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分节阅读 441(1 / 2)

了毕竟已经有了影盘的强行推广,在这个基础上推行智脑也就不是难事了”

“在我看来,还不是一般的难”思菊道:“你就不知道凤凰界国民的素质普遍低下么一百个人里未必有一个识字的,而合众国所有公民都必须完成十五年的基础教育,智脑的普通对他们来说是必须的,而对凤凰界人来说,那简直我找不到合适的比喻了”

凤九渊拍着脑门道:“怎么会这样呢”

“凡事撞在你手里,都想着根治,这怎么可能”

“行吧,行吧,咱们先不嚼舌了,回头还是听听大臣们的意见”

凤九渊没有想到,他和思菊这番对白全被起居舍人曾子越记录了下来,不久就流传了出去,都骂他妇人干政,因此给她惹来了不小的麻烦。而后世对思菊的这番言论有着相当高的评价,给予了极高的肯定。

随着吏制改革消息的传出,官场上是奔走相告,喜不自禁。而负责政令执秆的吏目阶级则是惶惶不可终日,都担心在不久的将来,手里的饭碗不保。

果如思菊所言,大朝会上,绝大部分朝臣都赞成吏制改革,只有少数大臣建议谨慎推行。凤九渊也看出来了,建议谨慎的并不是看到了彻底改革吏制对国家带来的危害,而是出于老成持重的本性使然。

凤九渊看着这一幕,就只得下旨内阁尽快拿出改革条陈来。

散朝之后,特地下旨在凤鸣宫召见了周密之。

看着这个风度翩翩的男子,凤九渊忍不住暗自嘀咕:“长得这么帅,怎么去当个师爷呢奇怪”问道:“你是怎么想到要在吏目阶级动手的”

周密之答道:“回皇上,吏治由来是篇大文章,只不过历朝历代都没有治到根子上,因此屡治屡犯,屡犯屡治小人自幼父母双亡,由叔父养大。后来叔父病故,小人就弃家游历,做过小吏,当过师爷,经过商,就差没去当兵了,因此对官场的问题是稍有了解”

“稍有了解”凤九渊道:“我看你是自谦了吧。你能提出这样的条陈来,那是洞若观火。看来你用了不少心思”

“谢皇上夸讲,小人不敢当以小人之见,吏制改革也是不能一蹶而就,若是冀图一朝把所有的积弊解决,非但不能,还会激出大乱子来”

凤九渊听他也这样讲,问道:“哦我看在你的条陈你没有说嘛”

“不能说,若说了,就会让那些人看到朝廷意志不坚,他们也就有机可乘了”

原来这样。

凤九渊心里暗暗地沉吟了片刻,又问道:“你还是觉得一步一步地稳着推进好”

“是”周密之道:“以小人之见,先以中京为试点,若是成功,再各道推行,这样发现问题也能够及时解决”

凤九渊嗯了一声,道:“继续说”

“是首先把那些犯了律法的、素来行为不端的、有恶名的,该治罪的治罪,该清除的清除。剩下的部分里,有能力的可以留用,没能力的可以逐次淘汰”他把没在条陈上陈述的观点滔滔不绝地说了出来,哪些需要注意,哪些暗藏杀机,都特别地强调了。凤九渊听了很是专注,偶尔还提出一两个问题,周密之都给予了完满的解答。

这场奏对持续了两个多小时,其间凤九渊见周密之跪得累了,还特地下旨赐座。

要知道周密之只是个小小的举子,能面圣奏对已经是个奇迹了,破例被赐座,仿佛还没有过先例。一开始周密之固辞,凤九渊道:“坐,坐下说。不就是把椅子么怕上来有钉子”

刹那间,周密之才知道外间的传说是真的。眼眶里一热,就感到两行眼泪不受控制地涌了出来,趁着跪下谢恩之际擦了干净,坐到椅子上,又继续讲了起来。

说完吏制改革之后,周密之又说到了可以举国提倡义学。学有所用,百姓们自然愿意去学,不管是出于什么目的,只要读书明理的人多了起来,凤凰界就会越趋强大。不知不觉间,他甚至把自己构想的建设一个完整的义学体系方案也说了出来,包括怎么解决读书人的就业问题。

凤九渊越听越有兴奋,越听越振奋,最后干脆走下凤案,搬了把椅子,坐到周密之的对面跟他讨论了起来。

不知不觉,一个下午过去了,天也渐渐黑了下来。思菊见两人还说得兴致极高,不得不提醒道:“皇上,该用晚膳了”

凤九渊啊了一声,问道:“晚膳这才多会儿呀,天都黑了什么时辰了”

一听说戌时都过了,惊讶道:“怎么我才感觉没过多少时间这样吧,送进来,摆张桌子,我和景云边吃边聊”几个小时谈下来,他已经把周密之当成了多年的朋友似的,竟然破格称呼起了字来。

周密之唬得不轻,忙跪下,说自己该陈奏的已经陈奏完了,又无职无爵,不敢再邀天恩,请皇帝赐下退下。

凤九渊笑道:“你是无职无爵,但就凭这份才识,满朝大臣就没几个有的。这样吧,我就先聘你来咨议局担任咨议官,为妨物议,就先赐你个六品衔吧。”说到这里,就笑道:“进士及第者好像也是赐的六品翰林院差使吧你这个咨议官是我钦点的,不比进士取中的差,赏个六品也是该当的。”

周密之却是懵了。他万万没有想到,自己千般求,万般求,十几年来不知道耗了多少心血,却在短短的几天之间,都得到了,更比所有人梦想的更荣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