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分节阅读 258(1 / 2)

,真个是威风凛凛,气势如龙

嘉靖、隆庆两朝强人数不胜数,朝中不但能臣辈出,而且名将如云,这时奉天门下庸庸碌碌之辈固然多,精通兵法的着实不少,见到了这三千铁骑,均想:“不意镇海公麾下有如此精锐骑兵,若是同等兵力,只怕草原大漠之上也难觅敌手”

三千铁骑过后,就是长刀步兵自唐以后,中国地长刀刀法日渐式微,三千铁骑后面的这五千长刀步兵,乃是李彦直从日本重新引入有唐刀遗踪地倭刀刀法以及倭刀锻造法,结合中国方面的新技术以及荆楚刀技击法,在军中逐渐形成了新地长刀体和新的长刀法,这已不是唐刀,也不是倭刀,而是华刀了

华刀兵过后,便是刀牌方阵,刀牌方阵过后,便是强弓强弩队列这两部都是传统兵种,但在这个时代地实战中仍然起到重要作用。

强弓强弩队列过后,便是火枪步兵,三千名鸟铳手来到奉天门正对面,列阵站好,分作三排,以三段击战法轮流向前,连发二十七响无弹枪声,砰砰之声连响不绝杨博心中暗赞:“有此利器,以攻以守,何往而不利”

火枪步兵之后,却是火枪骑兵

两千五百名火枪骑兵在马上向奉天门方向致敬,跟着举枪向天鸣铙朱载在后面望见也不禁心动,心想:“竟然还有这样的鸟铳骑兵若用这支部队开往大漠,何愁蒙古不平”

就连高拱,这时也忍不住走到城楼边上,望着这支精兵发呆。他乃是一代名臣,却没领过兵,军队对他来说只是一个很抽象地概念,就如同棋盘上的棋子一般,但这场阅兵却冲击了他固有的观念,原本赖以支撑他与李彦直战斗的信念也开始动摇了。

然而火枪兵也还不是压轴,走在最后面的,乃是一百门令人战栗的大炮炮车作响,足见这一百门大炮之沉重开到金水桥边,炮口朝上,点燃了火药,猛然齐响虽未放炮弹,但百炮齐鸣,声震京城一些不明白怎么回事的百姓在家里听见都吓得钻到床底去,以为在开打了奉天门下的文武百官胆子小点的更是吓得双腿发抖,甚至有人失禁

这时奉天门对面聚集着数千新派学子与海派商人,此外还有一些大着胆子出来看热闹的京城市民,在听到炮声之后学子们轰然高呼:“万岁万岁”跟着海派商人和市民们受到感染也跟着叫了

“万岁”之声有如浪潮一般此起彼伏,就像那百炮齐,盘绕在奉天门上空久久不绝

火炮鸣响之后却没有像其它各部一样离开金水桥前御道,而是停留下来,先前的铁骑兵、长刀兵、刀牌兵、强攻强弩兵、火枪骑兵等则回绕过来,分列炮兵左右,列队候命。

胡宗宪道:“演兵结束请都督训示”

所有兵将一起大喝:“请都督训示”

李彦直立于高处,道:“将士们,辛苦了”

众兵将一起回答:“保家卫国,军人本分”

徐阶、高拱听到心头都为之一震,李彦直高声道:“我李哲彦直,受国家所托,为大都督,掌兵于外,四海征战众将士,应国家号召,为将为兵,冲锋陷阵,破浪乘风今日凯旋归来,到此京师重地,特阅兵演练,以显我军威,让朝中宰制,知道国家有此长城之可贵”

张居正看了高拱一眼,见他已经完全呆住,仿佛失魂落魄一般,嘴角一笑,却听李彦直继续道:“今日我有三句话作为训示,愿尔等铭记在心”

诸军一起高呼:“聆听都督训示”

“一,我等军人,为华夏子弟,受国家俸禄,当保家保国保天下,此为我等天职”

李彦直说到这里重重一顿,众将士听得热血,一起高呼:“铭记都督训示”

雄壮的声音散尽,李彦直才继续道:“二,国家之俸禄,出自万民百姓,天下者,非一人之天下,乃万民之天下我等之保天下,非保一家一姓之天下,乃保天下人之天下”

这回不止所有兵将,便是那数千学子也有忍不住跟着军队的口号节奏大呼:“铭记都督训示”

李彦直停了停,待整个空间都静了下来,才说出最后一句话,道:“三,如今,我将与朝中良臣一起,共导国家以向大同,愿众将士随我一道,拥护良政,除残去秽,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保华夏国祚,开万世太平”

金水桥南所有人都叫了起来:“铭记都督训示铭记都督训示”

阅兵在山呼声中结束,李彦直策马返回奉天门,将虎符交给了高拱,高拱拿了却如接到一块烫手的烙铁李彦直道:“高阁老,阅兵已毕,不如就进行廷议吧。”

他就走上去,坐在内阁第二张交椅上,只居次辅之位,张居正和李春芳坐在他下首,留着第一把交椅给高拱,高拱就像魂魄不全一般,毫无表情地坐了上去,只听李彦直道:“今日廷议,有几件事情,要和大家商量。”

群臣忙道:“镇海公请说。”

李彦直道:“第一件事,如今国家的财权审计,颇有漏洞,我以为当改革财权的审计制度,引入新的统计方法,对全国财政与土地进行一轮新的梳理,诸位以为如何”

他讲的正是报高阁老书中地内容,半点不变,此论刚刚出世时被士林批了个体无完肤,这时群臣面面相觑,却无人敢出头反对。

张居正点头道:“好此议好”

李春芳也道:“正该如此”

魏良弼叫道:“妙啊”

文武两班一听齐道:“好,好正该如此,正该如此”

李彦直微微一笑,又说:“国家司法,亦颇有弊,我以为司法体系亦当改革,得把地方上的政务权与司法权分离开来,在县令之外另设法官,专管一县之法务。中央之法官,亦当更加尊荣,使天子庶人,在法官面前,平等同罪,各位以为如何”

张居正赞叹道:“天子庶人,犯法同罪,这可是千古未有之大公,好,好”对帘幕内两个皇帝道:“二圣以为如何”

嘉靖面如死灰,朱载谔谔道:“应该,应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