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分节阅读 156(1 / 2)

言。”想到这几句话,我猛然再坐起身来,马家世代公侯,马超怎会拜托我让他兄弟“非要为官为将,得于田舍翁足矣”,莫非真是有不妥之处

时间缓缓而过,我也不住的咀嚼马超的这几句话,越发觉得马岱可疑,只望桓易能追回他,不要枉杀好人。好在马岱并没有离开多久,桓易终于还是将他追赶回来。进门之后,马岱一脸的疑惑,问道:“将军又将末将唤回,莫非还有事情吩咐”

虽然不能再听信他的一面之词,但并不是就说他一定有问题,我只好淡笑道:“吾仔细想来,陛下不日便要移驾回成都,将军在此别有重任。萧贲之事,吾已另派人前往。”马岱急忙道:“此人害末将兄长,必欲亲手杀之,望将军成全。”

我点了点头,道:“将军心意,我也十分了解,会命人将萧贲押送成都,亲到孟起墓前祭奠。现下就请将军安心在白帝城中住下,改日再托付重任。”不等他再开口说话,又接着道:“吾剑伤未复,不能久坐,将军且先下去休息,一应事宜可与桓将军商议。”听我下了逐客令,马岱只好无奈退下。桓易便上前问道:“此人究竟如何处置”

一切都只是猜测,并没有任何确凿的证据,我道:“暂时就让他在白帝城中,多使人监视其行止,立刻派人去荆州调萧贲过来。就说夫人思念统儿甚切,让他与安国护送傅俭,关统等人前来白帝,以免生疑。”桓易领命退下,此事就算暂告一段落,可在我心中仍十分伤感。萧贲跟我也有些时日,正如桓易所言,怎么也不像是卖主之人;而马岱又是马超族弟,任他们两人中谁对马超不利,在我来说都不愿意接受。

蜀汉帝国从最开始的关羽,法正,孔明和我四个实力派系,经过多年争夺,终于以关,法二人横死,孔明出逃的结局告终。对我来说,这就是最好的,最满意的结果,但权势越重,就越是高处不胜寒,不敢再有丝毫大意疏忽,很小的一个错误,就能导致自己或者下属,亲友的性命不保。

虽然已经确定孔明已经潜逃,且也广发缉捕文书,但白帝城禁仍然未解,而我,桓易,严鹏也更没有丝毫松懈下来。城中虽然看似十分的平静,却是在酝酿着另外一件更为重大的事情。我虽然没有接受严鹏的意见,与孔明合作,共治蜀汉,但并不影响我和他之间的默契。严鹏需要的也并不是孔明,而是一个强大的政权,一支精锐的军队,目的只有一个,铲除江东孙氏。我曾问过他与孙家的仇怨,严鹏却都顾左右而言他,不肯明言。不过从他的姓氏,我也能猜出一,二。当年孙策借兵平定江东,曾有豪强严伯虎兄弟举兵抵抗,兵败身死,大约便与严鹏有些关联。

我的伤势在严鹏妙手之下,也渐渐好转,基本可以自己下榻行走。当日治酒庆贺,只召严鹏,桓易二人前来。严鹏虽然不谱军略武艺,但长于算计,对我此事心意也甚为了解,几巡酒后,乃密谓道:“将军今日召某二人前来,心中莫非也下有决断”

我淡淡一笑,并显露声色,问道:“两位意下如何”桓易看了我一眼,答道:“事已至此,并无路可退。”严鹏也道:“事宜早不宜迟,迟恐再变。”

既然都是如此说话,我也点了点头,便将心中所想,缓缓说出。夺取蜀汉权柄之后,自然要准备入主成都,而成都的那大群腐儒与我是友是敌,还不能分清。刘备毕竟是开国之君,威信仍在,振臂一呼,必然还是响者云集,虽然这些人没有兵权在手,但我总不能将整个朝廷官员都全部换成新血所以为了安全起见,入主成都的时候,带回去的最好不是刘备本人,而是一口棺材。

第十一卷 第一百五十二章

魏延,吴懿都是统军多年的老将,整编降军对他二人来说并不算麻烦事,旬日就成,齐来白帝城复命。这两人身份都不低,我自然又要设宴款待,将城中大小将佐全都聚到将军府中为他二人接风。

肥猪全羊,酒香四溢,人人都开怀畅饮。酒至半酣,突然有家将跑入,言宫中有人来访。我急命人请入,正是刘备身边近侍黄皓,脸上却十分焦虑,眼角泪迹犹存。看他这般模样,座中诸将无不禁声屏气,暂时放下杯箸,都感惊异。

我也故作慌张,急问道:“公公何以这般模样莫非宫中生有变故”黄皓哭拜在地,嘶声道:“陛下适才散步之时,突然昏厥,不省人事,请将军火速进宫主持。”

“升平。”我急忙转头对严鹏,道:“汝可速随黄公公入宫察看陛下病情,我与诸位将军随后便至。”严鹏起身团团抱拳,就随着黄皓一起出门而去,远远还能听到黄皓那尖细难听的哭声。

两人离开之后,堂上诸将各自私语,乱成一片。我将手缓举,道:“诸公且勿慌乱,陛下久病在身,偶尔晕厥也是时常之事,请随我入宫探视。”又转命桓易道:“此事暂不可外泄,以免有人乘机作乱,将军带兵严守四门,再加拨三千甲士护卫宫廷。”

桓易也匆匆下去,众将又一起眼看向我,其实对魏延,张嶷等人来说,刘备死不死并不重要,所以显得最是平静;孔明手下一班降将李恢等,确实有些慌张,如果改朝换代,谁可以保障他们的安全而吴懿,吴班都虽然归附于我,却不算心腹,他们又算是刘备外戚,对刘备生死自然更加上心,也怕波及自身。众人脸色不一,我却坦然自若,走上吴懿面前,道:“将军乃是国戚,当入宫中主持大局。”

“不敢,不敢。”吴懿慌忙谦逊,道:“末将才微德浅,怎能担此大任将军乃三军主帅,陛下向来倚重,万万不可推辞。”我又推让一番,乃道:“吾虽是主将,却不及将军身份亲贵。一切事宜皆宜将军主持,望将军不辞劳苦。”又一揖到地。吴懿无奈,只好点头应允,仍不住道:“万事还要将军提点才是。”于是众将一起出府前来刘备行宫。

及至宫前,桓易早已经等候在旁,左右守卫也比之平常多出不少,衣甲鲜明,兵器闪烁生辉。众人似乎也都觉察出气氛不同往日,吴懿兄弟脸上愈加惶恐,额头汗珠不断渗出,滴落胸前。我开口询问宫内情况,桓易答道:“严大人已经在为陛下诊治,现在还不得消息。”

我又转向吴懿道:“将军请先入内探视。”吴懿又急忙摇头道:“还是将军请。”我答道:“吾等都是外臣,于礼不便,还是将军适合。”吴懿看我脸色,知道仍旧不能推辞,只好道:“诸位将军稍待。”便其弟一同入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