胄换好,不过于期泽所部的重装甲骑不同,这些亲卫营的骑卒并没有全部用铁链捆绑。
用铁链捆住自然是冲击力更加强大难对付,可没有轻骑掩杀,重骑再这么笨拙下去,一旦被围住阻塞了速度,那就是一个个活靶子了。
一千五百骑换装完毕,随后互相掩护,三千重甲骑卒很快便结阵完毕。
而此刻,樊哙还在整理着军阵,将三万人的军阵布置好,再三确定可以将对方拦截住这才松了口气。然则此刻,全部换装完毕的重甲骑卒已经在营将的高声怒吼之下,发起了冲锋。
三千重甲骑卒的冲锋是恐怖的,期泽那三千人已经是叫楚军为之崩溃的存在。更何况,这三千重甲骑卒还是最先练就的重甲骑卒
樊哙的围捕在重甲骑卒的冲锋之下犹如一个笑话,瞬间崩掉了牙的楚军轰散一片,最终在樊哙再三努力之下,这才没有损失惨重,撤回了南阳郡城。
自此之后,南阳郡的楚军面对这些扶苏身边的四营亲卫军,算是再也不敢主动出击了。一派死守严防的架势,倒是叫秦军找不到了多少练手的机会,以至于战功下降,骂声不休。
但接着不多久,楚军便可以不用为此伤神,大松一口气了。
项羽命令刘邦入朝,聚合天下反秦之力成立统一的机构。而项羽,已经代表楚国签订了对秦和约
洛阳行宫。
勤政殿,檀香袅袅,扶苏召见此次中原战区最高统帅蒙毅。
看着外出数月,更见消瘦的蒙毅,扶苏命人搬来了坐垫柔软的椅子过去,看着这位自己媳妇的叔父,道:“蒙毅爱卿,此次辛苦了。”
“为国效力,不敢居功”蒙毅谦逊一句。
扶苏轻轻点头,估摸了时间,忽然皱眉对身边一个内侍道:“去问问,周爱卿为何到哪里了”
内侍恭敬下去,扶苏又是问起蒙毅一些中原战区的具体事务。对于项羽和楚军的战力,扶苏又是更加增了一层了解。尤其当蒙毅提及董翳和项羽两败俱伤,却也没能如何伤了项羽的时候,不仅感慨,这霸王还真是逆天。
“中原战区的事情暂且告一段落,西南之事,照例自然是叫周校爱卿过去负责。周校爱卿历任巴蜀汉中之地文武之职,对内情多有了解。到时候,中原之事,耽搁不了几许。只需收拾刘邦便可,只是刘邦眼下占据地利,恐怕要费一些功夫”扶苏谈起眼下局势,神色轻松,这便是大国强国的底气,任你奸猾狡诈,我只需按部就班,不犯错误便可凭着强大实力收拾了你。
蒙毅在一旁也是深有感触,道:“楚国是大秦之天敌,地大物博,人口众多。地杰人灵不逊大秦,而且东方诸国文治更甚,人才辈出。此次项羽便是作证,大秦名将无数,但能抗衡项羽者,难啊。故而,若要平定天下,首当便论楚国。楚国强横,但国内内斗已现端倪。眼下王派失落,项氏坐大,正是我等可以利用之时机。”
“正是如此”扶苏轻轻点头,表示赞许:“破局之点,许在刘邦身上啊。”
说到这里,扶苏还真是有点小恶心,这刘邦,还真有那么几分怎么打都打不死的架势。小强非他莫属啊
扶苏和蒙毅又是谈了一会儿,话题渐渐转到了巴蜀渝中之上,毕竟当年蒙毅掌控楼船士,而帝国的楼船士多在巴蜀攻灭楚国时楼船士就出力极大。故而,蒙毅对巴蜀问题,也是有独特见解的。
却不料,扶苏刚刚起了个头,便有那刚才的小内侍急急忙忙跑了进来,迎头便是叩拜,急惶道:“王上,王上,周丞相病危了”
“什么”扶苏整个人的声调都变了,稍稍整顿神色,扶苏厉喝道:“传令太医院,召集民间名医,准备齐全,快与我去周府”
周校是在出家门不多远时病倒的,按说,周校的在朝中主公中并不算大的。可人有旦夕祸福,这些时日,帝国连篇大战,朝中政务骤然增多。
朝中诸位相邦,都是年纪颇大的。扶苏这么考虑,一来是因为这些人忠心耿耿本就是自己的潜邸旧人,许谨周校都不能忘了。而且人家本事也不差,于是几位丞相,年纪都是很大。国事之上,都是稳妥,帝国的恢复和稳定与这些老人的功勋密不可分。看首发无广告请到
请分享
席卷天下 第三十六章:老臣南疆秦庭动上
首更送达,八点再发第二章
但也同样是这般,这些老人的年纪,就如同一个不定时的火药桶一般,随时都可能爆发,为帝国的恢复和稳定凭空增加一个拦路石。
如此一想,扶苏不由为之神色凝重。周校在汉中身体本来就不大好扶苏是有过了解的,但没想到,而今归入中枢,在连篇案牍的工作之下,身体恶化得竟是这般迅速。
如若是周校不能动身,那么所有既定的计划都会发生变动。如此关键的位置上出现计划外的变化,对于扶苏而言,不啻于一场重大的打击。
很快,扶苏便赶到了周府。随同扶苏入驻洛阳之后,各个中枢机构也纷纷在洛阳开辟府衙。而朝中重要人物,扶苏都有亲自赐予宅邸的厚待。
如周校,身为副相,便有一个占地广阔,大气庄重的宅院。
扶苏驾临周府,自然是一派繁文缛节,扶苏纷纷免去,简单地一见礼,扶苏匆匆看了一眼,见周校双唇紧闭,面色蜡黄干瘦,心中不禁一沉,摆摆手,便叫太医院和一干洛阳名医过去会诊。
医生在内诊治,扶苏在外,见过了周校的一干家人亲友。问了些详细内情,又关心了下几个周校子侄的学问和前程,到了这一步,几个妇孺都是低声啜泣起来。
扶苏去关心几个子侄,自然已经是动了给周校料理后事的心思。而此刻周校病危的消息很快便传遍了洛阳,诸相,三省六部各个主官,纷纷过来探望。
许谨在萧何的搀扶之下也很快到了周府,一见扶苏端坐于上,连忙过去行礼。扶苏一摆手,摇摇头道:“副相的病情不容乐观,此次南疆之事,恐怕只有换帅了。”
“老一辈的人纷纷凋零,这万物循环自然应当。可朝中之事,一时间,再次动荡。恐怕难安,而且”许谨提及这事,也显得有些神伤,一时间,不由压低声音,将自己心中那份担忧说了出来,说到最是关键之处,竟是绝少地有了犹疑,最终在扶苏的目光鼓舞之下,这才说出,道:“老臣最竭力侍奉国事,但诸事纷杂,若非萧何多有分担,恐怕已经累倒案牍。身体乏力,请乞骸骨。”
扶苏缓缓点头,神情有些沉重。
战争时期,事物繁多,原本一国之事就不少。再加上军务,后勤,以及战争之事徒然增多的事情。顿时便让整个班子的工作量增大了起来,而且大秦是法家思想之国,案牍劳形可不是说着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