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分节阅读 83(1 / 2)

女儿李嫣在这些小辈中传播开来的,很多少年都觉得有点夸大其辞,现在看到了李佐国本人,结果觉得只是生的高大,但是儒雅的风度根本看不出是一员虎将,就像是一个文人士子,只有观察细致的人才在李佐国身上偶然露出的压迫感发觉李佐国隐藏的武人风采。

李佐国对每一个人都礼数十足,并不会因为身份官位有所区别,其风度令人心折,介绍完毕之后全部来宾坐定宴席就开始了,李俶此次请的还有国子监的一干学生,老师只来了两位,都是须发具白的老者,一位姓白一位姓钱,都是举人出身,在国子监已经教授学子二十年,都是德高望重,李俶请这两位学官老夫子上座以示尊敬。

酒过三巡,李佐国因为迟来被罚酒三杯,李佐国二话不说酒到杯干十分豪爽,进一步赢得了这些小辈的好感,酒宴上没有进行歌舞表演,因为此次是要进行文会,李俶在场的情况下就是要这些国子监的学子们表现。

其中姓白的学官站起身来高声宣布广平王李俶殿下在场,稷下学宫学子觐见。”坐在后排的三十几位学子就站到厅中对李俶跪拜见礼,这位白老就又说道今日进行诗会,你们可现场赋诗,题目为咏月,等会我和钱师一起评比,选优胜四首献于广平王,你们现在可以下去开始了,为两刻钟。”这个题目有点大了,咏月可以言志可以抒情,要作出好作品就是看各个学子所用字句是否精彩精致了。

各学子退下坐到宾客席之后,仆役送上笔墨,众人或冥思苦想或胸有成竹就开始作咏月诗。

此时陈文旭站起身来躬身对李俶说道广平王殿下,蜀中文士陈文旭请求和这些学子们一起作诗,愿献诗于广平王宴前。”

李俶一愣,陈文旭只怕还有后话,但文会也不禁止来宾作诗参与,就点头同意了。

陈文旭却不坐下,望向正在和左手边晁宗的李佐国说道文旭早就听闻诗仙李白的弟子李将军素有才名,今日明月当空,高朋满座,正是赋诗的好环境,不如李将军一起和文旭加入这些学子的诗会,在广平王面前表现一番,也让我见识一下李太白高徒的水准,也是一段佳话,一件雅事。”

李俶心里想到:这话儿来了,要给李佐国一个面子,且将决定的权力交给李佐国。

李俶就对李佐国说道李将军,你看这事如何啊”李俶打定主意不能得罪李佐国,只要李佐国露出难色就马上替李佐国拒绝了就是,反正陈文旭一介白丁,也不敢当场顶撞不是

李佐国将面前杯中酒一口喝完,笑着说道今日和诸位相聚,心中豪兴不浅,既然陈提出一起参加文会作诗,那么李佐国就恭敬不如从命了,就一起吧,但是陈为蜀中名士,可不能和学子一般只做一首诗,我俩干脆这样,每人做十首诗给广平王品评如何”

鲜于面面相觑,没听说过这个李佐国有文名在外啊这样胸有成竹陈文旭也愣住了,咏月诗每个文士都有作,有几首原来作的咏月诗,但是李佐国要求作十首出来给李俶品评,那么就不能随意作出来充数,即时作诗也不是不能,但是要作那么多首实在是为难了。

见陈文旭为难鲜于杰一想就说道广平王,如果李将军和陈都吟诗十首,那么学子表现的机会就没有了,不如两人都以咏月为题各赋诗两首,合共四首,与国子监学子挑选出来的精品四首合共八首与在座各位共赏,岂不为美”

李俶点头称善,李佐国见李俶没有异议也就同意了,陈文旭就开始拿笔在纸上开始写作,他将做过的比较满意的诗作都写在纸上,开始逐字斟酌,一定要出两首精彩的好诗来比过李佐国。

反观李佐国这边像是一点也不紧张,反而跟左右的来客说笑,同时酒到杯干,吃得意兴淋漓,在座的都很奇怪,李佐国一点也不紧张李佐国肚里暗暗好笑,的优秀的咏月的诗句没有一百首也有五十首,都是传世的名句佳作,可能会怕这个没有听过名字的蜀中才子

两刻钟一晃而过,众学子基本都写出了满意的作品,有的脸上露出懊恼之色,想必是对写的诗不满意,白姓和钱姓学官将所有的学子写诗的纸签全部集中,就开始一边看一边相互讨论起来,而陈文旭就停笔不写,以示也完了。

李俶他们还有一会,就跟坐得比较近的李佐国说起话来,李俶的年纪比李佐国稍大,但去两人都不像是十七八岁的少年,一个是从小接触皇室的勾心斗角,显得早熟,令体格则是穿越人士,带来了前世的年龄痕迹。

“佐国,你不写呢等会评比的时候为证”

“广平王,诗篇自在臣胸中,等下殿下就等待臣的表现吧。”

“哦,佐国可不必叫得这么正式,私底下叫我名字就可以了。”

“没有尊卑行君可以对臣随便但是臣可以对君礼呢广平王请恕臣不敢如此。”李佐国的恭谦令李俶大生好感,就举杯邀李佐国对饮。

这时鲜于踆了李将军不将诗写出来啊难道是做不出来”

鲜于踆这话令李俶皱起了眉头,在李俶在跟李佐国对饮的时候说这种话显然是很失礼的表现,鲜于踆居然没有注意到李俶的表情,接着刻薄的说道不过李将军是武将,诗词不行情有可原,写不出来是正常的。”

李俶不高兴的说道佐国写不写的出来还轮不到你来评说吧不少字本王觉得佐国是作得出好诗的,况且品评的事情是两位学官的事情,鲜于请稍安勿躁。”

鲜于踆被李俶一番话说得难受,就气鼓鼓的坐下了,李佐国这时放下酒杯说道那笔墨来,我就作两首诗和陈一起交给两位学官品评吧。”

笔墨送上后李佐国一挥而就,自有仆役将李佐国写的诗和陈文旭的一起送到两位学官处,两位学官就开始观看。

鲜于踆见李佐国想都没想就写了,以为李佐国没好作品,得意非凡,认为李佐国要出一个大丑,整个人都兴奋了起来,要等两位学官等会品评时专门嘲笑李佐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