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需像从前那样手动装箭了。
老式的弩箭射速慢,特别对于高速机动的骑兵来说,在这种高速的情况下,能射出一箭就不错了,但是现在却可以连射五箭,其威力成倍增加。
蒙古人中箭,如雨一般的掉落下马,可是主将受损,一时之间,混乱不堪,老狐带着一万各支部队组成的骑兵,围着这支四倍于已的敌人打,一连射了二十多波箭雨,杀伤至少一万余蒙古骑兵之后,坦乌拉才算是清醒过来,重新调配军队进行防御,然后缓缓撤离。
老狐早已经将五星城的指挥权暂交给参谋部来负责,他亲自带着部队尾随追杀,蒙古大军一部撤退,留下一路的尸体来不及处理,老狐跟着一路追杀,一直追出三百多里去,才在一个万人队的拼死断后之下,不得不退了回来,战果极其明显,十万大军,残部逃窜不过两万余,其余的不是死在五星城下就是死在了骑兵的追杀当中。
而北部方面军的伤亡最终也确定了下来,阵亡五千二百零四名,轻伤七千八百人,重伤的五百零四人,伤亡超过了两万,但是与他们的战绩相比,已经算是微不足道了,至少从来都没有哪支宋军在与蒙古人的战争当中取得过如此巨大的胜利,五星城,可是孤悬于外啊。
五星城的整个北部,已经被鲜血染后了,老狐要忙着善后,将这一次做战写一份最详细的报告,而且这报告还不是他想怎么写就怎么写的,必须要有参谋部队的至少七成以上的人员签字,而且还要有团级副职的签字才能走出五星城,发往长安总部。
这也是护一种对军队的约束手段,打仗的时候,为将者说了算,想怎么打就怎么样,下面的人必须要服从军令,但是战后报告可不是你为将者能胡吹的,你不能杀了一支百人小队就说灭了一支万人队。
而且在军功上报上,不是为将者说了算,而是连级以上的副职说了算,副职会统计各部的有功之士,然后整理成册上交给上一级副职,上一级副职必须要有五名以上进行联合复审,然后再上交,最后一直交到参谋部,将军不得观看,由参谋部直接将功册发往总部,再由总部进行表彰,士兵的奖惩与部队的战斗主官绝缘,没他们什么事,如此一来,也就彻底了断绝了武将造反的可能,再加上护严格的军令,并不会影响部队的战斗力。
仗打完了,但是善后的事情却是一大堆,特别是城下的尸体,必须要尽快的处理,由于五星城已经深入到了草原,没有那么多的燃料可烧,所以只能挖个大坑,将战死的蒙古人全部扔到坑里一埋便完事了,又一崭新的万人坑出现了。
而且那些蒙古人的弓箭弯刀之类的也是坑积如山,这些武器对于护来说,根本就没有任何的用处。
护已经用惯了质量更好的骑兵刀,反曲弯刀和大砍刀,对蒙古人的弯刀没什么兴趣,而且护的法准装备是可以连射五箭的轻弩,对弓箭这种技术水平要求高,但是效率差劲的武器同样更没有兴趣。
不过这些武器当中,倒是还有一些镶金带银嵌宝石的名贵品种,直接挑了出来送往长安,其余的武器直接就移交给了五星城的行政部门处理。
而这些武器对于各级行政部门来,也是好东西,他们不愿意要,可是草原上那些蒙古人愿意要啊,蒙古人在草原上生活恶劣,而且还要面对各种来自大自然的危险,豺狼成群,打猎也需要弓箭,最主要的是蒙古人自己不会造这些东西,别看蒙古人已经入主中原了,可是留在草原上的蒙古人,却连小小的箭头都无法自造。
用这些武器可以向草原上那些蒙古人换来大量的牛羊还有羊毛等原材料,一下子就缓解了五星城的财政压力,可以说这一仗仅仅是这些缴获就已经让他们补回了因为封城所导致的经济损失,甚至还有得赚,这一切还没有算这一仗之后,五星城在面对北方蒙古人的时候所产生的稳定有多么的重要。
阵亡者被就地火化,然后装入了精致的木盒当中,这同样是后勤的标准配备,在木盒之上,钉着阵亡者的士兵牌,他们的骨灰会被送回自治区,或送还给家属,或者直接安葬在专用的军人墓地当中,士兵牌则要悬挂于悼念堂中,自治区给予了士兵足够的尊重。
或许对于一些士兵来说,他们并不懂得什么华夏文明延续之类的大道理,但是至少他们亲眼看到了,他们打仗而死,却能够有一块安身之地,有人给他们供上一柱香火,甚至家人也会得到家置,他们不再是冰冷冷的数字,也不会陈尸荒野,这也是护士兵上下能够英勇做战的原因之一,有的时候军人的思想就是这么简单。
正文 192 矛盾
192矛盾
一场大战之后,无论是总部还是北方面军,都需要大量的处理善后事项,而且北方面军还要再次承担起对经过的西域回援部队的打击,不求全歼,只求打击对方士气,而且这士气不用打基本上就散得差不多了,一路追杀散落四周的蒙古兵将坦乌拉所率十万大军攻打五星城,前后不到五天的功夫,几乎折损怠尽的消息四下传了出去,让护的军声大振。
同时自治区内部的报纸也连篇报导了这次极具有政治意义的战事,一场大胜仗,着实将内部不同的声音全部压了下去,这个时候,那些支持大宋的人根本就没有办法发出自己的声音,你比仁礼,我们自治区也不差啊,我们也是承的宋礼啊,你要比文化,我们同样不差,要比正统,扯,长安还是千年古都呢,要比军事,大宋方面更是没法与自治区相比了,自治区的护从北伐军时代走来,哪一次不是伴着胜仗一路走来的。
对这种情况,大宋方面也没有任何的办法,只要孙阳牢牢的握住了兵权,大宋方面就不敢轻举妄动,毕竟护的强大战斗力不是摆着看的,而是真真正正打出来的。
孙阳这个脑后长反骨的家伙,被大宋方面的文官恨到了骨子里,可是却无任何的办法,除非采用军事手段,可是军火还要从自治区进呢,还怎么打。
孙阳忙了一阵关于北方面军战事的善后处理,一些高级勋章的发放也由自己签字决定,基本上就没自己什么事了,军事方面由总参谋部来负责协调,而且现在还是各守一摊,基本上没有太大的事情,除非是大规模的军事调动。
而文官系统上更没自己什么事了,行政上的事情完全由行政院来负责,而行政院最后向自己负责,只要孙阳一天手掌军队,就一天不用担心被架空,文官系统当中,再厉害的人物,没有军权也是白搭,最重要的是,林子善是一个十分出色的行政官员。
而在对文官系统上,孙阳的手上还掌握着另外两个部门,一个是监查署,另一个是律法院,都是与行政院平级的高级部门。
监查署不是锦衣卫,也不是厂卫,只是一个监查机构,只有监查权,没有逮捕权,没有审判权,部门之间,绝对不允许出现既当球员又当裁判的搞笑事。
监查署的责任就是监查官员,而且监查署的成员轮换得极为快速,几乎是一年换一次,虽然这样降低了效率,但是却也增加了被收买的成本,尽可能的保持着监查团的独立性。
现在孙阳已经收到了超过二百份的贪污报告,前面部分是贪污或是可能贪污的证据,后半部分是监查各地,对这名官员的能力的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