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分节阅读 430(1 / 2)

们的规矩,这一点以后一定要记住。”

他也不知道自己是怎么克制住内心那种澎湃的y望,说出这话的时候陈元有些失落,不过话既然说出来,就不能自己反悔,更何况没有人bi着他说。

陈元接着就是一声叹息:“吴掌柜,这次大海战之中随时的那些破船能修复多少”

吴掌柜想了一下:“能乘坐百人的大船大概还能修复百十艘吧,能乘坐三十到五十人的中型船只,应该有三百艘的样子,至于那些小船,实在没有修理的必要。”

陈元算了一下说道:“差不多了,再添一些新的,应该够远航一次了。”

吴掌柜愣了一下:“远航”

陈元点头,这就是他要利用这个港口做的第二件事情,从这个地方起步,帮助张匡正的远航。

能再做一次远航,是张匡正这一辈子的梦想,同时陈元也知道远航无论对于宣扬国力,还是打开贸易,都有着巨大的好处。以前是条件不成熟,陈元能掌控的船队并不多,他即舍不得把南洋一带的贸易丢掉,也不能让呼延庆这些人陪着张匡正去冒险。

现在不一样了,和东瀛的海战让陈元缴获了不少船只,还有这些可以修复的船只,算起来能为张匡正筹措到大船两百多艘,中型快船五百艘的样子吧。这个规模足以满足张匡正的要求,最少比他那次去夏威夷的规模要大多了。

陈元想过了,目前船厂正海还有一艘上千吨的大船要下水,也让张匡正带去,毕竟人家是出远n,用不用钱都要把钱包装的鼓鼓的,到哪里掏出来一看,也显得气派一些。

唯一还有待商量的是,张匡正想往东走,直接再去夏威夷,可是陈元希望自己能说服他往西走,那天路线相对安全一些,而且那样对自己的商业价值更大。

呼延庆听到这里笑了一下:“世美,张大哥如果知道这个消息,必然会十分高兴的。”

陈元说:“已经让人通知张匡正马上回汴京了,这一趟回去想来能够见到他。”

吴掌柜看看陈元:“驸马爷准备什么时候回汴京”

陈元想了一下:“等我这次回京都和东瀛天皇把条约签了,马上就回汴京。”

吴掌柜有些焦急:“可是这里的事情刚刚有点眉目,我觉得你还是留下来一段时间的好。”

陈元的头抬了起来:“我也不想走,可是宋朝有些事情让我很担心。”

陈元担心是辽国,当他解决了东瀛的问题之后,高丽已经是大宋的囊中之物,至于下一步怎么做他现在还没有决定。

辽国现在应该已经收到了消息,他们对于自己在东瀛的动作会做出什么样的反应这是陈元决定下面的棋局该如何下下去的关键因素。

东瀛被陈元用某种手段印上了宋朝的印记之后,意味着宋朝已经在战略上对辽国完成了包围,如果辽兴宗一发狠,来个鱼死网破的话,陈元必须回去准备打仗。

石见的那一片银矿被自己开采之后,银行是肯定不会害怕遭到强兑了,只要自己放出这个消息,那些把钱存在银行的人就会很放心。就算不放心,自己可以用白银兑换给他们。

但这是最没有办法的办法。

假如辽兴宗还能忍耐,再给自己两年的时间,那事情就更好办了,自己完全可以在这一大锅温水下面再添几把柴火,把辽国这只大青蛙给煮熟了

陈元的头转向呼延庆:“大哥,日后和东瀛打仗的时候就jio给你了,我知道你对于陆战也有一些心得,只是这一次我还给你找了一些帮手来,这些兄弟都是身经百战的,他们这次五百多人在高丽坚守了两个多月,打的非常好,你别小看他们。”

呼延庆笑道:“我怎么会小看你送来的人”

武鸣那些兄弟顽强的坚持了两个月的时间,比预定的一个月的时间要多出了一倍。他们的面前早就没有了东瀛人攻击他们,武鸣并不知道,当陈元在东瀛动手之后,东瀛人已经把兵力全部收缩到高丽的南部,随时准备撤回东瀛。

而高丽的王子王徽虽然返回了高丽,并且找到了他的部队,却也不敢马上就压上来,所以他们的位置反而成为了一遍真空的地带。

他们只有两百多人了,武鸣还坚定的执行着出征的时候上官jio代的任务,死守在这里,直到有宋军到来。

接着,他们粮绝了,实在不能再坚持的时候,武鸣准备带着队伍杀了下来,他甚至做好了从陆地杀入辽国,然后再从辽国杀回大宋的准备。

他让老牛来看一下山下的情况,当老牛下山的时候,看见一群高丽人打扮的士兵在搜寻着什么,那些人看到他之后用他根本听不懂的话上来盘问,老牛怕一开始暴自己的身份,就装哑巴不说话,结果被人家识破了。

那些家伙打他,一顿暴打之后,他们扒了老牛的k子,拿着一根细细竹签走过来,老牛扛不住,终于松口了,张开嘴巴大喊一声:“你们他娘的有会说宋朝话的么给老子站出来一个,想知道什么老子告诉你们”

那些家伙这才住手,带队的人提起老牛的领子,吐出了标准的山东口音:“兄弟,你怎么不早说话呢”

武鸣他们这一次战斗打的毫无意义,在一个没有必要的战场,进行一场根本没有必要战斗,甚至,连陈元都因为要极力掩盖这次战斗的发生所以才不能让他们回大宋。

战争就是这样,不可能你的每一步都走的很对,更不可能每一个棋子都能发挥作用,有牺牲的,有牵制的,有好无作用的,他们的牺牲为的就是将死对方的最后那一步。

船队把这些人接上船之后,一路开向东瀛去了。

陈元说的,要给这些人最好的安排,nv人,钱,或者他们想要什么,只要他们开口,他都能在东瀛为他们做到,可是他们不能回大宋,至少现在不能。因为陈元不想让别人知道,早在战争刚刚爆发的时候,自己就已经开始做准备了。

四日之后,武鸣他们踏上了东瀛的土地。又两日,季新回来了,还从大宋带来了上千名他需要的各类人才,于是,对马国的建国工作马上在季新的指挥下开展了起来。

接着,仁宗的圣旨又到了,对于陈元和东瀛人经过协商之后达成的初步意见,仁宗非常的满意,指示陈元可以根据这个条约和东瀛人签署协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