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矿经过徐阶的一轮整顿后,如今已纳入官府的监控当中,李家在这里面能够拿到自己的一份利润,算是一份稳定的收入来源,但是盯着的人太多,又完全是资源导向型产业,附加值玩不起来,发展前途不大。因此李彦直便将目光先盯在茶和铁上面。
尤溪是中国南部最重要的铁产地之一,不但矿藏丰富,而且冶炼规模相当惊人私人小作坊不算,光是大型的炼铁高炉就有二十四座之多这样的冶铁规模,就是放到全世界那也是屈指可数
只是这些铁场无论公私,大多有主,且其势力纠缠盘结,不是轻易动得了的李彦直也没打算干这吃力不讨好的事情,他深知一个人断断吞不下整条产业链,反正本地铁价贱,便只打算买铁料来生产以铁锅、铁针、农具为主产品的铁具,然后交由李介运到海边出口。
计划既定,贾郎中便去购入第一批铁料,陈风笑觅了一处地方作铁厂,李刚则去招募了几十个个后生,李大树也将铁炉、薪碳等都准备好了,只等大师傅一到就开工。
不想,本地做铁具的师傅,竟是一个也不肯来为何原来李家是在这次推翻余三田之后才发家的,在当地人看来他们就是一暴发户以前又没做过铁具生意,锻铁师傅们个个认为他们迟早得关门,因此都不肯来。李彦直虽号称神童,但铁锅、铁针这些东西,他也不懂得该怎么做。
李光头本来已打算前往日本,听说此事,又在浯屿多逗留了半个月,帮忙寻找高手良匠。这时代出海通商之人品流极杂,从和尚到道士,从书生到渔夫,各色人等都有。至于出海的原因嘛,为钱的、逃荒的、避仇的、逃罪的,一时也说不清楚。而浯屿的海商中,则刚好有两个良匠,却都是来自佛山的师傅,一个姓丁,一个姓许,李光头便花重金聘了他们到尤溪指导铁具的生产。等两人都答应了上岸,李光头才扬帆北上,前往日本。这两位师傅一到尤溪,李大树便宣布铁厂开炉
李家的这铁厂采用股份制,大头自是李家,占六成,郑庆云家占一成半,黄焯家占半成,剩下两成,一成分给了本乡三老,一成分由所有员工平摊这两成股份却是在职股,乡老在任、员工入厂时可以持股分红,乡老离任、员工离厂时便需交还。这种设置,自然是李彦直的安排,他给郑、黄股份,是要拉他们下水做保护伞,给三老股份,是为了日后好办事,给员工股份,则是要激励士气。这铁厂只是李彦直要办的第一家实业,往后若再要办厂,他也打算这么做。
当然,这铁厂真正出资的其实只有李家,郑庆云等是白得了股份,但郑庆云的商业眼光有限,这时还看不到这家铁厂的远大前途,对之也不怎么放在心上,还有些担忧李彦直因此而误了读书呢,只是人家一番好意,不好拒绝,开厂这天还是写了一副楹联相赠,李彦直赶紧让人装裱起来,又让石匠刻成碑联,树立在铁厂大门。
“开炉咯”
李家铁厂就这么热火朝天地开张了,但开张了没两天,就闹出了事情而事情就出在那两个师傅上。
那两位佛山师傅倒也都有真本事姓丁的师傅脾气好,姓许的师傅脾气大没过得两天,那姓许的师傅就闹了起来,原来李彦直定下的厂规,是将他们的酬劳与铁厂的效益挂钩,和李光头当初在海上许下的略不相同。若是干得好了,铁厂产量能上去,那么两位师傅的酬劳会比李光头许下的还多,但要是铁厂产量太少,他们能拿到的钱就很好了
两位师傅初来乍到时,见铁厂地方这么大,人这么多,料来要达到李彦直规定的那个数量并不困难,因此就都答应了。谁料一干起活来,才知道他们手下的那些后生竟然个个都是生手,力气虽有,可什么铁炉旁的事情都不懂就连使唤他们做事也出错因此许师傅就闹了起来,大叫上当受骗,道:“要这么下去,一个月下来也做不成一口锅”
李刚是负责管理铁厂的,好声好气地劝道:“大家都不懂,师傅你就教啊,教会了不就行了么”
许师傅冷笑道:“教怎么教三年学徒十年教就算我有这耐性,你等得了十年吗”
李刚觉得他太刁钻挑剔,也有些不满,旁边的几个后生被他骂得烦了,竟吵了起来
李彦直这时正在筹办一个茶厂,打算由他娘和苏眉去打理,听到消息赶来,问出了什么事,李刚道:“他自己没本事,却怨别人”
许师傅大怒道:“没本事谁没本事带着这么一帮生手,就是神仙来了也办不成哼老子不干了”临走前又甩下一句话,道:“除非你们招一群熟手来,否则这铁厂要是办得成,我把名字倒过来写”
一群后生也都怒吼起来,叫道:“谁稀罕你少了你铁厂照办不误”
许师傅被他们一气更恼了,收拾完了包裹当天就走,任李大树一家怎么劝都不肯停留。
李彦直见大伙儿气走了师傅,对众人冷冷道:“你们说,现在怎么办”
他年纪虽小,但毕竟是秀才公,又是东家,所以被他一说,后生们便都不好说话,有一个道:“咱们还有一位丁师傅呢。”
便有好几个道:“对啊咱们还有丁师傅”
李彦直去看丁师傅时,只见他正老老实实地干活,也不叫嚷,也不带人,就自己在那里干,看他这样子,是打算自己一个人做出一口锅来了。
李彦直看得暗中摇头,心道:“看他的样子倒是熟手,可他这么干,一年能生产多少锅来”说不得,只好上前,道:“丁师傅,你不能一声不吭在这里埋头做啊,至少得教教大伙儿。”
“教难啊。”丁师傅道:“老许说的也对,这帮后生虽然有力气,可都是生手,这活儿我交代下去,他们做一件错三样,我还不如自己一个人做。”
李彦直道:“错一次不懂,错多几次,不就熟了”
丁师傅道:“可我一个人,也教不了他们那么多。再说,要他们把事情都做熟,怕也不是几天的功夫能成的。”
第一卷 童蒙初试 之二十九 先弄噱头树信誉
铁厂才开炉就受挫,李彦直心中说没不好受那是骗人的。可既然已决定要办,就不能半途而废当李刚说:“要不,这铁厂就不办了吧,反正我们也不缺这几个钱花。”
李彦直却近乎有些执拗地说:“不一定要办下去不但要办下去,还要越办越好,越办越大。现在是做铁锅、铁针,将来规模上来了,熟手多了,技艺精湛了,什么铁器不能造”
眼前这个铁具厂,表面上只是为了生产铁锅、铁针以及各种铁制农具来赚钱,但在李彦直心里更重要的目标却是要锻炼出一支工人队伍来
李彦直自己不会炼钢,不会铸铁,可他知道这个时代有会炼钢会铸铁的人,从李介口中他甚至知道海上有人知道怎么制造火枪火炮
火枪火炮
李彦直深知那意味着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