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分节阅读 266(1 / 2)

乱他对着李隆基痛哭流涕,诉说:“这几年来,不断有人报告安禄山要谋反,可是陛下就是不信,结果落到今天这个地步,这可不是宰相的过错。”他一上来先把责任推给了玄宗。至于他自己先逼迫安禄山造反,再陷害哥舒翰出兵的事,全都一笔勾消了。

可是,光推卸责任没有用,接下来朝廷该怎么做啊韩知秋建议死守长安,等待全国各路兵马来驰援。不过杨国忠却持反对意见,他可不管他什么百万居民的身家性命了。安禄山与他的过节最深,安禄山要是杀进京师来,第一个不会放过的人就是杨某人。

他倒是早就想好了。杨国忠说:陛下,事情到了这一步,还是暂时放弃长安,避一避风头吧。要往哪儿避呢往蜀地走

杨国忠为什么到蜀地呀首先,蜀地是杨国忠的势力范围。杨国忠一直担任剑南节度使,蜀地算是他的老根据地了,便于控制。第二、蜀地安全。四川盆地四面环山,是一个的地理单元,易守难攻;另外,剑南节度使也是玄宗时代的十大军区之一,有三万多士兵,保一方平安不成问题。

第三、蜀地自古号称天府之国,比较富裕,能够养活一个流亡政府,而且,自从安禄山起兵打出清君侧的旗号,杨国忠就派人在剑南增修城池,储备物资,打算实在不行的话就跑到这儿来避难。没想到现在不仅自己需要逃命,连皇帝也需要逃命了,那自己之前的储备就更有先见之明了

杨国忠这个逃跑方案提出来,群臣是什么反应啊除了韩知秋,大部分官员都唯唯诺诺,什么也说不出来。可是,就在这时候,有个低级官员说话了。他说:“请即日招募城中敢死之士及朝官各率家僮子弟出军防遏。”说话的是谁呢监察御史,同时也是著名的边塞诗人高适。大敌当前,高适以一介书生,慨然提出全体动员,誓死守城,真是给天下读书人增色

逃跑还是守城,两种方案摆在唐玄宗前面了,唐玄宗会选择哪一个呀要知道,守城可是需要巨大的勇气的,换到三四十年前,也许唐玄宗还有这个劲头,但是这时已经是天宝十五载了,唐玄宗的精神也早已经颓唐下来,不是当年那个拼命三郎了。

在家上亲信杨国忠的建议,所以,基本没用做什么思想斗争,李隆基就打定主意了,叛军兵锋太盛,死守很可能是死路一条,暂且先避一避风头也好啊

怎么跑呢为了保证安全,李隆基又听取了高力士的建议,先释放了一个烟雾弹,声称要御驾亲征,把宫廷的钥匙也都交给宦官边令诚保管,好像皇帝真的要出征迎敌一样。但是,就在做完这场秀之后,当天早朝一散,唐玄宗就悄悄地从日常生活的兴庆宫转移到了长安城北边的禁苑里。

到了禁苑,可就是禁军驻扎的地盘了。晚上,李隆基命令龙武大将军陈玄礼重赏禁军,挑选了九百匹战马待命。第二天,也就是天宝月十一日凌晨,蒙蒙细雨之中,唐玄宗带着杨贵妃姐妹,住在宫里的皇子、公主、妃嫔和皇孙,还有宰相杨国忠、韦见素、御史大夫魏方进和他们的家属,以及高力士等等几个亲信宦官,在几万禁军的护卫之下,脚底抹油,顺着禁苑的西门,溜了

听到这结果,刘得道恍然大悟,大骂李隆基这次逃跑可是太不地道了。除了刚才提到的那些人,剩下的谁都没告诉。甚至连住在宫外的皇子、公主和妃嫔也都抛弃了,更不要说一般大臣了。

此时,全城的百姓们或许有人已经知道潼关失守了,但是还不知道皇帝已经弃他们而逃走了。刘得道大骂李隆基几声懦夫之后,告别了韩知秋,随即赶回了丐帮总舵,急忙召集丐帮几个头头们出来商议。同时,他派孔胜带一些人去永寿公主府把李雨寻接到丐帮来,做好逃离长安的准备。李隆基逃得匆忙,李雨寻不住在皇宫内,估计她是被李隆基遗漏了。

大伙一听皇帝逃跑后,立即慌了神。就连一向沉稳的种沈,韩空等人都变得面如死灰,其他人更是乱成一锅粥,纷纷叫嚷起来。他们也知道皇帝逃跑后所遭遇的后果

这时候,大伙才想起早在几个月前,帮主早有先见之名,预料到叛军一定能杀进京城来,做好逃跑的计划。不过此时也没时间敬仰拍帮主的马屁了,大伙发泄心中才不快,立即转问刘得道怎么办,这次无论如何也要听帮主的了。

“都不要吵”刘得道一声大吼,俯视众人,拍着桌子大叫道:“早在几个月前,如果我们计划迁移的话,丐帮一定能原封不动的迁移到蜀地,现在呢,我们还可以安全逃走,但是我们的丐帮基业会将毁于一旦,长安也将被叛军攻破,全国也将发生大动乱,我们会像丧家之犬,东躲,最后人心涣散,各奔前程,丐帮也就完了”

听了帮主的咆哮,大伙都惭愧的低下头,沉默不语。帮主说的很对,丐帮现在还是可以逃走,可以携带大量的金钱逃走,但是全国都遭到了战火的波及,生灵涂碳,到时后,这金钱还能吃吗

早知道就该听帮主的建议,迁移蜀地避祸

寂静,宽大的会议室中,只听到十几名大汉粗里粗气的喘息声。

韩空弱弱的问了一句:“帮主,您说,现在我们该怎么办”

怎么办刘得道也沉默了。他又不是神仙,此时此刻还能怎么办说什么都没用了,连皇帝都跑了,咱们还不跑等什么,等死他召集大家来开这个会议原本就是一个散伙的仪式,然后就携带几个老婆孩子,带几个忠心的部下潜隐山林隐居,了余生罢了。

丐帮毕竟自己努力了几年才发展起来的,要说散伙也觉得惋惜了。

就在大家沉默的时候,一个粗重的吼声想起来:“帮主,既然逃不了那咱们就不要不逃了,老皇帝不要长安了,咱们丐帮要,叛军来了咱们丐帮挡回去就是,大家都混饭吃的,怕个鸟啊”

这个吼声刚落,立即遭到大伙的鄙视。这天不怕地不怕的家伙除了叶无迪还有谁说的到是激情四射,不过他说的太扯蛋了,不是怕个鸟,而是丐帮算个鸟,强大的叛军说挡就能挡回去吗

“怎么,老子说错了吗”见大家对自己一片鄙视,叶无迪不满吼叫:“你们要是逃跑了就是懦夫,咱们丐帮什么时候怕过谁啊。叛军十几万大军是吧,咱丐帮也有十几万兄弟,大家都是人,凭什么我们要怕他们”

正当大伙对叶无迪的话嘁之以鼻的时候,一直沉默的种沈突然站了起来,转对刘得道说道:“帮主,我觉得叶堂主的话很有道理。我们一旦逃走了,丐帮也就跨了。还不如都留下来死守长安,其实守住长安并不需要大多兵力就可完全守住,因为这里城墙城墙坚固,高耸宽旷,存粮充足。易守难攻,在加上帮主研制的战车,抵挡叛军绝非没有可能。只要守住长安,我们丐帮的基业也就首住了。”

种沈的话一出,大伙豁然开朗了若真能守住长安,丐帮就是割据一方诸侯,到时侯安禄山已经把全国上下搅乱,李隆基生死不明,这就是天下大势的趋向,能者而起的时候。

刘得道看了看种沈那对憧憬的目光,寻思道:种沈分析的很有道理,之前他满脑子想到皇帝是逃跑了,军民一定涣散,溃不成军肯定守不住长安。完全没有想到丐帮也能守住京城的想法。

丐帮不同与京师里的军民,只要自己振臂高呼,相信没人会退缩的。丐帮本身已经有一定的力量,也很团结,再加上愿意留守的唐军,以及自己研究的战车,虽然还没研制成功,只要将长安守住一个月,那超级战车一定能研制出来,到时候就是叛军痛苦的时候

想到此,刘得道终于下定了决心,坚定的叫道:“好,我们死守长安,大家愿不愿意跟我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