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让要他对这弓弩的制作技法保密,但李庆觉得此弩做法繁复,要想扩大产量,就必须多找匠人,难保不会外泄制作技法。徐皓月给他出了个主意,将弓弩的部件分开来由不同的匠人完成,每个部件按照一般的尺寸模具去做,最后由另一批匠人组装,这样匠人们就只知道自己完成部件的做法而不知道其他部件的做法,更不知道如何组装,而组装的匠人却不知道部件做法,可以最大限度的做到保密,而且这样流水线的操作技法也能提高效率。虽然徐皓月知道假如日后上了战场,难保神臂弩不会遗失,也难保不会到了能手巧匠手中被仿制出来,但只能是尽量做到保密而已。
回到英山城,孙庭运也给徐皓月看了他火药的成果,这老道士按着徐皓月给的一磺二硝三木炭的配方倒是制出了一些火药,但威力远远不够,只能说是用来做烟花爆竹。不过让徐皓月惊喜的是,孙庭运这老道不墨守成规,又琢磨着改变三种材料的比例,经老道数十次试验后,他研究出的最好配比是一斤硝石配二两硫磺加三两木炭,徐皓月换算了一下比例,是76:10:15,而口诀也变成一硝二磺三木炭,徐皓月这才想起来,好像这火药的口诀真的是一硝二磺三木炭,之前自己记错了,而且按照自己的理解应该是一两硝石、二两硫磺、三两木炭,想不到真正威力巨大的配方比例居然是要一斤硝石。其实徐皓月和孙庭运都不知道,孙庭运研制出来的这个配方已经很接近黑火药最佳的配方比例75:10:15了。
剧孙庭运说,那天制药的小童弄错了斤两,硝石被加了很多进去,孙庭运这才偶然发现了这个配方。虽然配方被孙庭运瞎猫碰死耗子研究出来,但随之而来的新问题又出现了,硝石的产量不多,现在配方中要提高硝石的用量,要生产大量的火药就显得有些局促了。徐皓月让孙庭运在百姓之中悬赏提取硝石的方法,倒是得到了很多土办法,比如用猪圈、牛圈或是茅厕的积土中提取,或是用旧砖敲碎,研细和烟或灰中,入缸内以水淘之,然后并熬成硝等等,但这些方法都很费时费力,不过在没有更好的方法之前,也算改善了一些大量制硝的窘迫。
徐皓月也不客气,把孙庭运弄成的百余斤成品火药都要走,准备待在军中随军出征之用,又重赏了孙庭运和一干人等,并让孙庭运加紧招募人手生产,同样的徐皓月也让孙庭运对这个配方一定要保密。而百余斤火药徐皓月命人用油纸分开装成小包,又用大翁装满土,把火药包存于土内,覆土保存,如此来运送火药,以保证火药运送过程中不出意外。
数日之内,英山城和天堂寨开始了战争准备,徐皓月让方刃、童虎头带着侦骑先到湄水水寨和淮字营会合之后,淮字营的船只先行出兵北上,打探周军动向。
这天刘逸轩来到英山城催促出兵之事,徐皓月回复他淮字营水军早就出兵,前锋可能都到了正阳,刘逸轩这才明白徐皓月所说的分批出兵原来是这个意思,他只派了小股侦察部队北上,大军还在英山城和天堂寨准备,根本没动。
这天东路唐军传来消息,扬、泰二州的周军果然北撤,齐王李景达兵不血刃的收复二州,已经派濠州的镇海军节度使林仁肇逆淮水而上,逼近下蔡,而齐王李景达率领应援使大将边稿、应援监军使陈觉等率领近四万精锐沿水路开始北上。齐王李景达给许文稹和徐皓月同时下了将令,让两人带兵北上,按照定好的方略出兵。
见东路军已经动了,徐皓月当即率领准备好的十一营白甲军来到英山城,因为曹云和高超伤势未愈,这次徐皓月留下曹云和高超的两个营两千兵马守卫英山。这次扩张之后,每个营的兵马都达到千余人,只有月字营还是五百骑兵。到了英山城整军之后,徐皓月让英若兰统帅高字营一同出征。
南唐保大十四年五月初三,是个好天气,徐皓月率领近九千白甲军兵出英山,和盛唐县的南唐西面行营应援使许文稹、都监高弼的八千唐军会师后,徐皓月领军到湄水水寨上船,沿水路先行,许文稹和高弼领唐军走陆路北上。徐皓月不打算和唐军一起走,攻打正阳还是走水路更快些,但船只不够,只能勉强装下白甲军,而且徐皓月也担心自己的盟友在关键时候掉链子,他一开始就没打算靠盟友,更何况有时候愚蠢的盟友比凶猛的敌人还更加可怕。
船队到了王家湾,方刃和童虎头的侦骑乘船回来会合,探听到的消息是正阳以及正阳浮桥由南唐大将淮南节度使、沿江招讨使向训率领两万大军镇守,向训在正阳浮桥南北两侧各驻扎了六千兵马,南北各建营垒十余座,夹浮桥两岸布营,延绵数里之远,两岸营垒之中,周军有投石车、火箭、强弩布置,只要南唐水军靠近,沿河两岸营垒之内必定是失石如雨而下,如此看来想要毁浮桥,走水路强攻是行不通了,要毁浮桥必要先破岸上营垒,而南岸营垒和正阳城八千周军互成犄角之势,又有向训亲自在城内坐镇,守卫极为森严,南岸营垒被攻打,正阳守军一定会出援。
北岸的布营和颍上城的五千守军又遥相呼应,几处兵马布阵好像连环扣一般的难解,看得出周军正阳大将向训是一员能征惯战之将,防卫得密不透风,如何才能破正阳毁浮桥呢徐皓月在听完消息之后,按照老规矩召集众将,让他们自己先想办法,而他自己则是坐在一旁沉思起来。
第一卷武王山庄第一百二十五章水攻破连环
寿州正阳县,这个县城虽然不大,但却是南来的湄水和北下的颖水在此处交汇入淮的要冲之地,大半年前英家商队正是到了正阳转为走水路沿颖水而上到颍上城交易的。白甲军中不少人都到过正阳,也到过颖水,做过淮上水寇的张兴淮对此处水道更是了如指掌,众人七嘴八舌的说了起来,议论了半天,最后众人的意见都是一致的,只有水攻南边营垒,才能破其连环扣式的布军态势。
徐皓月听了众将的议论,倒很是高兴,大家都有了带兵打战的思路,开始能想到借助地形地势来打战了,便笑着问道:“水攻南寨如何水攻南寨呢”
张兴淮乃是淮上水寇,指着地图上湄水说道:“大帅请看此处湄水入淮口处,有个南堤村,离正阳城四里地,此处地势狭窄正好可以建水堰坝拦水,然后掘开水堰坝便可冲毁周军南寨,说不定连正阳浮桥也都冲毁了。”众将纷纷出言附和起来。
徐皓月淡淡一笑说道:“想法是不错,但湄水在我军掌控之中,你若是向训岂会不防湄水之水攻我料南寨之上周军定修有泄洪水道,湄水水攻南寨定然会无用的。”
张兴淮等人互相望了望都是面面相觑,英若兰站在一旁一直都没有说话,此刻忽然轻声说道:“向训会防备湄水之水攻,但却不会防备颖水之水攻,我们截颖水攻北寨如何”
此言一出,众将都是一片哗然,唯独徐皓月没有出声,反而笑吟吟的看着英若兰,朱凌峰低声说道:“小姐,颖水在北边,是在周军的地盘上。”
英若兰面色不改,声音微微加大:“我知道颖水在北边,是周军的地盘,可也正是如此,北寨才不会有防范,也不会有泄洪水道什么的。”众将闻言都是慢慢的安静了下去。
徐皓月轻轻鼓了鼓掌,站起身笑着指着地图上正阳沿颖水往北不远处的杨湖镇说道:“若兰说的不错,请看此处,颖水之上有座杨湖镇,此地离颍上城有四十多里,离正阳周军北寨有八里地,我们可以在湄水入淮之处北上登岸,穿过宋台孜等地,涉过颖水袭占杨湖镇,颖水在此处拐了个湾,水面狭窄正好可以拦水建堰坝,蓄住颖水之后,一举放水冲垮颖水下游的周军北寨”
徐皓月跟着淡淡一笑说道:“若是在平日里,杨湖镇的周军一定不多,但此刻入淮的周军全靠正阳浮桥和颖水水运接济粮草,我料想从颍上到正阳浮桥还有颖水之上,都是有大队的周军运粮队来往,要想潜入周军腹地的确很难,但我们正好可以利用周军运粮这一点,来往运粮的车队、船队很多,我们可以用先前掳获的两百余套周军衣甲扮作周军兵卒,而再找八百人扮成运粮的民夫,再弄百十辆大车,一支周军运粮的车队不就成了么到杨湖镇去的人马不用很多,千余人足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