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分节阅读 118(1 / 2)

,现在是关键时刻,对于王林这个分管文教的副市长尤其如此。

“到市政府,快,绕道走。”荣飞命令司机小黄。

市政府门口还算平静。在传达室,荣飞拨通了王林秘书傅祥林的电话。很快,小傅跑出来将荣飞接进了政府。

“王市长正参加常委会。你等他还是------”北阳市政府和市委在一个大院里办公,那就是说王林就在这个院子里。

“给王市长递个纸条,能做到吗”

傅祥林想想,“我试试吧。”他知道王林极为重视眼前这个青年。

荣飞找了纸笔,略一思索,写了百十个字,折好,交给傅祥林。

一些事是无法瞒着秘书的,这也是秘书掌握首长很大权力的因素之一。

王林不是市委常委,但今天紧急召开的常委会正是研究问题,作为分管文教卫生的副市长自然便列席了常委会。傅祥林利用他上厕所交给他的纸条,让王林出了身冷汗。

胡友荣不缺政治敏锐性。当得知g大,北阳工业学院,北阳建筑学院,g省师范大学,g省医科大学等五六所高校的学生打着标语呼着口号上了街,胡友荣立即驱车到了现场,乱哄哄的现场令他极为生气,他预感到这件事情恐怕已经过新华社渠道传到了中央,遂决定立即召开常委会研究对策。

86年的北阳市委共有三位副书记。程恪市长是“法定”的排名第一的副书记,但他的党内分工是政府工作。后来将被直接描述为经济工作。其余两名副书记各有所管。所以,会议开始,主持会议的胡友荣首先问的不是分管教育的副市长王林,而是分管学校工作的市委副书记张昊清。王林虽然是分管副市长,但从资历和职务,都在张昊清之下。

面对胡友荣的责问,张昊清承认自己没有及时掌握大学生们的思想动态,以及隐藏在表象之下的非组织活动,“师范大学罗校长曾报告说上周有北京高校来人,有串联迹象,我指示及时掌握情况------建院星期天有人在校内演讲,学院也报告了,无非是那套民主自由的东西,这几年国门打开,大学生们接触西方各种思潮比较快,一些人比较激进,学院认为出发点也是好的,毕竟我们工作中不是尽善尽美------”

“现在不是追究责任的时候,胡书记,我建议研究如何平息事态,学生们堵在街上,对市委的影响是不好的。”程恪坐在胡敢的左首,轻声对面无表情的市委书记说。

北阳不是第一个出现的城市。北京有,上海也有。这次似乎是全国性的,省委至今没有过问,连一个电话也没有。胡敢有些吃不准。

涉及政治,胡友荣不得不慎重对待。

“对头,当务之急是将学生劝回学校里。临近期末了,这帮学生这是干什么”坐在胡友荣右手的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董维辰听清了程恪的话。

“王副市长,你是分管教育的,说说你的意见。”胡敢将目光对准一直低着头的王林。

王林在琢磨着荣飞纸条上的话。因为纸条上写着:是错误的一定要站稳立场,一定要强硬对待。两个大大的“一定”,显示了荣飞的态度。

王林岳父是“129”运动的参与者,35年入党的前辈,从来都是共产党组织学生运动,没想到建政四十年之际,执政党却要对待了。王林很想听听岳父的意见,身处北京的岳父或许能给他以明确的政治指导,可惜岳父带团出访西欧了------

王林沉吟片刻,“学生们喊出要民主要自由反腐败,这反腐败的口号我同意,但要在党的统一部署下进行,而不是文化革命群众运动那一套。至于民主自由,我党从来就提倡民主自由,方式嘛,必须是在党的领导下进行,在现行的政体下进行,而不是西方议会和多党制那一套。要民主要自由的口号,我看是错误的,是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了。从来就没有绝对自由,唯物辩证法总是要讲的,资产阶级的自由我们当然要反对,坚决的反对。虽然十一届三中全会将全党的工作重心放在了经济建设,不等于可以放松对敌对国家的警惕。我个人意见,市委和市府一定要旗帜鲜明地反对这次,或许叫有些过了,查明背后有没有政治势力的参与。如果有,坚决镇压。”不知不觉地,王林受到荣飞的影响。话说出口,他有些后悔,或许该更婉转一些,给自己留有余地。

胡友荣饶有兴趣地看着侃侃而谈的王林,和与会的领导们一样,奇怪他竟然用了镇压一词。

“阶级斗争那一套不能搞了------”董维辰说。

“我同意王林的意见。”程恪说道,“建议市委委托张副书记和王副市长负责处理这次学生上街事件,和组织者接触,劝说他们返校上课。市委密切关注事态的发展,同时向省委报告我们的态度。”

程恪是学生运动的前辈,也是分管过学校工作的领导,他的态度不能不影响胡敢的判断。

“其他同志的意见”胡友荣仍是那副波澜不惊的表情,让人难以琢磨。

会议最终通过了程恪的提议。

王林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家,妻子不在。很想跟妻子谈谈当前的事,预感到今天的发言有些问题,可就是那样的脱口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