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分节阅读 21(1 / 2)

,至于刘德彪那边也要求他们要雷厉风行。现在刘枫已经不考虑什么仿制,造假等一类的琐碎小事了,他现在唯一的想法就是趁着这个好机会一定要尽快的做大做强,到时候便是有一些仿制的又如何,“蜉蝣如何能撼动大树”,等到刘枫的饮制品加工已经是巨无霸一般的存在,他怎么还会在乎旁枝末节的一些蝇头小利啊,俗话说的好有钱大家一起赚,刘枫不可能把这个行业垄断,再说汉国的政策也不允许。

“好,老大,听到你今天的一席话,我是浑身的充满了干劲啊”,有点激动的控制不住自己情绪的刘德彪颤抖着说道,也怪不得他,原来就一个乡下的小混混,谁能想到现在他已经有了百多万的厂子,甚至以后会更多。

“现在有多少钱都给我投进去,记住不能融进别人的一分钱来,我们要做就自己做”,怕刘德彪搞混了,又一次严肃的警告他。

“你只管放心吧,老大,这半年来我也不是吃干饭的,干什么也不能砸了我们自己啊,到时候新厂区那边一点一点慢慢的来不就行了嘛你是这个意思吧”。

满意的点了点头,就这么的领到新任务的刘德彪一个人兴冲冲的走了,资料也带走了,同时带走的还有一份对未来的美好期待。

刘枫也走了,一个人,有些萧条的身影映入了路边的树影中,不是很高大,却显得那么的坚不可摧,永恒的站立着,随风摆动眺望着远处,那里有一份他的期望。

第十八章 钱有了,地有了,未来还会远吗

更新时间2010420 18:08:43字数:3041

对厂里各个环节的负责人下达了最明确的指示后,刘德彪和张天籁就一门心思的往返于市政府和土地局之间买地去了。

隔三差五的刘枫到厂里去逛逛,厂里的人对于这个特别的小男孩也早已经习惯了,每次看到他和老板在一块亲密的先聊着,都以为他是老板的什么人罢了。用工人的一句话说就是“咱只是来干活的,只要给工资,管那么多干什么,吃饱了撑的没事干啊”。

过了有八九天的功夫,在这期间,厂里一直是保持着高速的生产,甚至有时候都到了要加班的情况了,对于工人们来说只要给加班费,多干一会又有什么哪,反正都是来挣钱的,对于刘枫来说这就是个迫在眉睫的信号,眼看着可以再扩大生产挣钱的事就这么三番两次的在眼前溜走他那个恨啊,自己当初怎么就那么的斤斤计较非要求什么稳定那,现在好了吧,傻了吧,没辙了吧。

幸好的是三月十六号这天,刘德彪带来了个好消息,地批下来了。

对于刘枫来说这就是个及时雨啊,城郊大约有千亩地的范围,钱的方面,和政府已经商量好了,可以分几次到位,当然在这期间按照设想好的分部建设。

从抽屉里拿出这几天来刘枫自己画的规划图,摆开来摊在桌面上,指着上面的一个个画好的方块对刘德彪和张天籁慢慢的讲解着,上面已经有很详细的建筑规划了,本来刘德彪还想找人给设计一下的,但是现在看来这部分的需求也可以去掉了。

至于张天籁看到刘枫的举动,眼里就已经在冒星星了,老板真是个全才啊,到是看的刘枫有点不自在。

“刘少,有什么规划性的建设建议,你说说吧”看到这张图纸的时候,刘德彪就觉得刘枫差不多已经有了全盘的计划。既然如此刘德彪也就不打算再费自己的脑筋了,让自己想的话还不知道要死多少的脑细胞,结果还不一定能想的出来。

“嗯,要是全盘一块建设的话我们的这点钱说实话都不够塞牙缝的,所以这整片的一千亩地,暂时的我们也用不到多少,就从西北角这里开始吧,我们现把自己的使用面积规划出来,盖两个大点的车间,把设备装上生产着,剩下的地面实在没有必要一起动工,我们现在一定要讲究循序渐进,何况现在可口可乐的销售量刚趋于日渐上涨,如果这个时候我们就开发出新的产品来,那不是为长远的利益做打算,而是在自掘坟墓,你能明白吗”说道这里刘枫还特意的问了问刘德彪,不过看刘德彪一手直抓着脑袋不放,做冥思苦想的样子,可脸上的表情整个的纠结到一块去了,就知道不用指望他一时半刻的能明白到底是怎么回事。到是旁边的张天籁不愧是名牌大学的毕业生,停了刘枫的话,略微思索了一会后,轻微的点了点头,好像有点明白了,但接着又摇了摇头,好像没有明白什么。

“天籁,你明白了吗”看张天籁的样子,刘枫有意考校一下他,遂问道。

思考良久,组织了一些语言,张天籁才算开了口:“老板你说的前半部分我能明白,大致意思就是现在那千亩地的地方已经放在那里等我们使用了,暂时我们用不到多大的面积,没有必要一块开发,选一个点慢慢的来对吧,至于后边的话,我自己想的意思是这样的,嗯也就是说我们现在的可口可乐已经是属于新产品了,现在根据我调查的市场需求度来看的话,我们生产的量上还远远没有达到市场的需求,所以我们现在才开始扩大规模生产,但是这里边就出现了一个问题,好比说我们国家很多人都擅长仿制,其实给他们一段时间的研究就能搞明白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如果真发展到那个时候的话我们有开发新项目的必要,至于现在吗,说白了这一块就是我们一家独大,如果现在我们就开发新的项目的话,那根本就不是在拓展我们的市场,相反这是在抵制我们可口可乐这个项目的远景发展,所以说这是我们目前的发展状况所不能取的”。一番说说的井井有条,即便是让刘枫也是对他刮目相看。

要知道这个话题是刘枫前世上学的时候才提出的这么一个新颖的问题论发展速度与发展规模是否成正比的,那个时候有什么的企业一味的求取发展的规模庞大,在他们认为只要有了规模,有了钱,自己的发展速度就能提上来,比如当时的刘枫就知道的一个公司三林公司,刚开始的时候这个企业的老板也是相当的又才能的,从开始的利润大的化工行业赚到了大笔的现金,以至于到后来为了应对国家到地方的新政策的体制,这个企业把大部分的资金拿来做诸如:卷板,锻件,钛金加工,节能电机,电子模块等等的一系列的高科技项目,上一个项目就扩一块的规模,久而久之,最后贷款上项目,扩规模,如此循环往复,最后把一个本应该是很有前途的企业硬生生的拖垮了。

德枫饮制品加工厂发展到今天也是相当的不容易,虽然它的发展历程很短暂,但就是因为这短暂的历程里目前却倾注了刘枫及刘德彪的全部心血,以及刘枫以后的各个想法、项目是否能够实施的关键,因此他容不得一点的差错。

而今天刘枫说的这一番话,刘德彪没有听懂那很正常,本来他就不擅长这个,但是张天籁能听一遍后就能解释的这般条理分明,如不不是这个世界没有这么多的不可理解,刘枫真怀疑他是否也是重生来的或者接受过超时代的经济知识,当然这种假设根本就不成立,那么着只能说明张天籁确实有超前的经济头脑,用刘枫的观点“这是一个人才啊,而且是一个大大的不可或缺的人才啊,至少目前是这样”。

既然如此的话,刘枫想了想:“天籁啊,以后你多辅导辅导德彪,新厂区建设那边我就全权交给你们两个来做了,有什么真的解决不了的事再来问我吧,觉得自己能胜任吗”有如此人才不用的话好像不是刘枫的风格,再说他现在就是在想着法的找偷懒,这倒不是说他已经厌烦了做买卖,搞实体,而是事实上作为一个幕后的老板他么有必要搞得这么累,这么狼狈,甚至到了累的住进医院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