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晓璐上下打量了一下那个公人,道:“是。不过他前些日子在路上遇上了强人,身子受了伤,这些天一直都在床上窝着,应该没出去做什么伤天害理之事吧你们是不是找错人了”
也许是由于那一次和赵婧发生的那点暧昧之事,李唐回来之后,并没有把事情的真相向两位美女讲清楚,而只是含糊地说,在路上遇上了劫匪,看不过去出手帮忙,才受了伤。二女自然不会觉得李唐会在这上面欺瞒上面,只是以为李唐因为面子受损,才不愿多提此事。她们自然也不会去多提。
那公人笑道:“小娘子误会了,小人并不是来抓捕谁的,小人是礼部的皂隶,是来恭喜李相公,顺便领他去礼部”
“恭喜”范晓璐压低声音道:“你们走错门了吧,应该去恭喜隔壁的吕相公才是。
原来,她们二人方才出去,一看外面敲敲打打的,并不是有谁家在办喜事,而是由于科考放榜,隔壁的吕颐浩高中头榜第二名,也就是榜眼。
二人见了自然是意兴索然,立即又回了屋。为了不刺激到李唐,她们不约而同第选择了沉默,对此事提也不提。这时候见这公人居然恭喜到这里来了,心下大急,生怕自己和胡清儿方才的努力白费了。
那皂隶惑然道:“这里住的,不是来自歙州的李唐李慕武相公吗”
范晓璐一听,喜从天降,连忙点头道:“是啊”
那皂隶笑道:“那就没错了,恭喜,恭喜,李相公高中本次春闱头等第三名”
啊三个名,那可不就是探花郎了吗李唐如今名声都臭到了这个地步,咱们还能中第三名
她激动地回过头去,向李唐道:“大郎,你听见了,你是今科的探花郎”
李唐也是颇为激动,他连忙一把掀开了被子,走了出来,想那皂隶道:“多谢”又回头向胡清儿唤了一声:“清儿”
胡清儿是这三个人中最清醒的。她并不像范晓璐那样出身在官宦之家,没有那么多的耳濡目染,所以对于科考的成绩并不十分在意。对于她来说,李唐折桂与否,和他们之间的感情并无关系。
不过。对于基本的人情酬酢,胡清儿还是知道一些的,她连忙包了十两银子交给李唐。
李唐又把银子交给那名皂隶,道:“多谢,多谢这点辛苦钱,请官人务必收下,以作茶资。”
那皂隶也不客气,顺手接过,报喜对于他们来说,着实是一个肥差,这种钱收起来心安理得。
“官人这便随小人去礼部吧琼林宴尽在眼前了”
电脑忽然坏了,本来这一章已经码得差不多了,又跑到网吧重新码。不管怎么样,若是有什么不满意之处,请海涵一下。不知道明天能不能修好,这老爷机真麻烦。
第149章琼林宴
大宋的赐进士宴又叫“开喜宴”,由于这个宴会设在琼林苑,所以俗称“琼林宴”。
李唐一大早便来到了琼林苑的门口,一看,还真是“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两百多名新科进士几乎都已经到齐了,自己这么早,还是远远地落在了后面。所有人都已经排好了列次,静静地站在那里。
进贤冠、锦袍、皂靴。这一身行头穿在李唐的身上,还真为他平添了几分英气。而这么多同样装束的人站在一起,更显威风。
由于大宋规矩是,除了以殿试头名,也就是状元郎,琼林宴并不按照殿试的名次,而是按照年龄的大小排序的,所以,排在前面的除了扮首那位状元郎以外,大多都是须发银白,满面沧桑。而状元郎则要站在所有进士的前面为进士班首。
李唐由于还不足二十岁,在这些进士之中排到了倒数第四个。他虽然很想看看那状元郎是谁,但却只有站在那里干等了。
不过,那个站在队伍最前列的押宴官,李唐却是一眼就认了出来,他正是李唐心中一直记挂着的许将。
许将这个老头子年级虽然已经很大了,但举止风雅,言笑从容,给人一种落落襟怀的好感,赵煦派他主持这样的场面活动,确实是再恰当没有了。
不多时,所有的进士便已经就位了。毕竟这皇帝的赐宴,乃是难得的荣耀,大家回家之后,是可以大大地吹嘘一番的,所以离着宴会开始还有颇长的时间,便已经赶到了。
两个宦官两名侍卫亲军,走了过来,前者是对这些进士进行逐一的登记,检查官引和喜报,后者则是搜查大家的身子,看看有没有携带什么危险的物事。
待得都检查完毕之后,忽见门内又走出一个宦官,尖声唱道:“有敕”
群人都在许将的带领下跪下来再拜。不过,这时候非是祝寿等大礼,是不会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的。大家只是默默地跪拜,然后站起来听旨。那宦官又叫一声:“入宴”大家立即又再拜。然后在许将的带领之下,走进了琼林苑。
打头的许将和状元郎刚刚走进门,里面开始奏起正安之乐,直到二百多人走走了进去,来到庭中的阙位站定,音乐才停了下来。
虽然明知道前面就是皇帝赵煦了,李唐受着四周众多的侍卫警惕的目光正在大家身上巡视,他也不敢抬头去看一看赵煦长什么样子。
这时候,就听一声:“就位”许将走出队列,向西而立。诸位进士都是预先在礼部习练过礼仪的,连忙都有序地找到了自己在酒席上的位置。不过,这时候却不能坐下,而是要老老实实地站着。
又有一名中使走了出来,喊道:“有敕”众进士再拜,然后中使喊道:“赐卿等开喜宴”众进士又再拜。
李唐心下暗暗叫苦,喊想当官的拿这么多俸禄也不容易啊,我可是一辈子磕头都没有今天一天的多。
接着,许将也再拜,口称“谢座”也来到了西班的第一个位置坐下。
这琼林宴和一般的宴会不一样,并没有大型的酒桌。整个大厅的中央的空着的,专门供人跪拜,众进士则是分东西两班就坐,每个人面前都有一个小小的几,上面摆着几样菜和一副碗筷、一个小酒樽。
这时候,宝兴贤能之乐响起,众进士便齐齐举起酒樽,对着远处上坐上的皇帝一举,然后便凑到嘴边喝下。等到旁边的宦官过来添酒完毕的时候,音乐就中止了。
然后,於乐辟雍之乐想起,大家又再次喝下一樽,等到宦官来添酒的时候,音乐又再次停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