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分节阅读 15(1 / 2)

点夜宵,忽然大门被人砰砰砰敲得好响,他们都有些心虚,想:“莫非这么快就有人得到了消息”

一家人都来到院子里,李刚到了门边问:“谁”

却听贾郎中在外头喘息着道:“快快开门急事”

李刚听说是他,这才开门放他进来,外头却不止一个人,还有吴牛等几个后生,个个喘得像快断气了般,李刚问:“怎么了你们到底出什么事情了”

贾郎中指着李彦直,断断续续道:“快,快快”

李彦直一家都被他弄急了,齐声叫道:“快什么”

那一瞬间李家有好几个人都想:“莫非是快逃”

却听吴牛指着李彦直,喘息着说:“府城,府城快去府城”

李彦直问:“到底出了什么事情要我去府城做什么”

贾郎中这时已回过气来,道:“快去府城,参加道试,参加道试考秀才考秀才”

第一卷 童蒙初试 之二十五 门户大利

李彦直奇道:“道试我府试都没去考,怎么能参加道试”

贾郎中道:“听说,听说是知县老爷推荐你为神童我也闹不明白,总之你快准备准备,赶紧去吧”

原来在生员选拔的三级考试中,道试是最后一环,一般来说,必须是考过了府试,才能去参加道试,不过也有例外,即有所谓“神童应试”之设。神童应试的要求有二:第一,考生年纪要小,一般要十一二岁以下;第二,要有府、州、县的正官推荐。如果和乡试、会试、殿试相比,应该说取得秀才资格的三级童子试上主考官的权限更大一些,可操作性也更加灵活一些。对于一些特殊考生如神童,面试有时候比比试还重要。由于明代科场重视“神童”,提学官对年纪幼小的考生通常特别照顾,有时候哪怕笔试考得不够好,若是面试能让考官满意也可破格录取。科场舆论对这种做法非但不以为非,反而常常会认为是考官爱才。

李彦直四月份错过了府试,之后诸事纷繁,便没再想今年还要参加,只打算下一科再说。不想这日尤溪县令接待一个府城来的吏员,公事谈完,就谈些“不相干”的,那吏员若有意若无意道:“如今道试将近,宗师已经按临,听说贵县有个神童啊,不知是否参加”

尤溪知县当时没注意,只是道:“没参加。他府试没去考,如今在家呢。”

那吏员也就没说什么,但他离开以后,尤溪知县越想越不对头,心道:“他说这句话,是有意,还是无心”这时他早知道李彦直和推官有交情,这一次又是因为矿盗的事情才误了府试,徐阶若有心帮李彦直,那完全是师出有名,只是徐阶是推官,没法自己越权推荐而已。尤溪知县思来想去,觉得宁可自己会错意,不可因此得罪人便推荐李彦直为神童,让他去参加道试。

这时离道试已经很近了,消息传到溪前村已经入夜,贾郎中等先得到消息,赶忙十万火急地来通知李彦直在他们看来,本乡这位神童要去考个生员那是易如反掌

李彦直却知道自己的底细,道:“我有近一个月没温习八股文了,现在匆匆忙忙跑去,只怕过不了”

李大树夫妇却对这个儿子信心爆棚,都道:“只要你去参加了,肯定过得了,肯定过得了”

李彦直他娘就带了苏眉去收拾备考用的东西,那边李刚等去找了顶轿子,抱起了李彦直往上面一放,和吴牛等四个后生抬起了就跑,李彦直在轿子上叫道:“哥哥抬轿弟弟坐,小心让雷劈了我”

李刚却道:“雷要劈下来,大哥我给你挡着”

贾郎中拿过苏眉递过来的长耳竹篮,又带了四个后生急急跟去。八个后生路上接力,竟不停留,直奔府城

这道试虽比府试高了一级,但考试地点却也在各府府城的考棚也就是考府试的地方。明代各省在布政司之下又分设各道,其中以提督学校教育事宜的,叫提学道,道试便是由各省提学道主持,因其掌握着学子们能否跨过科举第一道门槛的生死大权,故学子们又称之为宗师。

与更后面的乡试、会试不同,朝廷为了避免学生的奔波之苦,便没让学生来就道台,却让道台去就学生,要求提学官在其三年任期之内,必须两次赴全省各府以及直隶州举行道试,这个叫做“按临”。提学官按临之后,直接住进考棚,并以此作为临时官署,故考棚也叫学道衙门。由于提学官举行道试要到处走,所以一省各府的道试并不同时进行,举行考试的时间也有迟有早,不过一般都会在四、五月。

因为上次已经来过,所以李刚可以说是轻车熟路,入城后直接就奔考棚去。不料还是没赶得及他们到了道学衙门前,里面已经在开考了这回就是手续办齐了也进不去,何况他们连投文报名、廪生保结的程序都还没走呢李彦直道:“算了,回去吧。”

李刚等叫道:“怎么能就这么算”几个人竟然就在考棚外头大叫:“尤溪的神童来了,尤溪的神童来了”

几个衙役闻声赶了出来,喝道:“捣乱考场不要命了”

李彦直赶紧拉着哥哥们道:“快走快走明年再来考也不迟”

正要走时,里面忽然传出命令来,问:“是尤溪的神童来了么”

李刚等仿佛才掉下悬崖便抓住了一根绳子,纷纷道:“是,是”

那传令的便道:“督学有令,破例,让尤溪神童进来”

李彦直愕然道:“这也行”

贾郎中将长耳竹篮往他肩头上一放,道:“当然行大老爷说行,那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