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现过可比三皇、汉武的大治。前驱阿拉伯帝国,后逐天竺,为国家开拓了无数的疆土,使天下百姓都能承平太平,安居乐业,四海万国如慕之宾齐聚京师。却也积恶早成了这石破天惊,危及神器祸至子孙家族的大乱,无数百姓因此流利失所,妻离自散,家破人亡。”
李宁语气一顿,神情专著地抬起头,轻柔地伸出右手,轻理了一下额前的秀发接着道:“为了弥补皇爷爷的一些过错,我的父皇真的很努力。为了还天下一个朗朗的乾坤,父皇放弃了很多东西,没有历代皇室至尊的享受。”
“后宫之内,除母后外就几个妃子,一日三餐都非常的简朴,甚至不如一般的富贵之家。从父皇登基以来,每晚处理朝政到达旦,却每天五更起床,从来没有耽搁过早朝,生诞四十,却已经满头的华发,如耄耄之老。”李宁的语气非常的平静,平静的听不出一丝忧伤,然而赵飞龙却从她平淡语气下,听出了她内心刻意掩饰的伤感。
不可否认,肃宗是一个勤奋努力见称的君王,一生都以平复战乱,重整山河,复大唐贞观之治,开元盛世为己任。但是年轻太子时的经历,使他性子却太过懦弱,而且做事情欠谋略易急噪,能力又非常的一般。
他能坐上大宝之位,性格刚毅极有主见的张皇后,至少有一大半的功劳,这也使得张皇后野心膨胀,一心要做第二个武则天,加之他宠幸内宦,这一切已经注定了他一生都在做无用功。
心中暗叹了一口气,赵飞龙道:“那以秀宁之见,大唐平复叛乱还需要多少时间耗费多少钱财尚需要多少百姓将士,为这场毫无意义的内斗付出生命”
李宁闻言怒视着赵飞龙,愤愤不平地道:“若非飞龙你从西域攻我大唐,从暗中支持朔方叛军仆固怀恩,我大唐不出两年必能定安庆绪这乱臣贼子。”
赵飞龙见李宁掩耳盗铃故做愤恨的样子,摇摇头,锐目中精光湛湛地望着李宁,怜悯地摇摇头道:“大唐其实在去年洛阳之战时,就应该有机会平定安禄山的叛乱,肃宗陛下虽然英明,却也太过心急。正因为想快速终结乱世,再造一个太平盛世,前后诛杀了数位功勋卓著的大臣,且惧大臣功高盖主,更在关键战局派一个无能的太监牵制郭子仪,寒了天下无数仁人至士的心,也使本不成气候的南燕有机会坐大,一发不可收拾。”
“肃宗陛下的勤恳,并不是一件好事情,做为一个君王,他根本不必凡事恭身亲为,而应该发挥出手下大臣的聪明才智特长,在他的手下,大臣都有一种压抑,加上后宫与宦官乱政,大臣对朝廷多已经离心离德,这一点秀宁应该比飞龙清楚。”
“文人武将,为国建业立功,却无功可显,无业可露,全部被肃宗陛下一人独揽,只做好集权,而不懂放权,便是平定不成气候的大燕,大唐也是祸乱不断。”
“就以目前来说,秀宁也非常清楚阿拉伯帝国东侵在即,而且做的明目张胆,显然看出了我东方萧墙,根本就惧怕大唐,现在我柔然就是举族降于大唐,秀宁你认真告诉我,肃宗陛下,会否给我全权对付阿拉伯帝国,为帝国开疆拓土的大权”
李宁小嘴几张,却在赵飞龙严肃真诚的目光下,终于没有张开,痛苦地摇摇头。大唐的诸多弊政同样没有人比李宁更清楚,现在自己的父皇牢记重外轻内才造成了叛乱,所以根本就不会在自己手中再成就一个边防重臣。高仙之、封常清轻易获罪,怪就只能怪他们是边防重臣。而且上次为争取飘渺圣地与赵飞龙交锋以后,赵飞龙所提到的那些问题,李宁仔细地考虑过,最后不得不承认,赵飞龙的那些指责都是非常中肯的。
赵飞龙如一把锐利的宝剑,剑气纵横地,充满霸道地道:“现在的大唐恐怕已经无兵可用来阻挡,阿拉伯帝国与拜占庭帝国的东进了。若让这只贪婪的沙漠之狼进来,我们面对的不禁将是亡国之祸,还有灭种之危。”
看书要投票啊只要推荐票一人至少要留下一章
第三章西北攻略 第二百节 家国天下下
更新时间:200687 1:44:00 本章字数:4598
赵飞龙如一把锐利的宝剑,剑气纵横地,充满霸道地道:“现在的大唐恐怕已经无兵可用来阻挡,阿拉伯帝国与拜占庭帝国的东进了。若让这只贪婪的沙漠之狼进来,我们面对的不禁将是亡国之祸,还有灭种之危。”
“作为一个炎黄子孙,大唐帝国的臣属,我绝对不会让这样的事情,若有两年的缓冲,即使没有大唐雄厚的基础,阿拉伯帝国也不放在我的眼里。而仅以现在柔然之力,与阿拉伯帝国作战,如螳螂挡车,跟本就是不自量力。”
“大唐我是肯定要进攻的,理由在上次船舱中已经说的十分的明白,不破不立,积重难返,此时治理大唐根本没有新建一个国家快。”
“秀宁你好好的考虑一下,选择从了我赵飞龙,最多只是你们李家不再为尊,还可以参政掌政,选择面对阿拉伯帝国,第一个灰飞魄散的大家族恐怕就是你李家。”
李宁浑身一震不可置信地望着赵飞龙,赵飞龙点点头肯定地道:“我要做秦皇那样的人,不但建立千秋霸业,而且建立新的国家制度。总之你要相信我,在未来我建立的国度里,最起码要实现男女平等,帝国职务,不论出身贫贱,不论各行各业,惟有有才之人任之。”
“自古中国弱不在国家无人才,而在与专制过甚。中华之大国土江山几越万里,国内各族习性千差万别,的确需要专制才能制衡天下,但是这个专制却要有一个度。天下大政不能由皇帝一人说了算,更不能让皇帝集生杀大权与一身,万事的评定要建立一套完整的制度,那便是法制。”
“从上至下,包括皇帝到要遵从的法制,将法制与德治融合起来,用法律约束天下,用道德感化百姓。一个人才力终究有限,作为一个国家决策大事,若能建立一个集思广益的制度,错误便能减少。”
“如将秀宁这样的人才,全部召集到朝廷,赐予议政免责的权利,对帝国各项事务与帝王共同决策。将来的我所建的帝国就应该内修文治,外备武略,建立一个千秋万代,属于所有中华民族,自由开放的中华帝国。”赵飞龙豁然从巨石上站起,全身勃发出磅礴霸道的气势,挥遒江山,神情激昂地道。
赵飞龙这套治国理念,还是首次向外人倾吐,而且赵飞龙并不准备,生搬照抄西方的三权分立、什么民主、自由、博爱的思想。中国有中国自己的特点,有中华民族凝聚数千年的独特思维,不是中国不需要民主自由,而是人类民族特性的不同,所要求的自由也不尽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