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关外的一片不毛之地又算得了什么呢”
除了韦小宝与索非亚长公主之间有良好关系之外李富贵是在想不出中俄历史上还有什么友好交往,“普先生有些太瞧不起我李富贵的吧,我和北京的那位瞎眼皇帝可是不一样,李某的眼里从来不揉沙子,贵国与我国历史上的确有些交往,不过还是干戈多于玉帛,至于贵国与英法更是连年征战,公使先生是不是以为长了一头金发外带一个大鼻子你们就都是一家的了”
普提雅廷对于李富贵能够准确的把握国际形势还是有一些心理准备的,他当然从没有指望过李富贵能像其他的满清官员那样对海外两眼一抹黑,对于李富贵的反驳他也有过一些准备,“我的国家的确最近与英法有过一些不愉快,不过那已经都是过去的事情了,而且本来也没什么大不了的,李将军想必知道欧洲大陆上一直都是这样打打闹闹的,现在误会解除了,一切都云开雾散了。”
“死了几十万人只是算打打闹闹,你们俄国人真是大手笔,佩服佩服。”
普提雅廷对李富贵话中的讽刺意味毫不在意,“好吧,就算如李大人所说,我们与英法的确算不上好朋友,但是在对待远东的问题上我们的立场还是一致的。俄国与大清以往的关系也不算友好,所以如果我们俄国与英法一起出兵,那会怎么样呢李大人熟知国际形势,不会不知道俄国是一个陆军强国吧”欺骗既然不起作用那不妨试一试威吓。
“那又有什么”李富贵对于普提雅廷的恐吓完全无视,“打下来那就是你们的战利品,愿赌服输我自然没什么话好说,就像这次要是英法联军真的把这片花花江山给打下来的话,让维多利亚来坐这个龙廷我也没意见,不过要是像公使这样上嘴唇一碰下嘴唇就割去一百多万平方公里,我可是不服。”
普提雅廷对李富贵的逻辑有些莫名其妙,这个逻辑应当是那种不计胜负、只求战斗的军队狂人才会拥有的,可是据他的情报李富贵是个彻头彻尾的商人。“贵国的政府已经答应了,李将军有能怎么办呢”
“答应了又怎么样我国的政府经常说话不算话。”
看着李富贵普提雅廷觉得这次会见实在太过荒唐,在他的外交生涯中还从来没见过这样的对手。“外交协议怎么能说话不算”
“只是奕山签了约而已,如果皇帝要是不愿意他会把奕山的头送给你们来抵消这个合约。”
普提雅廷忽然发现自己的这个对手并不是认真的在和自己谈判,他只是满嘴的胡说八道以图迷惑自己,人们都说李富贵的脑筋不太正常,但是却从没有人占到他的便宜,遇到这种情况普提雅廷总是倾向于认为这个人在装神弄鬼,“说到底还是要给他好处,这个吸血鬼,什么事情他都要占些便宜。”
就在普提雅廷打算把谈判实质化的时候他突然意识到一个问题,这个李富贵想通过这件事捞取好处应当是没有问题的,但是他本人对这件事的看法究竟是怎么样的呢刚才他表现出来的气愤应当是假象,可是他真地像那些卖国贼一样对于国土的割让毫无感觉吗
普提雅廷对李富贵的能力评价颇高,如果这个人真的如其他人所说将成为中国的统治者的话,那他对俄国会采取一种什么样的态度呢俄国人与英法对中国抱有不同的目的,英法就目前来说只是希望打开中国的市场,他们只要一想到所有的中国人的下摆长上一寸就会兴奋得睡不着觉,所以他们很少会认为李富贵手中的武力是一个威胁,同样一个开化的中国在他们看来并没有什么不好,因为那意味着他们可以出口更多的钢铁等现代化材料。可是俄国的目的中商业只是一个次要的目的,他们对吞并中国的领土更感兴趣,东北、蒙古、新疆都让他们垂涎,所以普提雅廷是西方人中第一个意识到李富贵有可能会反过来威胁到他们的人。
这样就让普提雅廷感到十分的矛盾,他即希望得到李富贵的支持,同时也害怕养虎为患。如果李富贵继续这样发展下去的话他的军力很有可能给列强在中国的行动带来麻烦,英法或许问题还不大,李富贵完全明白通商的好处,可是俄国就不一样了。
实际上李富贵这个时候正在计划着将来如何把俄国人从远东驱逐出去,李富贵打算打一场持久战和破袭战,“组建一支骑兵对俄国人在西伯利亚的交通线进行大范围的骚扰,那么他们在远东的军队就彻底完了,不过要防止他们在新疆反攻,这场战争胜利的关键是满、蒙、维这些少数民族,民族问题是关键啊。”
普提雅廷思前想后决定不在这里对李富贵妥协,在他看来李富贵虽然有可能把爱辉条约搅黄了,但是向那个昏庸糊涂的清政府榨取好处应当比从李富贵这里要容易,而且不会有什么后遗症,对李富贵的关系可以先冷一冷,毕竟这个时候俄国与他并没有交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