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分节阅读 251(1 / 2)

还,只是损失了今后的借款权了。但如今不足一年重回联投,就必须归还所借。

荣飞看荣逸比较为难,“大约会亏多少”

“房租我是租了二年,那部分肯定要不回来了。器材一卖就亏了”

“亏的部分我可以借给你,但要在你的薪水中扣回来。这点你要明白。”

“好吧。”荣杰如释重负。

“那国庆后你就着手处理照相馆吧,利索了就去傅家堡物业公司报到,让秋生总经理给你安排工作。”当初是有让荣杰和荣逸一起搞物流的想法,既然荣杰当初没有答应,现在分开或许更好一些。

“荣总,你们怎么走的这么慢呀”赵浅予等一帮联投总部的青年已经转回来了。

“我们是老幼并行,自然不能和你们年轻人比。”荣飞微笑道。看见钱兰兰也在人群中,“小钱也来了啊,黛山的风景不错吧”

总部的青年们惊异董事长似乎和刚来的小钱秘书挺熟。

“挺美的。”钱兰兰答道。

“酒店有很先进的娱乐设施,保龄球,卡拉ok,晚上可以尽兴地玩啊。”荣飞对钱兰兰说。

“我们刚才还想请你跳舞呢。我们准备组织舞会”赵浅予企盼地望着荣飞。

“舞会好啊,你们玩吧,我就算了。难得全家出来,想陪陪家人。”

“这是你儿子吧好可爱的男孩啊”鹏鹏兴高采烈地在溪边戏水,鞋子裤子已经湿乎乎的了,全然不顾。赵浅予过于要抱鹏鹏,被他在脸上打了一掌,嫌她破坏了兴致。

荣飞虎下脸,上前在儿子屁股上拍了二巴掌,鹏鹏咧嘴大哭起来。

“怎么打孩子呢”赵浅予赶紧去哄,鹏鹏被纪芙蓉抱起来了。

荣飞有些尴尬,“对不起。”

“你应该对孩子说对不起。”赵浅予妩媚地一笑,“小孩子是没有错误的,错误的都是大人们。”

“王爱英没有和你们在一起吗”荣飞转移话题。

“她在后面”

“甜甜,跟爸爸走,我们找王阿姨去。”荣飞喊了一声。

“哎,”甜甜跑过来抓住荣飞的手。

走了约一里地,看见王爱英一家慢悠悠地往回走。

“我跟爱英说点事,”荣飞对李国俊父子说。

“就别说工作了吧,难得来一趟,这儿好,减肥。”王爱英笑着说。

“坐吧。”荣飞指着一块平坦的大石说。

“真有事”

“嗯,基金会的事。”

基金会91年继续在南郊农村和北工、建工两所大学展开资金展开投入,南郊傅家堡、安堡两乡至年底总计将得到370万的资金支持,所有小学全部解决了危房问题,拖欠村办教师的工资也全部解决了。北阳两所大学共计将得到基金会1300万的资金支持。建工学院已经与陶氏建立了对口联系,帮陶氏进行人员方面的培训等工作。另外,北新市大约得到了100万的支持,全部用于农村小学的新建和改建,大约可以解决12所小学的问题。

这些数字王爱英都有报告给荣飞。她不知道荣飞要谈基金会的什么问题。

“明年联投的利润将出现下降。主要是麒麟一块花钱太多。但基金会仍会得到20002200万的预算。这个额度将维持几年,直到麒麟开始盈利。对于明年基金会的运作,你有什么考虑”荣飞将甜甜拥过来,她乖巧地靠在荣飞膝上。

“这一年对我是脱胎换骨的一年,是我净化心灵的一年。实话说,从来没有活的如此有意义。”王爱英撩起垂在脸颊上的一缕头发,“谢谢你给我的这个好差事。我常想,如果不认识你,不断然辞职跟随你离开北重,我将在那里昏昏噩噩地度完一生,哪里会知道还有如此精彩的世界”

“哈哈,老李说你瘦了十斤。基金会的人非常辛苦,我心里有数。难得的是你们手里抓着巨额资金却能表现出一种慈善的胸怀,力争将每一分钱花到最需要的地方去。陶莉莉跟我表扬你几次了,说我简直是将你当牛使。年底你要提出一份奖励名单来,重奖基金会表现优异的员工。那个陈丽红,表现还可以”

“很不错。”

审计部在91年初对王爱英主持的基金会进行了严格的审计,没有发现任何问题。荣飞接触的享受到基金会支持的政府和团体,对王爱英及她领导的慈善团队的风评都极好。

“觉得需要帮助的人太多了。你要的计划我还没做。北新教育局最近找了我,希望基金会扩大对北新的投资。那边我去过三次了,情况确实糟糕,欠账太多。北阳的其他大学也在找我,想拿到联投的项目支持资金。而谢希仁则希望明年解决庆丰乡。”

“大学的对口扶持其实不算慈善,帮助困难大学生也没花多少钱。农村基础教育的规模要收缩了,因为这一块也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慈善。有揭短政府的嫌疑。你明白我的意思吧倒是因为她,”荣飞抱紧甜甜,“在残疾人或孤儿这块应当开辟新的项目。至少要对孤儿院投入你向陶姐汇报一下我的想法,具体你们拿个意见出来。资金来源于各企业的利润,开支必须向董事会汇报,让大家清楚钱花在哪里,帮助了什么人。”

“好的。”王爱英拉过甜甜,“多好的孩子,可惜了孩子的眼睛了。”

第三卷 横空出世 第一百七十二节 轻歌曼舞

黛山宾馆晚饭是地道的“土菜”,原料多采用黛山土产,木耳,蘑菇,凉粉都是省内名产。特别是黑木耳,至少在邻省都是知名产品。荣飞对任经理说,这大概是地道的黛山货,外面保不齐就是假货居多了,那么多的黛山木耳,产量真的有那么大

和荣飞同桌的除了家人,多了个于子苏。她职务既高,性子又有些傲,不愿意和总部那帮年轻人嘻嘻哈哈。

“荣总你这就外行了。有几个能品出是不是真品大家要的就是个名气。”于子苏对满桌的土菜也极为喜欢,胃口大开,很少这样吃的撑了的感觉。

“任经理,给于总准备一点木耳和蘑菇。”

“已经准备了,每人都有一小份。”任亭林小心地答道,“山下的几个村都成立了食品厂,收购的很猛,今年的价格涨了不少”又觉得自己说错了话,“我不是那个意思”

“哈哈,我们当然会付钱。这是规矩。”荣飞对任经理说,“你忙你的,不要管我们了。你在这儿我都吃不好饭了。”

“有时候饭菜的可口与价格会成反比。”荣飞也吃饱了,用纸巾擦嘴。细节上可以看出一个酒店的档次,比如这张纸巾,厚实,印着暗花,还带有淡淡的香气。

“是的。我同意你的观点。就菜肴而言,西方人再有一千年怕是也赶不上中国。尤其是英国人更差。”于子苏在英国的时间前后加起来超过了十年,“不过有种说法,吃饭的速度和经济增长速度成正比。”

“这话不一定对。”荣飞知道思想基本被西化的于子苏很反感内地层出不穷花样繁多的盛宴,“中国人喜欢宴请,但经济发展的速度将是世界一流,不敢肯定是不是绝对第一,至少在有影响的大国中是第一。”

“那是基数低的缘故。”于子苏对宏观经济的研究很深。

“你们就不要讨论工作啦。咱们是出来玩的嘛。”邢芳对开始辩论的两人说。

“对,对。我们去下面的健身房活动一番如何于总,我俩比试一局保龄球如何”

“行。”于子苏也跃跃欲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