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分节阅读 146(1 / 2)

。至少不会更加碍眼了去。”

孙二杆子一阵口水直乐的住不了口,跟在孙二杆子身边的几个百将却有些担忧了。道:“这世道,在郡兵还能拿份粮饷。要是裁了再配去做边军,唉”

另一个百将也是担忧道:“要是蒙帅手下倒是差不到哪里去。可要去了南海,只怕一辈子也回不来了。”俗话说人离乡人贱,要是真被迁徙去了南海。那绝对不是什么值得高兴的事情。

“嗨,这长城都修不完了。郡里还能叫咱去南海”最后一个百将的话打断了几人的猜想。但紧接着,却是所有人的脸色都阴沉了下来。

长城的确,有了长城的确是让雁门自此安稳了下来。可不管怎么说,任谁都知道,修建长城付出的可不仅仅是无尽的钱粮,还有那至少数千上万人的性命

繁重的徭役可以说是将秦国百姓逼反的一个重要原因。而今到了春季,可谓是一年四季播种的季节。可为了让完成长城的修建任务,就算亲民官再怎么担忧收成也会迫于上层压力征发徭役。

眼下,因为郡署换了领导人,这才消停了一会。可过一会肯定会重新被提起,若是此时被裁可下来,极可能立马都被征发修建长城,只怕谁都不会愿意。不仅是怕死在长城上,更多的是每个人都不想家中因为缺少劳力收成锐减,同时还要负担沉重的给养。因为,征发徭役上需要的粮食和工具都是自备的

说白了,政府是要老百姓白干活

如此,这些出身大多卑贱的昭武曲一干将卒自然是担忧不已。当然,这里要除去孙二杆子这个异数。孙二杆子是蜀人,原先给蒙帅当过亲兵,也是一号敢杀敢冲的勇士。可同时,孙二杆子性子散漫惯了,哪里受得军法约束若是蒙毅在时,也还能压制。可一旦被独立派了出去,那边是野得没边了。军法例律犯了不知多少,终于蒙毅也不好按下了。于是配军到了雁门,给做了一个小小的守卒。

来了雁门,孙二杆倒是获得滋润。郡兵军纪不像边军那般森严,对于这等勇猛敢战的悍士,上官自然是青睐有加。再加上这孙二杆子也是个人来疯的性子,本事又高,于是军营之中虽说只是个寻常的百将,却士卒敬服威信极高。

不过孙二杆子而今也有三十多的年纪,一直都是一个人吃饱全家不饿。没了家室拖累,自然是潇潇洒洒,旁人艳羡。

撇去昭武曲这帮子忧心忡忡的将卒,另一边扬武曲的人却不甚担忧了。

裁军,要真裁了那才叫好。这么个观点,在扬武曲大部分心中都是流传。而这些人,主要是屯长以下的士卒。扬武曲的兵员来源是雁门郡身世清白的良家子,性子自然算不上恶。平日间纵然军纪散漫也未害民多深,不过这些人心中的怨念却要远胜昭武曲。

昭武曲大多是社会的底层草根,要说那些出身豪族世家的人会多喜欢,纯粹是扯淡。而这些来自底层草根的士卒心间丘壑也较得良家子的扬武曲将卒幽深。于是,那些出身豪族世家的军官虽说极力想要掌握住昭武曲这么一直敢战的精锐,却一直难以得逞。

对付昭武曲没法子,豪族世家的子弟对付起扬武曲一干人却是手段层出。这些良家子大多是身世清白的,自然也没有什么作奸作恶的习性。如此,若是别人用恶毒阴狠的法子来对付,这些人也没多少手段能应付。

如此一来,纵然有那硬骨头想要去抵抗的。却也是被狠狠整治,甚至家破人亡后消停了下来。这样,原本精锐胜于昭武曲的扬武曲一千五百士卒而今就只剩下单单一千一百不到的规模。

而就是这一千出头的士卒,也是逐渐成了豪族世家的鹰犬私役。若是能被扶苏裁掉,纵然是去长城做工那也有回归的一天。可要是继续被当做私役驱使,只怕一生也就一个仆役的下场。羞辱祖宗不说,对自己孩儿后代也没交代。

这样的想法在底层士卒底层武官的心中流转,可对于其他的百将、五百主、千人主队而言就不舒坦了。这些人本就是心高气傲的豪族子弟,可碰上了更加强势的扶苏,他们可真是真心倒了霉。

但这并不意味着这些人不会反抗

校场很广阔,初来的时候情势紧张由不得扶苏去东张西望。这时候,扶苏倒是有了闲心仔细看看。校场横宽七余步,长约千步。莫说三千人,纵然是一万人放上去也是足够。

此时,两千余人呼啦啦被拉了上去,却是在门口被拦了下来。

拦着的,却另外是七百精甲披挂,神情冷峻的扶苏亲卫。扶苏是一郡之郡尉,按规制是一部之校尉的人。更何况,扶苏还是官秩万石的人物。一千人的亲卫队,直接拉进去。只要昭武曲不要全部都发疯下死命,局势掌握反掌耳。

扶苏的亲卫并没有做什么,只是指了指扬武曲这名什长衣甲不整之处。看着什长连忙整理好,这名亲卫含笑地点点头。众人暗自松了口气,迈步入了校场。

两千五百人,加上一千亲卫齐齐列队。说不上整齐划一,可这股子凛然的军姿却是让人心中情绪涌动。

扶苏独立高台,身后是一干将卒。除了几个贴身侍卫,便是萧何、期泽、伏承、庆倪等一干将校。

阵列当先,一杆火红大旗昂然竖立。上面小篆体“雁门”两字迎面而来映着血红底色透着一股子血煞之气。

“这可是一股经历过血战的精锐啊。”扶苏看着昭武曲上下散漫散漫难掩的样子,右看看扬武曲略带的拘谨。大笑了一声。

“升旗”十数个雄壮的男音大喊。紧接着,却是一杆更加高耸竖立的血色底面黑字的“赢”立在高台之上。

扶苏高喝一声带头道:“大秦,大秦。赢”

“大秦,大秦。赢”

“大秦,大秦。赢”

先是扶苏将佐亲卫齐声呼喝,再则是昭武曲随声齐喝。最后,就是满心不愿的扬武曲一干武官也不得不跟着大喝起来。

一股子颓丧的心思却从诸多豪族世家子弟的军官心中升起:改旗易帜,竟然这般容易”

第二十三章:折千军傲骨服苏二更送达

改旗易帜,扶苏这一手倒是不差。眼睁睁看着原先的苏字旗和李字旗都被撤了下去,却换成了眼下另外两面旗,这对众人的震撼是不言而喻的。

大军开动,若是到了十万这层次。的确可以用遮天蔽日来形容,雁门郡兵当然没有十万之巨,可三千人下的雁门郡兵旗帜也是不少。原先的旗帜五花八门,看起来也颇为威风。比如,代表整个雁门郡兵的苏字旗。代表扬武曲的李字旗,代表昭武曲的昭字旗。

这些旗帜代表性极强,比如苏字旗就是前任郡尉苏角的代表。扬武曲的李字旗则是李念的代表。昭武曲则因为军侯长期空缺,又长期处于各个千人主、五百主分裂之中于是弄了昭字气充数。

扶苏一来,首先将这各自为政的局面打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