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道,“荣总,我和茅渊反复合计,留在北重真的是浪费生命。不仅收入低,专业也快丢光了。当然,主要是工资问题,不怕你笑话,我俩办个简单的婚礼还欠了一屁股的债。房子就更没影了。我是外来户,父母都在农村,像我这样的分到房子不知是猴年马月的事了。都说荣总念旧,看在您跟茅渊同事一场,我又是您的师弟,给我们在联投找份事做吧。”
原以为李维口拙,看来想错了。
联投一直在剧烈的扩张中,收留茅渊夫妇没有问题。荣飞一时没有回答李维的话,他是在想北重。自己这样挖墙脚从高层挖到基层,在北重心目中是什么形象呢
“厂里传胡敢要下台,茅渊你在办公室,你觉得有几分可信”
“我就一个秘书,怎么会知道呢”
“我觉得很可能。”李维沉声答道,“用不用胡敢关键在上面,惹了上面,胡敢的椅子就不稳了。”
荣飞注意地看着李维。他是八六年进厂的,算起来也算北重的老人了,看出体制的关键并不为奇
“唔接着说啊,卢续,沙成宝,前后来联投,厂里对我一定没什么好话了。”
“哪里,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天性使然。荣总白手起家搞出联投,厂里谁不羡慕,谁不佩服如果不是有两层关系,我们也不敢来找你”
“哦,茅渊,这件事是大事,你们还是慎重考虑一下。如果执意要来,也行。等节后上班,你去安堡总部找人力资源部吧,我会跟他们打招呼的。”
李维不知道,就是他的这番话堵死了他在联投发展的大门。
第三卷 横空出世 第二百六十八节 消息
“跳槽”其实是个贬义词。倒是很形象,因为在很多企业领导人眼里,职工就是牛马。
跳槽是有示范效应的。北重在荣飞记忆里有过一次大跳槽,大概是在2000年前后,富士康在北阳成立,一下子拉走了小半个技术处的人员。大体上就是一个拉一个,半个月内就走了几十人。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是存在主义的东西,但对于企业文化来说,还有一种东西叫忠诚。
北重的企业文化肯定不是什么先进的文化,但用挖人的方法打垮北重肯定不是荣飞希望看到的。而且,北重绝对不会被打垮,因为他是军工企业。一直到下个世纪,具体地讲就是再过十年,国家又一次对军工系统进行大投入搞政策性脱困运动,或者走债转股,将银行变成了企业的股东,或者走分立破产,将民品分出去走破产之路,甩掉债务后再由军品接盘。或者整体破产,但都提前做了接盘的准备。
因为是军工,市场化的破产就不要担心了。北重后来就是走了债转股,大概因为是大厂,即使是分立破产,问题也比较多。几个亿的债务甩给了银行,但也没有真正好起来。
体制转换不是自己可以决定的。即使手里控制着一个联投,荣飞也没有狂妄到去收购北重。但在旧有的体制下,不同的领导人还是区别很大的。所以,荣飞希望看到胡敢滚开,越早越好。但不希望北重的中坚力量星散。
李维显然不是能与企业共命运的人。
之所以答应茅渊夫妇,还是冲着胡敢。虽然不是很明了军工部运作干部的内幕和程序,但马学东北阳之行一定会迁怒胡敢。这是无疑的。群众在很多领导眼中就是一群群氓,一堆试验品。但特定的条件下发生特定的事,会加重决策者的担忧。给胡敢的离任增添最后一块砝码,或者叫做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茅渊是厂部的秘书,而且是老资格的秘书了。在厂里的知名度不会小,如果茅渊投奔联投,会再次在北重引起些动静。荣飞就是希望动静大一些,大到足够影响部里的判断。当一个企业和一个人放在天平上比较时,相信部里的决策层还是拎得清孰轻孰重的。
本来以为北重在马学东走后会派一个有分量的领导找自己或者麒麟,比如华邦安或者杨兆军。但没有。好像马学东的来访从未发生过。
这是不正常的。越是这样不正常,形势对胡敢越是不利。
那就再引起几丝波澜吧。
送走茅渊和李维,又来个李小玲,而且带给他一个不怎么舒服的消息。
魏福常更换了女友,新女友是系花陈玉婷。
魏福常如今是北工的名人,升了学生会的副主席,但荣飞怎么也想不到魏福常竟然找了陈玉婷
李小玲利用给小姨夫拜年的机会找荣飞说新年度对北工的投资问题。这是刘思斌院长交给她的任务。
自将对学生的助学基金和研发资金发开后,北工遇到了很大的压力。麒麟汽车交给北工共有七个研发项目,ebd电子制动力分配。tcs牵引力控制系统。ba制动力辅助系统。sc防侧滑系统。vsa车辆稳定性系统。被动式安全气囊和气帘。ascd定速巡航系统。这些都是后世轿车的高级配置,荣飞知道但不清楚具体的内容。甚至不知道国外的研究进展情况,给北工的任务之一就是调研这些项目的最新进展。
北工至少有30人用联投给的专项经费去国外调了研。当然,领导是不能不带队的。但是结果却不尽人意。北工搞了两年,后期与麒麟技术工程中心合力拿下了被动式安全气囊。其余的项目因为计算机技术的滞后基本没有什么实质性的进展。93年底,麒麟高层在听取北工的专题汇报后,决定终止与北工的技术合作了。
北工说的不错。这些依赖于计算机技术的汽车专用技术现在似乎还不成熟。而麒麟技术工程中心已经搞出了自己知识产权的方向助力系统了,这个系统的实际意义非常大。麒麟高层听取了技术工程中心的回报后认为,北工作为一个工科大学,在汽车应用技术的研究上并不具备公司希望的实力。
麒麟技术工程中心的专家们却对荣飞提出的几个系统深感兴趣。其中ebd和ba在国外已经有比较成熟的研究了,但其余几项好像还没有展开研究。技术工程中心的专家们评估了这些项目的应运前景,感到意义重大。强烈建议由中心牵头进行后续的研究。
可是联投前后投入北工的资金已经2000多万了。这等于是对董事长决策错误的一次否定。会议并没有做出最后的决定,而是委托麒麟技术工程中心对北工先期的工作进行一次全面的评估,然后将项目研究收归麒麟技术工程中心。
北工却无法接受这个事实。依赖联投的巨额支持,北工在实验室建设上进步很大,也招聘了一大批专业人才。在90年代初,每年上千万的研究经费是让其他院校深为羡慕的事情,而在北阳独一无二的助学金之外的助学补助让生源得到最优的保证,导致北工的录取线直线上升,93年的录取线已经超过了重点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