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分节阅读 7(1 / 2)

他。

“斩不皇上饶命,末将尚有家小”

不待千户将话说完,朱骏已冷哼了一句:“知法犯法,罪加一等,拖出谷口斩首示众。”

千户晕死过去,被人拖走。

接着是第二个,第三个,第四个

所有人的命运都从朱骏的嘴缝从挤了出来:“杀”

三军尽寒,许多人发现自己的腿肚子不听使唤了,他们紧紧的用木棍撑住地,这才能够勉强稳住身形,谷外一声声临死前的惨叫声传入他们的耳朵里,将每一个在场的士卒都吓的不轻。

最后一个迟到的士兵被推到朱骏的脚下。

“皇上,小人昨夜发了寒症,高烧不退,这才迟了的,请皇上饶命哪。”士兵的嘴唇发青,不断的颤抖着求饶。

“请太医来。”

很快,跟随永历入缅的胡太医便来了,亲手为那士兵号了脉,向着朱骏作辑道:“禀告皇上,此人确实患了内寒之症。”

朱骏蹲下身,亲自为那士兵解缚,对着从人大吼:“还不去请担架来。”

他亲切的抚摸着士兵的额头:“你不要害怕,朕准你七日假期,好生歇养。”

他转身又对胡太医道:“胡卿家,你好好照料他,若是药材不够可向黔国公沐爱卿那里讨要,朕的府库中也有些人参、灵芝,若是需要尽管来提,明白了吗”

“吾皇万岁”哗哗哗盔甲磨擦声就像一浪接一浪的声涛此起彼伏,众将士一齐拜倒在地,有敬畏的,也有感动的。

恩威并施,杀人立威的同时同样也要懂得拉拢人心,朱骏在高中读史记时便将这个道理烙印在心里。

“来啊,将迟到者挂在谷口悬尸三日,今日所有按时操练的将士全部赏银五钱,再派人到土瓦城买几头肥猪回来,犒劳三军。”

“众将士,尔等勤加操练,待我大明北伐建奴之时,便是尔等建功立业、裂土封侯之时”朱骏扬了杨衣袖,望着校场下无数的攒动人头,大声吼道。

第十章:炼钢

杀人的震慑效果是极其明显的,几乎所有的士兵都开始认真操练起来,不但如此,在闲暇时这些大老粗们还不忘抓紧时间摇头晃脑的背诵朱骏新出炉的军规,虽然军规通俗易懂,且只有七条,但不牢牢记住的话七天之后可是要掉脑袋的,上次仅仅是有人迟到,便割下了一片脑袋,谁敢拿自己小命开玩笑。

朱骏定下的操练是每日早起慢跑二十里,上午操练队列,务求整齐划一,下午则是练习刀枪棍棒,整整一天的功夫几乎排的满满的,只是没有人口出怨言,这也是要掉脑袋的,更何况朱骏所给的待遇比之从前好了许多,饷银也提升了好几个档次。恩威并重之下,兵油子们似乎很吃这一套。

张有德最近也有些苦恼,他是世袭的锦衣卫指挥使,自小也学过些兵法,他想破了脑袋也没有从历史中哪个名将那里找出这样奇怪的训练方法,不过皇帝的旨意是要绝对服从的,绝对不能拖泥带水,这一点张有德可不敢有任何怠慢。

缅甸的雾气极浓,在山谷里,所有的将士在浓雾中站的笔直,他们已经慢跑了整整二十里的路,早饭之后,便是站队列了。

“打起精神来,皇上随时都会查验弟兄们的操练,哪个王八羔子敢在皇上面前丢脸现世让老子难堪,老子活劈了他。”张有德和几名千户各提着长鞭,看见有人随意乱动便啪的一声甩过去。

千名士卒蔚然不动,偶尔有几个实在忍受不住的家伙在鞭子抽过之后也老实了,有人的额头上开始冒出汗液,双腿开始有些哆嗦。

他们第一次体会到,原来站队比起慢跑来更加痛苦,一开始,大家还能够笔直挺立,甚至还觉得有一些轻松写意,晨风吹拂过面庞带着一丝丝的爽意。但是很快,他们发现有点不太对劲了,脚开始出现了酸麻,浑身总是感觉不太自在。两个时辰之后,真正的痛苦来临了,双腿已经开始麻木,全身被汗液浸的湿透,力道仿佛被双腿吸干了一般提不起劲来,最大的愿望就是想动一动疏散筋骨,无奈张有德和几名督查的千户正举着长鞭窥测自己,只要轻轻一动,长鞭立即在破空而来,哧的一声在身上留出一道伤痕。

早晨的慢跑是锻炼士兵的体力,上午的站队是考验他们的意志和忍耐力,而下午练习刀枪棍棒则是让士兵学习战斗的技巧。在冷兵器占主流的时代这种疯狂训练所带来的回报朱骏是绝对可以想象的。

在朱骏眼里,上午的意志训练是军队的重中之重,瞬息万变的战场上,往往是一件偶然的事件就能导致整场战争的成败,若是有一方意志崩溃,那么所带来的连锁反应是不可想象的。

譬如伏击,在高山峻岭,茂林起伏的森林里打好了埋伏,但是往往要等到敌人完全进入了伏击圈才能发动攻击,这个时候,考验意志和忍耐的时候到了,战士们必须忍受蚊虫的叮咬,必须忍受住饥饿,选择好最有力的时机,最后才是一击必杀。

而朱骏将来所组建的强弩队也同样需要超强的意志力,当千军万马向着自己奔来时,意志力能够战胜内心最深处的恐惧,凭借着超强的忍耐你可以一直坚持到敌人进入射程,最后不断的用箭簇击杀敢于向前的一切敌人。

这几日朱骏兴致极好。百姓们对他敬若神灵。官员们也不再耳边叽叽歪歪。满口圣人之言。遗民地一切都渐渐被朱骏牢牢地掌握在手里。上一次地神棍表演收效实在太大。以至于朱骏有些飘飘然起来。

不过再怎么飘也得回到现实。几名锦衣卫盯梢着海贼头目独眼地一举一动。不出一个月。海贼们或许就要采取行动了。朱骏现在担心地是那件钢弩是否能够被仿制出来。

村子左侧地小高炉已经搭建起来了。在几日地风干之后。粘土也开始变得坚硬起来。炼钢地工作一切准备就绪。陈三喜带领一批铁匠在高炉下生火。待温度达到了一定地时候。几个铁匠便开始向高炉内倾倒铁屑了。这些铁屑都是土瓦城收购来地。土瓦城面朝大海。偶尔会有南洋地客商带着满满地货物前来碰碰运气。各种原材料也极其丰富。就连缅国不允许私自买卖地铁矿石也能偷偷弄上几车。

李铁打站在土梯往高炉顶俯瞰。在高温下。铁屑迅速地被融为铁水。在炉中地砖板上来回荡漾。

“温度还是太低了。加旺火。”站在土梯上地李铁打向地面地陈三喜大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