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分节阅读 349(1 / 2)

住了一般,一动不动。不管薛小宝如何引诱,他连一句话都不说。

薛小宝跪在他面前,不停的磕头道:“求您了,吃一口吧。”

老和尚缓缓睁开眼睛,声音沙哑地说道:“施主,佛祖割肉喂鹰,不求回报,你吃的不是贫僧的口粮,请你不要自责。”

“话虽如此,您老万一有个什么好歹,我良心难安。求您老,可怜可怜我,吃点东西吧。这里是我从山上采摘的野果子,你吃几个,行不行啊。”

老和尚微微摇头,道:“阿弥陀佛,施主菩萨心肠,贫僧十分感动。只是”

“没有只是,您老尝一个,就吃一个。”薛小宝拿着水果在衣服上蹭了蹭,双手递给老和尚。

老和尚微微点头,拿着水果放在嘴边,张开嘴巴,象征性的做了几下咬食食物的动作。

薛小宝定睛一看,才发现,老和尚的牙齿都快掉光了,只能喝粥。

“我明白了,您老等着,我这就去烧水,将果肉融化在水里,你等着我回来。”薛小宝说完,抱着一堆水果跑向厨房。

老和尚嘴角微动,好像是笑了。

薛小宝将果肉在开水里煮,然后又将果肉捣烂。只有这样老和尚才能食用。薛小宝真的担心老和尚饿死,他做好一切之后,端着一碗热气腾腾,果香四溢的稀粥来到老和尚面前。

“老方丈,您喝一口尝尝,您若喜欢喝,我天天给您老煮。”薛小宝笑容满面道。

老和尚很听话,喝完之后,道:“施主,前些天你问贫僧下山的路。贫僧一直没有说,是因为下山的路,贫僧已经忘记了。”

“没事的,我不问。我现在担心您老的身子,我把您的口粮吃完了,那以后如何为生啊。”薛小宝问道。

“顺其自然。施主,您没有吃贫僧的口粮,粮食是善人布施给佛祖的。施主,请不要自责。”老和尚缓缓道。

这就是境界啊,许多寺庙的僧人以为人们布施给佛祖的东西,就是自己的。跟这位老和尚相比较,那些寺庙里的和尚妄为僧人。

但是这句话,薛小宝听着很别扭,也不知道哪里不舒服。反正心里有种说不出来的难受。

“老方丈,这座庙里只有你一个人吗您就没有收几个徒弟”薛小宝觉得老和尚一个人挺孤单的。

“有,二十年前圆寂了。贫僧二十年未离开过寺庙一步。”老和尚说着,眼中流露一丝悲情。

在薛小宝看来,这个老和尚值得人尊敬。他的徒弟死了二十年,提起徒弟时,他老人家一样会流露出悲痛。

“二十年未离开寺庙一步,那庙里的食物够您老实用二十年,看来库存不少啊。”薛小宝疑惑道。

“早年间,贫僧还能耕种田地。近年来身体不行了,田地也荒废了。哎贫僧已油尽灯枯,只是这座庙宇却也要跟着贫僧”老和尚欲言又止,面露悲痛之色。

此话一出,薛小宝立马想到了厨房墙角处摆着的农具,原来老和尚二十年来一直自力更生啊。

“施主光临敝寺,贫僧连一顿像样的斋饭都拿不出来,真是惭愧,惭愧之极啊。”

“哎,您老可别这么说。您老担心走了之后这座庙宇无人打理。这样吧,您老在坚持几天,我今晚就下山帮你找徒弟。您看如何”薛小宝急忙说道。

老和尚一听,眼睛一亮,伸手抓住薛小宝的手腕,问道:“施主,您愿意拜贫僧为师吗”

“我不不行。我红尘未断,当不了出家人。再说了,我是修道之人,怎能改投您的门下。绝不可能。”薛小宝急忙向后退了一步,紧张地说道。

他担心自己一时冲动答应了老和尚。

老和尚不愿强人所难,说道:“施主,您下山去吧。”

薛小宝施了一礼,然后迈步就走,走到门口之时,他回头看了一眼老和尚,忽然心中一痛,于是返回,这才发现,老和尚圆寂了。

“哎呀。我地个苍天啊。您老这不是害我吗”薛小宝内疚、心痛之极,为什么这件事发生在自己身上太不公平了,让我一辈子寝食难安。

老和尚圆寂了,薛小宝将老和尚火化之后,发现他体内有数百颗舍利。薛小宝将老和尚的灵骨和舍利藏于佛像后面的暗格中。

这座古寺没有人了,薛小宝站在庙外,静静的看着,他越看心越痛。自言自语道:“这一切都是我的罪过,我不会让这座庙宇从此荒废。”

乡村之狼 第581章 换花草1

更新时间:20121126 2:51:15 本章字数:2986

第581章

清晨,山林中雾气弥漫,带着一丝寒意。

薛小宝带着内疚和不安的心情离开了古寺。下山的路早已野草丛生,看不太清楚。羊肠小道直通山下,薛小宝走的很慢,他认真辨认,担心走错路。他本就是一个路痴,要是在这片森林中迷路,他会郁闷死的。

好在通往山下的路并没有完全被野草覆盖。薛小宝在黄昏时来到山下小镇。说是小镇不如说是山寨。山寨不大,坐落在一片山壑沟谷之间,四面环山与世隔绝。只有一条山路通往外界,看他们衣着打扮,是侗族人。

薛小宝看见一群孩童在田边玩耍,于是上前询问。一群孩童看见薛小宝不禁有些困惑,山寨一般不会有外人来此。

看见生人,这些孩童除了流露困惑,更多的是好奇。

“你是县政府的人吗”一个胆大的孩童问道。

“我”薛小宝指了指自己的鼻子,随即笑道:“呵呵,我不是县政府的人,但我也是国家干部。”

“哦。那就对了。来我们占里村的人都是当官的。”

“谁告诉你的”薛小宝闻言,反问道。

“阿爸阿妈说的,我们占里没有外来人,只有当官的每年来一次。”那个孩童认真地说道。

薛小宝终于确定了自己的想法,这座山寨真是与世隔绝。几乎没有外来人涉足此地。他又问道:“小朋友,等告诉我出山的路吗”

“可以的,就在那边。”那个孝大概七八岁的样子,他抬手一指,西南角有一条崎岖的山路,山路直通一处山谷。

薛小宝定睛看了看,然后道:“谢谢你,我走了。”

“等等,天快黑了,你现在走不出去。山路很险,我们山寨里有规矩,晚上不出山。”孝正说着,一个侗族的姑娘跑了过去,一边跑一边叫喊。说的是本地土话,薛小宝一句都没有听懂,但是大概的意思好像在还孝回家吃饭。

姑娘年纪不大,约莫十八九岁,模样俊俏,圆圆的脸蛋,大大的眼睛,两个小酒窝笑起来甚是可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