一笑:“既然赞颂太子贤明,那就在讽刺当今皇帝,是谁叫你这样说的,不怕你不招供,酷刑等着你呢。

把脸一沉,罗希爽突然暴喝道:“来人,驴驹拔檄”,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 。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第三卷 河西大将 261本命山

,三个凶恶的衙役涌而卜,将张录事枷了权来,个衙岸住他的双脚,另一个用木棍按住他的腰间,还有一个衙役拉住枷柄,用力向前拉,张录事的身体被拉长了,眼睛鼻子鲜血直流,疼痛难忍,昏了过去,被一碗水泼醒后,仍然紧咬牙关,不吭一声,他知道谋反是诛九族的大罪,自己拼死也得扛着。

京兆尹王缺阴冷的目光扫过下面的官员:“不招供,京兆府还有很多酷刑,把人犯的手足捆绑在一根横木上旋转,这叫做凤凰晒翅,让人犯站立在高木之上,牵着枷往后拉,这叫玉女登梯。”

潘好礼怒目圆睁,大声喝道:“京兆尹王缺,侍御史罗希爽,你们好狠的成招,圣人知道后。你们还能有好下场”

王缺心里没有底,犹豫起来,如果真的屈打成招,这么多人,不可能都安个谋反的罪名,全部杀了,今天的事情捅了出去,自己日后也脱不了关系。

罗希爽凑到他的耳边,低声道:“这是李尚书办的案子,他秉承宫中的旨意,清理太子党。”

吏部尚书李林甫对自己本有成见。如果替他办好这件案子,不但得到他的赞赏,还可以讨好后宫,那位侍御史潘好礼,不是一个,劲儿反对武惠妃封后吗王缺心中底气足,嘿嘿笑道:“我们不用刑,你们不说。就不让你们谁觉进食,连续不断的摇你们的身子,用火把对着你们的眼睛”

“宿囚”潘好礼听到这个刑罚,喃喃道,彻底泄了气。

罗希爽故意叹道:“各位的心思,下官也能猜出一二。承认了就是谋逆大罪,不承认最多自己身死,拖累不到亲人,你们大错特错,要是你们谋逆,直接就诛了九族,还用得着我们问案子吗有什么招什么。例如看见谁跟王毛仲关系亲密,常常往来,宴乐时,谁与王毛仲坐在一起,将功赎罪,让圣人去栽定你们是否谋逆”

那群门下省官员不过是朝廷的中下层官员,能跟王毛仲说上几句话都不容易,听了罗希爽的话,有了一线活命的希望,纷纷将自己知道的招供,为了将功赎罪,添油加醋也是有的。

案子办得非常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