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分节阅读 359(1 / 2)

主任房培明升至副省长,经贸委面临大洗牌。在经贸委内部,一向被房培明器重的赵爱华升副主任的呼声确实比较高。按照潜规则,赵爱华该做的工作也做了。她的老领导也为她的升迁做了很大的努力,可惜还是没有通过省委那关。

诡谲的官场不是她可以悟透的。经历了那次失败,赵爱华意识到处长或许就是她此生最后一站了。而房培明的靠山,接替李建斌担任省委书记的齐明远上调中央后,房副省长随即调离了g省回到了中央部委。赵爱华的g省的官场资源就此断绝,随着自己年龄逼近四十,升入厅级越发成为了梦想。

黄麒英一直嘲笑她失败的努力。有那些钱还不如用来改善生活呢,何苦行此无宜之事

对于书呆子的丈夫,赵爱华简直无语。你以为凭你一个文史馆的研究员就能在社会上立住脚做梦

麒麟小区楼群辉映在夕阳中。那些悠闲自在的人们令赵爱华深为羡慕。

暮霭四垂的时候,赵爱华回到天河小区的家,见小叔黄麟英等候在楼下。

“嫂子,你怎么不接电话呢”

“晤,啊,下午开会,调成静音了。”她从手袋里摸出手机,果然,上面有三个未接电话,其中二个是小叔的,还有一个是张昕的。

“有急事”赵爱华将手袋夹在腋下,摸出钥匙开了楼宇防盗门。

“嗯,有件事要嫂子帮忙。”黄麟英支吾着说。

“你先等一下,我回朋友个电话。”张昕的电话是不能不回的。赵爱华躲到阳台上,给张昕挂通了电话。

电话接通了,张昕先是责怪她为什么不接电话,然后说有事当面谈。既然回家了,你就在家里等我好了。再次核实了她准确的住所,张昕挂了电话。

“说吧,找我什么事”赵爱华回到客厅,问愁眉苦脸的小叔子。

“还不是房子的事。燕子非要买鹏运花园的房子,现在还没开盘,传出的消息说价格绝不会在4000之下。我的情况你还不知道,哪有那么多钱啊。”

赵爱华心里一紧,难不成他要向自己借钱

黄麟英接下来的话让她松了口气,“嫂子,你不是跟恒运的老板娘是好朋友吗鹏运花园是恒运的楼盘,内幕一定可以打探到。第一,究竟什么价位第二,可不可以给我弄个一百左右的小户型,而且在价格上优惠一些”

在化工总厂搞技术的小叔子跟自己老公一个德行,木的厉害。社会关系几近于无。虽然在化工总厂也是技术骨干了,至今还住着厂里分的福利平房,狭窄逼仄。兄弟俩感情不错,这个忙是应该帮的

“麟英,我也不瞒你,刚才我就是给张昕打的电话。她有事马上过来,房子的事,我给她说说吧,行不行我可不敢打包票。”

“那可太好了。恒运的老板娘叫张昕对,是叫张昕。听我哥说过的。嫂子,你还真有面子。只要她点头,事情肯定成了。”

“得了,先不要高兴吧。买房子是大事,你们攒点钱不易,一定看好了。”

“据说陶氏要盖一批廉价房,本来是想等等的。燕子实在等不及了,就看中了鹏运的房子”

“廉价房陶氏会盖廉价房别做梦了。去看看萃菁园就知道什么是廉价房了。”

“不是纯阳宫开发被否决了吗听说陶氏要在北城建不下五千户的安居房。”

“那你去问谷南阳吧。”

楼下传来汽车的喇叭声,估计是张昕来了,黄麟英起身告辞。果然,自家的门铃响了。赵爱华摁开楼宇防盗门,目送小叔子下楼,黄麟英的身影刚转过楼梯,借着楼道昏暗的灯光,看见身穿浅灰色风衣的张昕正疾步上楼。

第四卷 今夕何夕 第二节

王志敏再次动员田玉跟自己横跨巴丹吉林沙漠。独身一人诸多不便,安全不是唯一的因素,有一个合得来的同伴结伴出行是最好的,田玉当然是她的首选。

自去年秋天从川西回来,几个月里一直没有做远游。三月中旬独自去了趟坝上,北京已是春意盎然,但坝上依旧寒风呼啸,那趟塞外游也就有些索然了。

最近读了不少三毛的书,对沙漠发生了浓厚的兴趣。但田玉却希望去欧洲,造访那些历史悠久的古镇。两人在结伴旅游上第一次发生了分歧。

既然已经说动田玉来北京,王志敏便有信心忽悠着这位老同学去做沙漠游。今天是田玉来北京的日子,航班已经告诉了王志敏,提前两个小时王志敏便从地下车库将她的保时捷911carrera开出来,向机场“挪”去。

北京的交通问题已经非常严重了,保时捷卓越的性能只能在说明书上阅读了。一直驶上机场高速,王志敏才舒了口气。大概提前半小时到机场,王志敏没有下车,给田玉打手机,还关着机,估计她还在飞机上。她给田玉发了条短信,告诉自己的位子,当田玉下飞机开了手机,就会看到这条短信。

听着猫王的歌,王志敏竟然睡着了,直到车窗被田玉敲响,王志敏才从熟睡中醒来,很丢人,嘴角竟拖着透明的细线。

“梦中花痴了吧想嫁人就嫁。”田玉的形象也很不淑女,上车的第一件事就是脱掉鞋子,将袜子也剥掉了。

“呸,臭死了。你的毛病能不能改改”

“嘻嘻,在飞机上我也一样脱。旁边有个老色,一直盯着我看。真不要脸。”

“是你诲盗诲y。”车子呜的一声启动,巨大的推背力将田玉的话堵回去了。

田玉是王志敏诺丁汉分校的同学兼密友。当初在诺丁汉分校,没有比王志敏更潇洒的学生了。如果硬要找一个同类,那就是家境宽余的田玉。虽然比不上王志敏的豪奢,但也远超他人。她父亲和叔叔合办有一个鞋厂,生产童鞋。规模不算大,但盈利尚可,足以支持田玉相当超前的消费了。

王田二人最大的共同之处是对就业和成家嗤之以鼻。二人家里都开着公司,二人的年龄早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但这两件对于女人同样头等重要的事情对于她俩都不算大事。反正手里有钱,不乘着年轻痛快地玩几年实在是愚不可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