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t
ot虽是一招险棋,不过现在看来的确没有什么别的好办法,李富贵在战场上实在太厉害了,又有洋人撑腰,也只有以汉制汉了。这么说叶名琛也不要去撤换他了,他毕竟在广东经营多年,算是一个地头蛇,也能和李富贵这个强龙周旋一番。ot
李鸿章被调任广东巡抚的传闻让李富贵很吃了一惊,“奕欣什么时候有这样的魄力了我好像记得他是一个挺优柔寡断的家伙,这一下南方倒是出现变局了。”本来李富贵已经做好南下接收广州的准备了,没想到事情突然变成这个样子。
“李鸿章去广州,有意思,那我是不是把台湾就收过来呢”李鸿章开发台湾的班底恐怕有一大半是从李富贵这里过去的,李富贵对于这些人的归属也一直是模拟两可,如果李鸿章真的兴高采烈的到广东去的话李富贵想要控制住台湾并不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
当他收到这个报告的时候正在处理与郭嵩焘一起出洋的人选问题,李富贵在英法美都派有常驻人员,这些人很自然的就升任大清国驻当地的公使,剩下三个国家李富贵打算派郭嵩焘到普鲁士去,李富贵与普鲁士虽然还没有官方的往来,不过与他们民间的一些商人倒是一直保持着友好的关系。受李富贵的影响他手下的大部分人都把普鲁士与德国画上了等号,至于其他的诸侯甚至包括当时德意志的老大奥地利则都不被承认,这让那些普鲁士人受宠若惊,在这个时代大多数普鲁士人还没有理所当然地把自己视为德国的正溯。
在李富贵看来普鲁士对于未来的中国有着很多可借鉴的地方,所以他并不放心让郭嵩焘一个人去,副使的人选让他颇动了一番脑筋,实际上这次出国连仆役都要求具有一定的文化水平,起码必须是那些培训学校毕业的,毕竟这是一次难得的开阔眼界的机会。当然这就使得大使馆的经费一超再超,北京已经很有些不满了,外交永远是一件很花钱的事业。驻俄国的使节同样让李富贵感到担心,驻俄国的使节由奕欣指派,他竟然派了自己的一个心腹做到了这个火山口上坐着,这说明奕欣对俄国相当重视。前几天北京终于和俄国签订了条约,大体上与英法美差不多,北方的土地最后敲定由两国共管,李富贵的争取算是没有白费,不过就目前的情况看共管与割让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让李富贵感到奇怪的是俄国人在和他谈判的时候一步都不肯退让,为什么奕欣出马反而能挣回来一些呢难道这个鬼子六真的有谈判的才能不管怎么说与俄国签订的条约还能让李富贵满意,可是他的心里却总有那么点不踏实。
“俄国熊们似乎很喜欢奕欣啊,这让人有些想不通啊,另外为什么这些满人也总是对俄国抱有好感”李富贵虽然对当年李鸿章借助俄国牵制日本的错误一直耿耿于怀,不过他还是能够理解李鸿章为什么这样做,毕竟俄国与日本在东北的问题上有着很明显的对立,可是从咸丰开始北京与俄国开创的这段中俄友好关系就让他有些想不通了,难道真的双方都还在怀念韦爵爷的香火之情。
“这帮家伙想自讨苦吃原和我没什么关系,可是如果需要我来收拾烂摊子就是另一回事了。”李富贵决定自费派出一批人员以商人的身份进入俄国来收集情报,在情报工作上的投入可是一笔不能节省的费用。
郭嵩焘去见李富贵之前现在两江游历了一番,这让他大开眼界,如果不是行程紧迫他真的想这样一直看下去,在他看来两江想在很明显的被划分成了几个区域:皖北和沿江地区的工矿业极其发达,这一点甚至不用到矿山就能看出来,郭嵩焘走在寿州的大街上只要是看到有头有脸的八成就是个矿主,这些家伙的奢华让郭嵩焘感到有些吃惊,毕竟这里大力发展煤矿不过只有几年的时间,作为新兴城市的淮北甚至在繁华地段的街头点起了煤气灯,那耀眼的光芒让郭嵩焘觉得震惊之余也为这样的奢侈感到不安。同时这些矿主们一个个都乘坐着做工精良的马车,据说这些马车的主要部件都是原装进口的,拉着马车的那些高大、漂亮的骏马也让郭嵩焘感到不可思议,要知道在北京就算是王府的马车也不可能配备这样好的马。郭嵩焘不知道李富贵为了加快各种战马的良种化进程不仅仅自己引进各种优良马种进行繁殖,同时一直十分鼓励民间向海外购买马匹,现在澳洲已经成为两江稳定的马匹来源,一旦贸易被固定下来马匹的价格也就回归了理性。林雨长甚至派自己的亲信到澳大利亚为他挑选最好的坐骑,他的家里现在已经有十几匹优秀的战马了。
这些暴发户式的矿主让郭嵩焘觉得有些不舒服,相对来说皖中的庐州给郭嵩焘的印象就要好得多,这里的商贸没有其他地区发达,所以也就没有显出太重的市侩气,从人们的脸上还能看出属于农耕文明的纯朴,当然是在他们不动手打架的时候,如果一旦出现争斗人们的脸上立刻就会换上一幅狰狞的表情,这让郭嵩焘想到了他的家乡,湖南人也是这个样子的。
自李富贵控制这一带开始这里就是自治的典型,现在仍是如此,经过几年的博弈这一带的乡会不再是仅仅以最小的单位存在,在一些大家族的带领下往往多个乡会联合起来显示出更强大的力量,同时在这里乡会所拥有的力量已经不仅仅是富贵军的支持。皖中本来就民风彪悍,已经开展了几年的乡村运动会更是让大家身体强健,连郭嵩焘也能看出来这样的老百姓只要加以简单的训练就会是最出色的士兵,可是李富贵偏偏这两年基本上没有从这一带招过兵,他只是给这些人一些基础的民兵训练。而这些受过简单军事训练的民兵就是乡会手中一只非常好用的力量,到去年这一带的匪患已经基本上被清除,这在一块曾经作为战场反复拉锯的地方可是一个很了不起的成就。
二鬼子汉奸李富贵 第五十六章 出洋
李富贵与郭嵩焘的再一次见面气氛不是很融洽,郭嵩焘出于两方面的原因对李富贵的人品十分的不齿,首先这些年来湖南人为了镇压太平天国革命可以说是抛头颅、洒热血,有的时候甚至出现一个家族的壮年男丁全部战死的事情,所以当他看到李富贵对于剿灭太平军只是采取敷衍的手段他当然会觉得不可容忍,特别是李富贵还窃取了镇压太平天国的主要功劳就更让他无法接受。这是从私人感情上来说的,在公郭嵩焘深受咸丰赏识,他也一直以忠臣自居,李富贵这种拿着朝廷俸禄却不真心为朝廷办事的做法当然也让郭嵩焘感到愤怒,虽然他也承认两江的发展简直可以称为奇迹,但是这种奇迹的产生却是基于李富贵的一己之私,这使得这些成就失去了他们原来应有的光彩。
两人见面之后郭嵩焘虽然执足了下属之礼,但是言辞间却很不客气,经常语带讽刺,李富贵又怎么会听不出来。
“郭先生似乎对李某有些看法,若是兄弟有什么做得不到的地方还请先生当面指出来,李某是个粗人,有时候得罪了别人自己还不知道。”
“岂敢岂敢,李大人粗中有细,郭某佩服还来不及,又怎么敢对大人有什么看法。”郭嵩焘虽然嘴上否定,不过从他的语气里谁都能听出他讲得是一句反话。
“说起来先生与我有上下级的名分,不过在下对郭先生一向是十分看重的,听说先生除了一肚子的经世学问之外,一身铮骨也是当世无二,现在怎么也学着讲起这种违心之言来了。”
郭嵩焘冷笑两声,“也罢,早听说大人天杀之名,郭某一直没有见识过,今日我就来试一试大人的刀究竟有多快。”郭嵩焘为了一吐为快也算豁出去了。
“先生言重了,李某虽然有时候控制不住自己的脾气,但是也并不是一味的胡乱杀人,如果先生言之成理,李某感激还来不及又怎么会责怪先生呢”李富贵出言宽慰郭嵩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