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查面露喜色,虽然他明面上的身份是一个普通的白领,但实际上,他还兼有另一重手工艺品制作者的身份,而他制作的手工艺品正是狙击枪
这任务对他来说,简直不要太简单
想到接下来任务完成之后自己能得到的奖励,郑查面色顿时潮红了起来。
每个人身前的地面上都出现了一个凹槽,一个充满科幻气息的黑色箱子从凹槽里渐渐升了起来。
二话不说打开黑色箱子,马行空面色一肃,立刻翻出了说明书观看了起来。
别人如何想法他并不知道,但他却知道自己如果不赶快行动的话,绝对无法完成这次的任务。
为何
组装普通的狙击枪不难,但是这里可是科学侧幻想地啊
作为科技水平远远领先于人类现状的科学幻想地,随便拿出几样超时代的物品,简直不要太过轻松。
而这次要组装的狙击枪,马行空仅仅扫了一眼就可以肯定,那绝对不是现阶段人类科技能够制造出来的狙击枪
镂刻着“”的黑色箱子里密密麻麻地堆满了零件,就马行空目测,那箱子里边的零件至少有四百个
四百个零件是什么概念
直观点来说,传统的54手枪只有46个零件,而一般要去学习组装这样的枪械,至少需要花费两天的时间,天赋好点的,可能只需要半天。
但是这黑色箱子里的零件却有400多个
这样一来,难度不是简单地增加十倍,而是呈几何幅度地直接百倍提升
那两命军人和郑查同时脸色苍白起来,只有懂行的人才能明白这次的任务难度到底有多么恐怖。
相反的,其他六个人优哉游哉地一边聊天,一边看起说明书来。
马行空看东西很快、很准确,因此只花了三分钟的时间就将那两千多字的说明书一字不露地看了下来。
看完之后,强忍着撕掉它的冲动,马行空将意识全部凝结在了一起,认真地观察起了那一堆四百多个摆放毫无章法的零件。
不能怪他如此有想法,事实上,几乎每一个将说明书从头看到尾的人都有一种撕掉它的冲动。无它因为这洋洋洒洒的三千字说明书,全篇都在讲述这种狙击枪的威力、性能、射程、稳定性、长度、重量、可持续作战性、损坏之后的再利用、设计背景、设计理念、设计者、设计者的经历、曾经使用者的辉煌
把说明书丢到一边,马行空深吸了一口气,将那些零件一个个地印在脑海里,然后闭上眼睛开始回忆各种零件的外观,飞速地试图在意识里拼凑起来。
s:aex神马的只是随意加的型号啦,事实上,它跟虐杀原型里边的aex大爷无关,嗯我发誓
第七十二章 任务时间是可以拿来消费的
一个,两个五十个八十个。
马行空狠狠从头上扯下一把头发,有些抓狂的感觉。这型狙击枪的拼装根本就是一件非人的工作在没人指导的情况下,想要一点点试出正确的组装方式。那个难度恐怕比把一张纸对折十次还要难
二十四个小时内完成
嘭
看着重新散掉的零件,马行空一拳打在地面上,再次开始仔细观察零件。当他花费大半个小时将大部分零件的形态特征记忆下来之后,便尝试着在意识里一点点地拼装起来。
“这根本就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啊”马行空睁开了眼睛,露出一丝苦涩的表情。
能够在无声无息之中封印自己能力的存在,想要抹杀自己,绝对是轻松愉快加写意的。
“干”
抓起一把零件,马行空飞快而又笨拙地拼装起来。
这时候,剩余九人也多多少少明白了这次任务的难度,想起刚刚那个sy楚大校的倒霉孩子的下场,都不由得产生了一种不寒而栗的感觉。
郑查这个时候开始大开他的圣母光环了,站起身来对众人说到:“大家不要惊慌,我在末世来临之前曾经有过十年的枪械组装经验,如果有人愿意听的话,我很乐意和大家分享。”
除了那两名来自其他基地市的军人和马行空之外,其他人虽说没有说些什么,但都聚精会神的侧耳听了起来。
“时间不多,我就简练点说吧狙击枪组装原理不外乎以下几点”
马行空一边将组装的乱七八糟的零件拆卸开来,一边分出一丝注意力去听郑查的话。
虽然只听了不到两分钟,但马行空不得不承认,这家伙在狙击枪组装方面确实有一套,复杂至极的原理在他的口中被翻译成了简单直白,通俗易懂的话语,就这方面而论,他的实力堪比大多数军区里的狙击枪理论课教官。
“如果我是你们就不会听他讲,虽然他讲的很好,但对这次的任务来说却是在浪费时间。”虽然敬佩郑查的功力,但是为了这些人的小命,马行空不得不出言提醒一下。
“屁你这是嫉妒”
“不就是人家刚刚和你闹了点矛盾嘛心胸真狭窄”
总之,除了那两名军人露出若有所思的表情之外,剩下的几名普通人都开始声讨马行空。
嘴角露出一丝嘲讽,马行空自认没有什么圣母光环,既然他们不肯听取自己的忠告,那到时候就由不得人了。
就算郑查讲述的狙击枪原理再怎么通俗易懂,再怎么让人能在最短的掌握基础狙击枪的组装知识,但是要知道这次的狙击枪组装任务内容根本不是二十一世纪能够达到的水平那劳什子的型狙击枪,虽然马行空不太明白它的运转机制但也能看的出来,那里边所蕴含的科技含量远远超出现有的枪械科技的水平。
就算强行将现有狙击枪组装技术学会了,只要不是非人的天才,无法做到在短时间内将这些知识融会贯通并且推陈出新的话,到了真正组装狙击枪的时候,似懂非懂,一部分零件似乎半懂,但零一部分模糊不清,反倒对这次组装狙击枪的任务有着反作用。
就这一点来说,那个叫郑查的人不应该不明白啊
马行空深深地看了郑查一眼。
不知道因为什么原因,郑查躲开了马行空的直视。
自然,这一点没几个人注意到。
而且就算看到了,以这些随波逐流的人们的性格,也不会多怀疑些什么,在危急关头,他们大多愿意催眠自己追随看起来比较有力的人而不是依靠自己,这就跟溺水的人抓到一根稻草不愿放开或试图发掘潜能学会游泳是一个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