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分节阅读 98(1 / 2)

而且,澳大利亚铁矿石的品相远远好于国内矿石。从海运的路程看,从澳大利亚进口铁矿石比从巴西更划算。从而决定了中国钢铁企业更多的将目光投向澳大利亚而不是巴西。这点也证明了2008年宝钢接受了巴西淡水河谷公司涨价65的要求,但是出人意料的是,澳大利亚铁矿石企业并没有按照往年惯例来追随这个涨价幅度,而是异常强硬地提出了“到岸竞争力”问题。澳大利亚铁矿石企业认为,中国企业从巴西购买铁矿石的海运成本要大大高于从澳大利亚购买的海运成本,澳大利亚铁矿石更加具有竞争力,所以他们要求更高的涨价幅度。中澳关于铁矿石的谈判由此陷入“僵局”。期间,国际铁矿石海运费的涨跌成了谈判桌上的一个重要筹码。双方围绕海运费展开了艰苦的拉锯战。在谈判过程中,由于油价因素等影响,国际海运价格飞速上涨,几乎在一个月的时间内,从巴西运往中国的铁矿石海运费从60美元吨上涨到108美元吨。这让谈判桌前的澳大利亚企业更加强硬,让中国损失惨重。

问题是现在是1986年。在复旦修国际金融时,荣飞知道了2002年前国际市场铁矿石供过于求。精明的日本人在七十年代即大举投资澳大利亚铁矿石行业,收获终于在三十年后显现出来,日本人和澳大利亚的谈判资本不是我们所能比拟的。荣飞骨子里很讨厌日本人,所有没有忘记历史的中国人都对这个东洋近邻有着难以磨灭的仇恨。但必须承认,日本人是精明的,在商界,中国人需要向日本学习的东西还很多。

如果提前掌握铁矿石资源------荣飞捏着林业可给他的资料在内心苦笑,想到了不等于做到了,乌克兰有世界第一的铁矿石资源,但和俄罗斯一样,现在还是大一统的苏联。这个庞大的“帝国”是否按照记忆在数年后解体荣飞不敢保证。新闻上出现的苏联元首风度翩翩,在外交的折冲中没有丝毫的颓相。即使苏联在数年后解体成为独联体,然后是俄乌交恶,与僵化混乱的乌克兰及俄罗斯打交道肯定不如与已建立完全市场经济的澳大利亚更规范。而且,陆路不同于海路,运输成本肯定高于后者。问题是,澳大利亚的铁矿石怎么能被自己掌控自己凭着明华挣的点小钱做这种战略性的投资几乎是痴人说梦。

不能怪林业可和于子苏的疑惑甚至反对。确实如林业可报告中所言,现在拿到一份与北方矿业公司的采购合同有什么用

荣飞的计划是一步步来。如果现在明华贸易的触角能伸到澳大利亚西澳,与采矿公司建立长久稳定的并且逐步增大的贸易关系,以后的文章将有很多种写法。现在明华贸易与断山公司签订了一份合约,在林业可和于子苏眼里简直是疯狂和不理智,在荣眼里这是很大的成功。

有一点令荣飞迷惑的是他不知道这家北方矿业的底细,甚至没有听说过它。他只知道力拓和必和必拓。

问题是需要在内地找到一家钢企来接受明华买回来的矿石。这条看起来很脆弱的产业链才能建立起来,目前情况下,这家企业只能是北钢。

现在最有利的情况是王林出任主管工业的副市长。北钢虽然是冶金部的企业,既然在北阳的底盘上就不可能不受地方政府的影响

王林的家宴之后荣飞找他谈了一次。王林早将荣飞当成平等谈话的朋友,知道他在商业上有着异乎常人的“天赋”。

北钢的矿石都来自g省北部的达维山,基本没有进口一说,来自市政府的要求因北钢的管辖问题并不是那么管用。一时间,王林有些为难。

“价格上会有一定的优势,而矿石的品相更没问题,我保证。”荣飞只是希望撕开一个小口子。想想如果能在二十年后收到功效,现在开始布局并不算早。任何人都不会想到中国房地产会红到那种程度,以至于每年的钢铁需求会达到五亿吨上下,而2000年前后,全球的钢产量也不过六亿吨

“你做事总让我摸不着头脑。”王林说,“羽绒服,哦,明华服装不是搞的挺好吗干嘛搞什么铁矿石进口”王林从郑小英口中知道了荣飞实际上控制着明华服装,但搞不清楚究竟。心想按照郑小英所说,明华一年数千万的销售,数百万的利润,该是多大的摊子他无论如何想不到荣飞的雄心。“说实话,我看不懂你。而且是越来越看不懂你。”

“你觉得我们国家的经济在三十年后会发展到哪一步或者说你能不能预测一下什么行业最赚钱”荣飞反问。

“你真是个财迷。现在赚的钱还不够你花吗”

“如果是我个人消费。我卖掉明华的股份,或者守着明华,足以过上体面的生活。可以买栋别墅,买几辆好车,将孩子送国外留学。总之,算是先富起来的那部分人。可以这不是我的追求。我想做点事情,你能明白我的心境吗”

“留在北重就是为这个”

“也算吧。”

“怎么说呢。我不理解。但我尊重你的选择。我也算少年得志了,一点自信总被你击的粉碎------”王林自嘲道。确实,王林出身高门,毕业于名校,三十几岁便进入厅级,而且是那种有实权的厅级。现在他是北阳最年轻的副市级领导,说个前途无量也不为过,可是比起荣飞,王林真的没有一点点的自信了。“知道隆月怎么说你吗算了,以后再谈吧。这件事我接下了,会在一周内给你消息。还有,郑小英的事,我要谢谢你。真心的谢谢你。她跟我谈了很多,一些事我竟然没你看得远。”

第二卷 国企浮沉 第七十八节 修旧如旧

这个“五一”比较忙,主要是因为杨兆军和孙兰馨要大婚了。5月1号那天邢芳单珍等人已经去了小孙的老家。婚礼在2号,1号那天荣飞开了陶氏新买的一辆亮银色桑塔纳先回家探视了已经病愈的奶奶,然后独自回了趟傅家堡。陶氏先期派过去的技术员已经对荣飞的老屋进行了实地勘察,并且拿出了修缮的方案。现在就等荣飞确认了。

这辆桑塔纳是崔虎给荣飞买的,花了十七万。因为亮银色属于“时尚型”,多花了二千元。现在的汽车价格真是吃人啊。这个价格在三十年后差不多买到领驭了。陶氏为荣飞配了个司机是复员军人,叫黄天,据说是侦察兵出身。黄天的哥哥在陶氏做技术工作,根据他的特长,崔虎让黄天跟着荣飞。荣飞却不能让车跟着自己,那样太招摇了,没法子在北重混了。这辆车于是基本闲置,只有接到荣飞电话才有活,其他时间就停在陶氏的院子里。

开春后,陶氏名下的第一个酒店花园酒店及旁边的一栋宿舍楼同时开工。资金问题在得到银行的260万贷款后不是问题了。86年陶氏继续扩充,内部机构经过了再一次的调整,设了独立的工程公司承担陶氏的建筑工程,现在已经有了一支规模不算小的工程队了。相比之下,技术队伍的扩充更为迅猛。原有的设计室在四月份扩充为技术中心,拥有的技术监理人员达到七十一人,比省二建的技术队伍都庞大了。陶氏给技术人员开出了北阳的最高薪,在一般人眼里,月薪1000已经非常可观了,但在荣飞眼里简直是便宜到家。1000元的月薪加绩效奖励便从省一建,省二建及北阳市建筑工程公司挖到了三十多名技术人员,这笔买卖令荣飞大喜过望。负责招聘的陶氏人事部经理戴晓杰被荣飞点名表彰,发给了2000元的奖金。

看着酒店大楼墙体开始竖起来,荣飞忽然产生将老屋修缮一番的念头,这个念头一生,竟是那样的强烈。让荣飞禁不住激动起来。

每个人都有自己珍藏的最爱。不一定是最值钱的东西,一件少儿时的玩具,初恋情人送给的笔记本,都可能成为毕生的珍藏。在荣飞心中,老屋是无可替代的,梦境里曾为老屋的消失黯然神伤,后悔没有拍摄几幅照片。即使有照片,也不能取代真实的存在。而城市迅猛的扩展步伐无可阻挡,究竟会不会因为公路的建设将老屋拆掉真的说不准。荣飞现在想的就是努力保护下老屋,让自己童年的圣地陪伴自己终生。

如果是保护,最善的莫过于修旧如旧了。但这时修旧如旧的概念尚未出现,城市扩建中没人在意那些值得保存的古老建筑,连建于熙宁年间的吕祖庙都被拆掉了。傅家堡的几间农舍又算什么自己有什么力量挡住历史的车轮

不管怎样,先将房子修缮一番再说。荣飞决定后找到崔虎,让他找几个懂旧房修缮的人,说了自己的意图,崔虎一口答应。要了地址,说要先派人去看看。最近跟崔虎见面少,给荣飞的感觉是每次见面都有变化,身上的匪气基本上没有了,变得越来越沉稳。真有些士别三日刮目相看的味道。

环境最容易变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