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分节阅读 78(1 / 2)

步兵拥有大量的轻弩等远距离射击武器,近距离又有手雷等防御武器,倒是大战优势,甚至可以说是入城的两万余步兵拖死了近十倍的蒙古军才算恰当。

城内的喊杀声响起,拖拖带出来的精锐部队也开始动了,从慢到快,最后万马奔腾,直直的向留守的北伐军撞来。

现在蒙古人跟北伐军打起来,除了头疼还是头疼,蒙古人骑射冠绝天下,其最常用的战术就是大军冲到阵前,在一箭之地外,停止下马,然后取长弓,远距离抛射箭支,若是不追击的话,兜头而来的箭雨足以摧毁一支军队的防御意志,只要部队一乱,蒙古军立刻上马,抡起弯刀冲阵,百试不爽。

若是还击,派兵追击的话,曼古歹射法甚至拖死了西方的全身甲的重骑兵,蒙古人的骑术精深,甚至可以奔驰的马背上睡觉,至于在马背上回射射箭,简直就是小菜一碟,而且这种追击时候射来的箭支还要加上马匹本身的冲力,无形当中增加了箭支的射程还有速度等,更具威力。

可是面对北伐军的时候,这一切却都调转了过来,论射程,他们手上的长弓才勉强能与北伐军的轻弩拼个旗鼓相当,而且人家还有射程更远的重弩呢。

若是那种边撤边打的曼古歹射法,简直就是找死,他们手上的羚角小弓根本就射不过北伐军几乎人手一支的轻弩,反倒是被追杀。

若是追杀一支部队的话,人家射的不是箭,而是扔的手雷,轰轰的地上一阵乱爆,凭你骑术多么高绝,也要被炸得魂不守舍,去见长生天。

所以拖拖只能改变战术,用伤亡更大的冲阵方式,这本来是宋军骑兵的战法,现在拖拖不得不搬过来,想利用人海战术耗死北伐军的主力骑兵部队,只要耗死他们的主力部队,剩下的事情就好解决了,哪怕这五万精锐死光了也值了。

北伐军方面的青铜火炮分成三列,一字排开,再向两侧,是留守下来的五千重弩兵,此时已经躺倒,用兔子蹬鹰式蹬开了重弩,上好了箭支,只要身边的军哨响起,每弩八箭,十余万支长箭就会飞射出去。

青铜火炮也完成了预装的最大药量,负责发令的军官正拿着一个卢峻设计出来的长度计比比划划的进行测距,随时准备发令开炮。

炮兵方面尖利的发射哨声响了起来,绿色的旗子落下,红色的旗子被举了起来,那些早就做好了准备的炮兵们用硕大的打火机点了短短的药线,然后啪的一声合上打火机,捂着耳朵趴了下去。

轰轰轰一连串的轰响声,浓白的硝烟登时笼罩了本阵,弹丸也从光滑的炮膛里飞射而出,在空中划出滋滋的啸响声,落是直接凌空而爆,或是落地转上两圈,甚至直接就砸死几个再爆炸。

一炮完毕,那些炮兵们用最快的速度进行清膛,然后重新装药,再放上弹丸,插上短短的引线,再一次发射,而炮兵进行第二拔发射的时候,重弩兵的射击哨声也响了起来,箭雨在空中形成了一片浓浓的乌云,粗大的箭支自空中落下,连人带马一起钉死在地面上,登时,阵前一片血流成河。

炮兵射击两次,重弩兵射击两次,几乎是让冲阵的蒙古精锐成片成片的死人,火炮集中使用的威力一下子便显现了出来,威力非凡,几乎第一次的射击,都会在冲锋的蒙古军当中成形大片大片的空白地带,而重弩兵的射击,则是十分整齐的一大片死人死马。

正文 155 大战一场

距离不过五百米的,在重弩兵进行第三次射击的时候,两个主战骑兵师也开始了冲锋,冷兵器时代最为壮观,也是最为血腥的骑兵冲击战终于开始了。

北伐军的两个主战骑兵是经历过草原万里大纵深做战的部队,在这种血腥而又残酷的万里转战当中,骑兵部队已经形成了自己的军魂,为华夏文明的延续而战,为那些还处于野蛮控制之下,成为奴隶的汉人而战。

他们悍不畏死,他们勇于拼杀,北伐军的军队里,不会有投降派,只有战死派,这是北伐军刚刚形成的传统。

“杀”整齐的吼声,直冲云霄,除了留守的一万骑兵,三万骑兵齐刷刷的冲了上去,马蹄踏地,发出轰轰的巨响声,以团为单位的冲锋形成了一个个小型的楔阵,双方终于对撞到了一起。

马匹本来就已经达到了最高的冲刺速度,而且又是相向而驰,双方碰撞的速度几乎达到了百公里每小时的时速,想像一下,现代的高速公路上,汽车迎而撞的车祸现场就可以想像到骑兵的冲撞是什么模样了。

在这种速度下,根本就不必挥刀,只需要将刀子平平的斜起,借着冲撞之下,甚至可以轻易的将人拦腰劈成两半。

双方对撞到一起时候,前头的人员甚至直接会被撞得飞起十几米高来,破布娃娃似的甩出老远,有蒙古军,也有北伐军。

士兵成排成排的倒下,几乎是以千为单位的死亡速度在飞快的增长着,血雾甚至在头顶上形成卫血云一样的雾气,血流如何,血流飘杵。

沉闷的撞击声响成了一片,北伐军的主战骑兵的身上都装备轻薄的薄钢甲还有宽檐头盔,虽然这种薄钢甲难以挡住这种冲撞时的迎头一刀,但是却也比蒙古人身上的皮甲强得多了,仅仅在防护上北伐军就胜上一筹。

在武器上,北伐军骑兵的标准装备是56式骑兵刀,受到钢材质量的限制,骑兵刀不像后世骑兵刀那么窄,加宽加厚了,但是其性能还在,而且比起这个时代的弯刀来说,也更是轻便灵活,在武器上,又胜一筹,这一仗不用打就已经分出了胜负。

当北伐军的两个骑兵师发起反攻的时候,拖拖就知道自己这一方面肯定是败了,效果微乎其微,五万精锐大军出击,耗死对方最多不过数千骑兵而已,这仗怎么算都是亏的。

先是炮兵和重弩夺其声,慑其胆,尔后又是骑兵血腥的冲撞,五万精锐脱离撤回来的不过一万余而已。

无论刘基还是韩老根,都是经历过漠北万里转战的狠人,甚至向北一直打到贝加尔湖一带,经过残酷的战争煅练,同时也擅于把握战机,在这种情况下哪里还会放他们走,甚至连队伍都不整理,军衔制的优点一下子就显现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