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分节阅读 304(1 / 2)

告在先、焚我城池在后、杀人盈野罪大恶极,光把他们赶走又如何能算完要赔钱来、赔命来、赔出那群幕后主使来他们不知何为法度,我们教给他;他们不知何为秩序,我们帮他建;他们还不知道何为公道你们和我就一起告诉他们,公道便是:你到我南理来、让我家人知道了你的威风霸道;我便去你高原上,让柴措答塔见识我的烈火猛兽”

“公道便是:你敢亮出来鬼爪子,我便让你看看我的满口獠牙。”

“公道便是:初一时你忘了十五,十五时我却记得初一”

“番子不肯割地赔来不妨事,我们自己便去打、去抢、去占,他如何对我,我们如何对他,这就是公道;番子不肯交出幕后主谋”宋阳哈哈大笑:“没关系,他们不是说南理杀了他的大活佛么我们没杀人,番狗诬陷且不肯认罪,那我们就去真的杀个人吧。大活佛死了,不是还有新转世的灵童么我们就去杀了这个转世的新活佛没杀人被硬诬罪名,不公道;背了杀人犯的名头,就去杀个人,这也是公道,番子不给我们、我们自己去向番子讨要公道吐蕃番狗、柴措答塔,缺的就是这种公道”

你诬我打了你又不肯给我洗脱罪名没事,那就不用你给我洗脱罪名了,我真打你一顿,来名副其实好了。

看上去很公道。

宋阳凶猛,如此偏佞之说,却真真正正扣合了大军将士们对吐蕃人的愤懑与仇恨,闻言在场众人都发出笑声,对恃强、无理冒犯家园的豺狼,本就该如此对待

无数人的笑声中,宋阳抬头看了看天色,正午时分艳阳高照,伸手指向头顶的金色太阳,声音铿锵:“再要告诉兄弟们两个好消息,一则:便在今日、便于此时,友邦回鹘挥师南下,讨伐不义吐蕃”

笑声戛然而止,场中猛地一惊,旋即轰的一声欢呼爆发,回鹘人终于出手了,那可是真正的大国,比着吐蕃只强不弱,这一下南理的单面抗战变成了对高原的南北夹击,大好消息如何能让人不振奋欢呼。

“另则,西疆大元帅镇西王已经安然返京,正在京中修养。”

这是个假消息,镇西王现在还在高原上喝酥油茶呢,不过在场众人如何能够分辨,听说英雄王驾无恙归来,大军士气更是高涨。宋阳的声音依旧响亮:“宋阳受朝廷旨意,率征西大军驱除番狗,收复苦水后西进高原,为南理无数百姓、为阵亡的无数将士,向番子讨一个公道”

去攻打吐蕃不是宋阳自己能说了算的,非得有朝廷的许可、有皇帝的圣旨不可,这件事着落在了郡主身上,就在昨天晚上,朝中圣旨传到,任初榕不负所托。

洪口关前欢呼声沸反盈天,随即军号叠叠,大军浩荡而起,继续向西进发。

第四卷 朔时月 第一二七章 摧心

就像凤凰城中杜尚书说的那样:趁病要命宋阳就是打算趁病要命,要吐蕃的命。

不是南理吃了多大的亏,和老丈人挨打也没太多关系,宋阳要对吐蕃穷追猛打,归根结底还是因为大燕。

就是再死三次,宋阳也不愿看到仇人得志,为了报仇也为了在意之人能安康度日,他都非得瓦解掉燕和吐蕃的强大结盟,大燕已经难以对付了,如果再让他把吐蕃纳入版图,大伙以后就都甭过日子了。

眼下无疑就是个大好时机:大燕被诳入草原战事,开启战端容易想要迅速抽身可就有些难度了,景泰和燕顶的后腿暂时被狼子拖住,就算还能再帮助吐蕃支持力度也会大大减弱;至于吐蕃现在的情形干脆就不用说了,外战惨败内患激烈,再遭两面夹击宋阳再怎么贪心也没想过有朝一日他会和回鹘大可汗会师仁喀城。在他的算计中,只要两面雄兵能在高原上打几个胜仗、保持住对吐蕃的巨大压力,用不多久这座高原帝国自己就会乱掉,这便足够了。

一个完整的、统一的高原被国师握住手中,将发挥多大的力量、会有多大的用处是不言而喻的事情;但一个四分五裂、内斗外战乱成一团的吐蕃,对燕国还有什么用处何况燕顶对吐蕃的控制全靠阴谋和手段,见不得光的,远不如大活佛博结那样大权在握。待高原一乱燕顶也根本就无法再继续掌控了,燕和吐蕃的联合自然也就土崩瓦解。

到那个时候再回头看,燕顶为了谋夺吐蕃,不惜引番兵入关、不惜自毁大雷音台、不惜自甘堕落认领了卖国贼的罪名偷鸡不成蚀把米吧。

当初吐蕃入侵南理,为求速战速决,攻下城池后只留最最基本的卫戍力量,重兵都跟随元帅继续进军以保证主力的规模和强大优势,如今主力没有了,还留在南理境内的番兵也实在没有太多反抗的实力,而南理的西征大军经过洪口修整后战力更盛气势如虹,横扫吐蕃残敌,在他们面前再没有一座城池能坚持到三天以上。

三十天后,征西大军攻破苦水关。如果排一个顺序,封邑出兵增援青阳是第一步、燕子坪大火摧毁番子主力是第二步的话,如今宋阳就结结实实地踏住、站稳了第三步:至此所有失落疆土都告收回,入侵至南理境内的番子被一扫而空,就算还有个别残留也都是些散兵游勇,不足为患了。

从洪口到苦水关这一路打下来,征西大军因战斗减员的数量,比起之前被番子打散的南理败兵凝聚过来的速度要低得多,是以到了洪口宋阳身后大军不但没有减少,反而规模更盛从前。至于宋阳身边的铁杆嫡系、山溪蛮、蝉夜叉和封邑各部组成的强力军,只有轻微伤亡。

战事进行得太顺利,几乎都用不到这群妖魔鬼怪出手,只有个别战役里遇到了困难,宋阳才调他们去冲一冲,强力战士们也不负所望,上阵则必胜、无往而不利。

朝廷的嘉奖早早就拟定好了,宣旨的官员一直在追着大军跑,所以宋阳入主边关重镇才第三天,恩旨就传到苦水,犒劳与嘉奖自不必说,而这一仗还没打完,即便全境告复,在宋阳的盘算中也只是个阶段性的胜利,大军再做修整,带了战书的军雀振翅直飞柴措答塔,不久后宋阳又一次誓师,雄兵西出苦水,正式开始攻打吐蕃。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在朝廷颁布的圣旨中,对宋阳率领的大军,赐下了一个独立的称号:南火。

这个名字是宋阳想出来的,谈不到多好听,只勉强算得威风响亮,但真正重要的是它含义明了清晰:来自南理的猛火。

如今这把火就要到高原上去烧一烧了。

吐蕃侵犯南理的兵马,主要来自高原境内南方驻军,再配以中部、东部的人马加以补充,当大军在南理惨败之后,对国内军事最直接的影响就是东南方防御空虚,南火面前的大片敌境,虽不能说是空不设防,但像样的抵抗力量当真不多。

燕顶生性谨慎,乌达为人稳重,早在调兵之初两个人就想到过南侵战事或许会有波折、吐蕃大军或许一时打不下南理,就算是败了大不了把队伍撤回来,南理人肯定是打不过来的。

可就算他们再谨慎、再稳重,也想不到这样一支规模庞大的队伍,竟然会在南理这座小国中全军覆灭,几十万人出去,无数钱粮辎重、数百万罐火油支持,到最后竟全都打了水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