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水师选定一个补给港口的位置。”
小太监应声出舱,四个指挥使仍然肃穆侧坐,只有黎文镜觉得十分郁闷,这算是什么事啊,堂堂的大明皇帝居然为了一块小地激动成这样,哪有从前天朝上国的气概,想当年天朝兴兵帮助藩属讨伐不臣,战胜之后收兵之时还要划出块地送给藩国呢,更别说赏赐的金银珠宝多么丰厚了。
片刻之后,小太监带着一方卷轴来,小心翼翼的在朱骏的桌案前摊开,朱骏饶有兴趣的搜索着安南的位置,最后目光一定,认真的看了起来。
“黎爱卿,你上前来看看,这里的地名叫什么”朱骏指着地图上的位置,另外一只手向黎文镜招手。
黎文镜亦步亦趋的上前,定神一看,道:“回禀皇帝陛下,这里叫东河。”
“这名字不好”朱骏皱着眉头摇头,他所指的位置正在安南狭长的国土中的正中,是离海岸只有几里的海滨城市,安南的国土像极了一个扁担,两边粗大,中央狭长,而东河正位于扁担的正中最狭长的位置,上面便是北越,下面则是南越,朱骏想了想道:“从今日开始朕就替它改名为顺天了,安南国王黎氏顺天应命,归附大明。嗯,不错,朕就要顺天城方圆百里的土地。”
“皇帝陛下。”黎文镜吃了一惊,忙不迭的道:“东河是顺天城方圆百里就到了澜沧的国境,若陛下取了顺天,安南便一截为二了,这恐怕
朱骏面色一冷,他要的就是将安南国一截为二,这样下来,南北越的商路就控制在了大明的手里,而且一旦有事,明军便可切断南北越的联系,使其继续一分为二,随时都可以在北越扶植一个傀儡政权出来。而且东河城离广西、吕宋、海南都只需一天的航程,正是一个极佳的贸易中转站,这样好的地理位置,他既然选定了,自然决心要将它拿下了。
“黎爱卿,你这是什么意思你答应了要给大明一块驻地,如今朕已选定了,并且还要发大军替你们黎氏征伐莫氏,千里的北越唾手相送,难道连这一块方圆百里的土地都换不回来更何况我大明在此贸易中转,也可使安南国兴隆商贸,又能协助你们剿灭海盗,这样优渥的条件难道你们还不满足你方才说安南向服王化,遥尊大明,难道全是戏言吗”朱骏冷眼瞥了黎文镜一眼,满脸的愠怒。
“这个流,大明是不能得罪的,莫氏也一定要消灭的,可是这东河城地处安南要冲,一旦失去,安南就被分成了两块,这就等于把整个国家的命脉握在了大明手里,一旦安南与大明交恶,后果不堪设想。
“既然如此,你就当朕的话都是戏言吧,咳咳,大明此次远征,是来北伐广西的,莫氏的事从长再议吧。”朱骏见黎文镜迟疑,甩袖翻脸。
黎文镜心里七上八下,又舍不得东河,更不愿意放弃这个统一安南的好机会,左思右想,总是做不了主张,又考虑到回去之后该如何向安南王回复,心里急的跳脚。
侧坐在一畔的刘国轩冷眼看着皇上如何敲诈勒索,心里大是惊奇,想不到开疆扩土有的时候竟能在一番言语交锋中得来,他见黎文镜呐口不言,不由得心念一动,站出来行礼道:“皇上,这个说到一半,装出一副左右为难的样子吞回了话。
朱骏笑道:“刘爱卿有话但讲,吞吞吐吐的做什么。”
“遵旨”刘国轩道:“皇上,现在已临近巳时了,莫氏的使者还在底舱等候皇上召见,皇上到底见是不见”
朱骏半眯着眼,先是一愣,接着突然反应过来,故意踟蹰了一番:“还是让他进来吧,看他怎么说。”
黎文镜心里一惊,原来莫氏的使者也来了,他的来意是什么是不是和自己的目的一样如果莫氏与大明有了某种协议那可惨了,到时莫氏有了明军这个大后援,一旦发难,黎氏可就面临亡国之危了。
“且慢”黎文镜止住正要转身出去传唤莫氏使者的小太监,高声道:“皇上要顺天,安南愿意奉上,只愿与大明永结同好”
第一百九十二章:突入广西
成了安南的协议,送走了满脸郁闷的黎文镜。
朱骏心绪一下子开朗起来,大明一直都在南洋活动,如今就要占据吕宋这个通往东洋的重要基地,又在越南国土这条狭长的扁担中央横插了一个棋子,届时广西的北部湾再与海南岛形成一条严密的海路网,不但能够促使其海贸通达,在军事上更是在东洋站稳了脚跟,届时徐图恢复东南沿海,剑指台湾、日本,甚至可以沿着东南沿海的海岸线北上,骚扰满清的大后方,还可以威胁朝鲜,使朝鲜重新纳贡于大明旗下。
“来啊,取早膳来,今日朕要与四位爱卿共进早膳。”朱骏心情大好的吩咐小太监,又回眸将目光落在了四个侧坐在舱内的四个指挥使身上:“都坐过来,不要有这么多的规矩,哈哈,朕又不是洪水猛兽,你们更是杀人不见血的将军,有没有好怕的。”
四个人小心翼翼的走近了一些,有几个小太监帮他们搬了凳子也移近了些,才又侧坐到了朱骏的身畔,朱骏兴致勃勃的道:“朕瞧这个法子好,南洋各国虽然纳贡称臣,却都是骑着墙的墙头草,待朕回了海都,到万夷馆去将所有的使臣全部请到宫里来,让明军为各藩国清除海盗,每个藩国都要出让出一块基地,不要太多,方圆百里便够,这样一来,南洋处处都是我大明水师的补给点,处处都是南明的商港,哪里都有我大明的将士卫戍,别说是海盗,就算是有藩国不臣,也不怕他能折腾多久。”
“吾皇圣明,这个主意好”刘二笑嘻嘻的点头称是:“每个藩国有了明军驻扎,若是真心王化的,自然是高枕无忧,毕竟大明只要他们弹丸百里之地,大明的军队还可以帮他们守护江山社稷诛除盗贼,若是有人造反叛乱,大明的驻军亦可出动平叛,他们自然不会有什么意见。那些心怀鬼胎的,就算不心里不满,亦不敢不答应,有了明军驻扎,他们也不敢轻举妄动,否则精锐的明军可立即灭其国,诛其不臣。”
“正是这个道理。”朱骏点头,他的构思是后世美国与英国的交融模式,臣服的就按山姆大叔的办法在该国国土上驻军,一来可以在驻军的百里土地上建立海港,收取税银,二来也可以加强明军对南洋的控制。若有人不服,那么约翰大叔的法子就要奏效了,直接侵占他们的领土,移为郡县,下设三司管辖。老实听话就是我的盟友,我派驻明军保护你们的安全,作为交换,你们必须缴纳百里的土地给大明,不听“”话的就采取三光政策,消灭该国所有王族,平息所有叛乱,用最恶劣的手段去征服他,用最卑鄙的手段去分化他,绝不能有任何的拖泥带水,恩威并重,就是这样一个道理。天朝上国无条件倒贴给藩国的好处时代将一去不复返,现在藩国们的选项只有两个,要嘛屈服,要嘛被征服
四个指挥使都是军人,对这种粗暴的行径自然没有文臣那一套怀柔万方的迂腐,脸上都是大为兴奋,对于他们来说,天高海阔,如果按皇上的意思去办,那么大明的疆域将在他们的铁蹄下不断的扩大,蛮夷之国就不要了吗蛮荒之土就没有作用吗照单全收,能索要过来的就去索要,不能索要的就去抢,这才是军人的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