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分节阅读 206(1 / 2)

强将历来聚集于此,无论是黎氏莫氏还是阮氏,捏紧粮饷供应都是其控制北部边关军力的不二法门。

莫正中心里虽不愿意现在就将阮信逼上绝路,但面对李彦直这样“堂堂正正”的要求却毫无还手之力。是啊,阮信眼下是在对抗升龙啊,那升龙断他粮饷便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了,若是不断,反而显得莫正中心中有猫腻呢。

莫正中是安南的老派官僚,控制朝政以后早把产粮州县地官吏都换了,他玩起政务倒也得心应手,这粮饷他说断就断,这一来可就把阮信逼上绝路了

“将军,我们还有一个月的蓄积,”阮信的参军禀告说,“可是我们不能再等一个月了啊”

若等到粮饷将尽,那大军就乱了,那时做什么都来不及了

其实阮信对李彦直的大军也颇为忌惮,毕竟那是威震四海的精锐部队啊,在升龙又是以逸待劳可现在他已经没有选择了,要么是束手就擒,要么是等着饿死,再要么,就只有铤而走险了以阮信的脑袋,在现在的局势下也想不出更好的主意来了。

“杀吧杀回升龙去夺回安南驱逐明寇”

跟着便不顾北面俞大猷的虎视眈眈,直接扑往升龙。

阮信叫响了“驱逐明寇”口号,还真引得十余个地方群起响应,且那十几个地方所在地位置,刚好有将升龙包围起来地趋势。一时间安南境内硝烟四起,莫正中、莫文明都甚是担忧。

李彦直却稳如泰山,笑谓众人道:“他来得正好”

命唐举在城北小七里湾驻防,准备迎敌,“且守他一守,不用急着决战。”

又命殷正茂率领偏师,由莫家的人引着,先把周围那十几支响应叛乱地地方势力给平了。

蒋逸凡问李彦直将以何计对付阮信,李彦直道:“阮信手里的粮饷,怕只有一月的份吧。”

北部边关有多少存粮,升龙这边的兵部是有数的,而升龙这边的家底,蒋逸凡殷正茂等早就到有司翻阅过了。

“对。”蒋逸凡回答说。

“如果他守住边关不动,那么那粮饷就能支持一个月,可是大军一动,一个月的粮饷最多就只能敷用半个月,也就是说,唐举只要扛住他半个月”

蒋逸凡接口道:“那阮信就玩完了”

“不是阮信完了。”李彦直道:“他不会那样就玩完的,我估计以他这样人的性格,一到平原地区,军中又缺粮多半就会纵兵劫掠乡村,以劫养兵了”

蒋逸凡醒悟过来:“若他真这么做,虽能苟延残喘,但结局只会更惨一旦民心厌战,恨贪官污吏甚于抵触大明,就不止是阮信完了,而是安南完了”

“胡说八道”李彦直骂了他一句,说:“安南不是完了而是去蛮夷而进于中华你跟了我这么久了,怎么说话还这么没分寸”

蒋逸凡哈哈大笑,连道:“对,对,都督教训的是,那时候安南便去蛮夷而进于中华了进于中华,进于中华”

第六卷 之六十一 七里湾

时当夏季。安南位于热带。在这个季节里实在不是人过的日子。

唐举在升龙东北的小七里湾排布防线。他手下有一万三千多人。其中六千人是广西新军。四千五百多人来自江浙。剩下的多来自闽南。此外。还有一支七千人的安南部队也归他指挥。广西人对安南的这种天气最适应。闽南人也还好。江浙籍的就有些受不了了。尤其是部分来自苏北的士兵。在连日的湿热酷暑中已病倒了一片。

“蒲伊啊母啊”唐举敞开了衣服散热。已经有点发福的肚皮露在外头。看起来有些奇怪。他是闽南人。又常在山地行走。自认为对湿、热本都耐得。可来到这里还是不习惯。这里的天比福建更毒辣。这里的水也让他喝的不习惯。

但怎么不习惯。他也还得撑下去。作为升龙北部防线的最高将领。在开战以后他就奔跑得比普通士兵还辛苦。

小七里湾是一条半椭圆形的曲线河湾。面对东北刚好有个凹处。洮河的一条支流在此经过。连带着方圆二十里内的湖泊。连成一片水乡。河流与江心岛交错存在。有些江心岛已经开发成了沙田。有些则还是原始森林。真是一片极好的战场。

唐举将自己的部下分为鸟铳团、火炮团、近战三部、水军三部、冲击大队。鸟铳团和火炮团是不用说的了。近战三部是卫护部队。水军三部都是海军转为内陆水师。冲击大队是五百二十名经过严格训练的荆楚刀手。乃是精锐中的精锐。这里是没有骑兵地。就算北方有马运到这里。很快也就会脱毛。跟着病死。根本不能存活。取而代之的。是从附近征集到地上百艘小船。水军三部驾驶着这些小船在小七里湾来回穿梭。在本地渔人的指点下熟悉这里的水势、地势、搁浅处等等。

此外还有郑屈所率领地七千名安南士兵。唐举将之安排在了边角上作为配合兵力。并不太倚重他们。

诸战斗部队各就各位。唐举却得处处跑。这头看看火炮团、鸟铳团安置的地点对不对。根据他的作战经验随时调整。那边看看近战部队有无懈怠。跟着又驾驶小船巡检水军三部。在这酷暑之下这么奔波。让他连战甲都穿不上了。一开始是只穿短衣。后来短衣都穿不了干脆赤膊。没两天下来全身就晒得黝黑如铁。军士望见。非但不觉得长官不够庄重。反而为长官如此卖力而自我激励振作。

李彦直不是被局势牵着鼻子走。而是以大战略布局来一步步推动局势的发展。所以早于阮信南下之前。他就已经开始布置了小七里湾的攻防。所以唐举地时间其实很足。殷正茂曾质疑过若阮信不走小七里湾怎么办。但看看地图。没等李彦直反驳他就自己推翻了自己的质疑阮信要想绕过小七里湾。他就必须多走好长地路才能到达升龙。在粮饷不够的情况下这么做很危险。而且升龙和小飞龙岗也还有兵马。明军又位于整个大战场的圆心。要是阮信绕走迂行。他们仍然有足够的时间调整应付。

天气虽然不好。但这种不利的状况对双方来说是同等的。唐举唯一担心的是会下大雨。使明军地火器无所用其长。那事情就不好办了。可这里是安南啊。在热带雨林气候区域。要想连续十天半月的都晴空万里实在是太奢望了。唐举也只好让鸟铳部队和炮兵部队都将火药保护好。将枪炮包好。同时没人都准备好刀剑、弓矢。万一阮信是在雨天到达。这些部队就要作为辅助队伍投入战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