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分节阅读 224(1 / 2)

。许久没有说话。

最先说话地是上杉武信:“石川君、大宝寺君。如今信侬城久攻不下。二君可有什么打算”

石川与大宝寺分别是出羽和陆奥地大名。

出羽是东北西部地东山道之国。东部那须火山和奥羽山脉将其与奥州分开。西邻日本海。北方与陆奥津轻地区接壤。南方与陆奥会津、信达地区接壤。西南与越后接壤。国内有米代川。雄物川。最上川等河流。在出羽山地注入日本海。这些流域有能代、秋田、本庄、庄内等平原。并形成大馆。横手。新庄。山形等盆地。这样。便有了高地上地山林。平原地粮食。因此农林业生产力极高。有日本岛粮仓之称。

而陆奥国位于日本岛东北部。和出羽被统称为奥羽。二地联系非常紧密。这一次越后大名上杉武信先起事。随后陆奥、出羽二大名也纷纷响应。直指德川家废除天皇。谎称天照大神地罪名。

若是说寻常地浪人、商人、农人相信德川纲吉地流言是因为对天照大神地尊敬。倒不如说是对神国地向往。由于地主与大名地压迫。各个阶层要嘛食不果腹。要嘛受到歧视。摆脱当前地困境。去传说中地神国对于他们有着极大地吸引力。

可是对于大名来说却是不然,许多人明白,所谓的神国根本就是子虚乌有,就算是有神国出现,他们也不愿意迁徙前往,毕竟他们现在还有足够的土地,蓄养着成千上万的武士,有数百个仆役为自己的服务,神国对他们没有任何的吸引力,德川纲吉在废除天皇时就遭受了许多大名的不满,而这一次,德川家地使将神国的消息传

大名的封地里,更是让许多大名开始爆起来,只惮德川纲吉背后的大明,因此只好观望等待形势的展。

上杉家对于曾经地德川幕府一直是以忠诚自居的,在许多次动乱之中,越后国都是坚定不移地站在幕府这一边,可是自从德川纲吉即位之后,形势开始生了变化,先是德川纲吉废除了天皇,上杉武信听到消息之后极为愤慨,接着便是德川亲自率军出征朝鲜,整整五万兵卫与武士随着德川纲吉登上了远征的战舰,由于长期地战争,德川纲吉所需要的战争粮饷自然是向各大名摊派地,大名分为三种,一种是盘踞在九州、四国的外样大名,他们早先动了叛乱,已经被明军征服,并且这些大名的封地也成为了明朝将军的藩地,德川纲吉自然不敢将自己的手伸向大明将军的口袋里去。

此外还有亲藩大名,亲藩大名是德川家族有血缘关系的藩领,换言之,这些大名不是德川纲吉的叔叔便是堂兄,是德川家的中坚力量,德川纲吉的五万兵卫中,除开一部分是自己的嫡系之外,其余的都是亲藩大名所提供的兵源,德川纲吉自然也不好意思向这些族叔和堂兄弟们伸手要钱。

那么还剩下剩下普代大名了,这些人曾是德川家族的家臣,为德川幕府的建立立下了赫赫战功,因此也得到了辽阔的藩地和至高的权利,德川家康的军费大部分便是向这些人伸手的,上杉武信正是普代大名的代表,这两年来,德川纲吉虽然远在朝鲜,但是对越后国的税金却增加了五倍以上,上杉武信向藩地剥夺的税收几乎全部落到了德川纲吉的手里,这让上杉纲吉更加不满起来。

现在德川纲吉又弄出个神国出来,终于点起了上杉武信的怒火,幕府与大名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的关系,大家好好捧着这个饭碗都有饭吃,可是德川纲吉也太不是东西了,什么狗屁神国,一旦大名离开了自己的封地,到了哪里都没有用,藩地可是大名的命根子啊,你德川纲吉断人后路,那么大家破罐子破摔好了。

德川的使刚刚抵达春日山城,说明了来意,立即便被上杉武信砍掉了脑袋,然后宣布造反,随后,出羽、陆奥二藩群起响应,集兵三万,向南征讨,他们的第一个目标是信侬城,信侬藩的大名是亲藩大臣,乃是德川纲吉的族弟,自然是站在德川纲吉一边的,因此立即征募武士,凑足了七千人据城抵抗,由于信侬城城防坚固,再加上反叛军的主力是以越后骑兵为主,在野外或许占尽了优势,可是若是攻城未免就落于下乘了,打了好几天,叛军的士气陡然降了下去,上杉武信眼看事态不妙,只好撤军,准备应对德川纲吉的进剿。

石川、大宝寺两个大名一阵苦笑,在上杉武信问计之后,面面相觑的沉默言,过了许久之后,石川才道:“普代大名之中,我们三藩最强,德川纲吉废除天皇,劳师动众,早已惹得天怒人怨,只要我们能够好好守住自己的藩地,届时各地普代大名定会群起响应,上杉君不必担心。”

上杉武信脸色好看了些:“没错,只要我们立于不败之地,早晚有一天会有更多的大名站起来反抗暴政。”上杉武信在这里顿了顿:“德川纲吉我并不害怕,最难办的是他身后的大明,你看我们是否派出使臣与大明联系,争取让大明保持中立”

这个提议自然是好的,石川、大宝寺非常赞同,其实他们真正忧虑的也是大明的态度,德川纲吉不可怕,只要大明愿意恪守中立,那么将会有更多的普代大名站出来,站到他们的一边。毕竟普代大名对德川家族的不满已经到了顶峰,现在之所以有人忍着,只是因为大明始终站在德川纲吉的一边。

“那么,我会派出家臣尽量与明使进行联系。”上杉武信很是自信的道。

这章是过度章节,现在要准备解决倭人问题了,再不解决恐怕会有人骂,透露一下,倭人将会是西伯利亚最勤劳的矿工,他们凭着鹤嘴锄在漫天风雪中兢兢业业的工作,为大明的工业革命作出了极大的贡献。

第四百五十一章:越后骑兵

总督大人,我代表上杉大名向您问安。”一个商人抵达了江户,而原本打算运人去极北之地的杨让由于得知了叛乱的消息,与德川纲吉留了下来,在这里,有三万德川纲吉的兵卫以及一万人的水师陆战队正在准备,时候一到,便可立即北上平叛。其余的兵卫已看运着十万倭人起航出海。

杨让眯着眼,喝着自江南运来的茶叶泡就的香茶,不动声色的点了点头:“怎么上杉武信想要投诚吗”

商人倒是显得极为镇定,用纯熟的汉话道:“总督大人,我代表上杉大名有一份礼物送给大人,请总督大人过目。”

商人一边说,一边取出一副精美的匣子,匣子经过机关打开,里面平躺着一张地图。商人将地图展开,在地图的正中央,一个漆黑的标记出现在杨让的眼前。商人指了指黑点的位置道:“这是越后藩新现的金矿,一点小意思,请总督大人务必接受上杉大名的好意。”

杨让一脸的鄙夷,又喝了口茶道:“怎么上杉大名是什么意思”

“大名希望总督大人能够保持中立。”商人一边说,一边直勾勾的盯着杨让的表情。

杨让嘿嘿一笑,对于他来说,一个金矿算的了什么大明需要的是整个日本岛,这一些上杉大名能给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