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
沈红星没怎么解释,他自己知道。如果去了这个会议,到时候如果他上台要作报告的话讲些什么别人在这种时候都是说选用了那些历史人物来作原型,创作的时候想到了什么历史事件。
但是沈红星是利用重生而得到的知识抄袭的呀,他根本不知道这些原型是谁。那到时候万一被架到台子上讲些什么
“闷头发大财才是王道。”沈红星是这么想的,但是对老妈苏霞和董红军的解释却钱钟书老人的名言:“作者就是相当于母鸡,如果你吃了个鸡蛋觉得很好吃,为什么要去认识生这个蛋的母鸡呢”
以为沈红星淡薄名利的董红军对这眼前的小伙子竖起了大拇指。当然,虽然沈红星这么说,但是董红军是不会让他错过这么好的机会,就算沈红星不去,董红军的方法也有的是。
就在国内掀起一阵亮剑旋风的时候,位于香港的凤凰卫视也对这场旋风进行了报道。
这个“凤凰卫视的前身是卫星电视也就是后来位于上海的“星空传媒”旗下的卫视中文台。其后,卫星电视被传媒大王鲁伯特默多克的新闻集团收购,随即进行改组,并引入刘长乐和陈永棋等人作为投资者。卫视中文台最终于1996年3月31日一分为二分拆为新成立的的凤凰卫视中文台对大陆和香港广播和之前的卫视中文台只在台湾地区广播,并于日后陆续开播了电影台、资讯台、欧洲台、美洲台。该台的主持人和编辑来自中国大陆、香港和台湾。
在凤凰卫视的报道之后,作为经手编辑的董红军接受了采访。在采访中他讲沈红星的“母鸡理论”讲了一遍,瞬间又在吸引了不少报纸以及读者的好奇心。
有些东西解释下,嗯,
那个作协以及出版社共同主办的会议,是历史上真的存在的
然后,还珠格格是97年7月18日开机的。
还有,我知道这个情节不是太爽,没达到让大家爽的地步唔,橘子是新人,所以正在摸索自己的写法,很多时候会卡壳之类的。不过会努力的。然后这个情节算是个开端吧,会引入一套情节链,之后的情节链里会有一些还爽的起来的桥段吧
第一卷 从泥鳅到杂鱼 第二十三章 姑娘,你真是个爷们儿
徐晓燕坐在自己的总经理办公室内,看着手里的人民日报皱眉不语。这次她徐晓燕是看走眼了,之前沈红星拿着亮剑来找她的时候,她还信誓旦旦的跟沈红星说军旅题材的小说没市场前景。
可是眼前的新闻简直就像是在打她徐晓燕的脸,她现在觉得自己就能听到手下的员工们在办公区里低声笑着自己,她觉得她现在就能看到那些传统出版社的编辑们会把自己当笑话谈论,她甚至知道以后她签约的作者再也不会100的信任她的各种建议。
而这一切的源头就是沈红星和他的亮剑
窗外的知了在拼命的嚎叫,听得人烦躁无比。徐晓燕咬着后槽牙,脑海里仿佛在做什么激烈的思想挣扎。过了一会儿,她仿佛下了什么决定,拿起电话对手下说道:“帮我找沈红星的地址,然后把全公司的人都叫到会议室来开会”
不知道这正在发生一切的沈红星仍是在自家便利店里陪着老娘苏霞看电视,虽然眼睛是盯着电视机的画面,但是他却在想着未来的路线。
如果说之前写小说还只是为了上学所要的赞助费的话,那现在已经赚取了十几万的他则是要考虑自己真正的事业路线。
帮老娘苏霞设计的经营策略,只是沈红星为了让老妈开心而送的“玩具”,给高山的经营策略也同样是个“玩具”。最多只不过这两个玩具可以在未来顺便帮社会,帮下岗职工们做点事而已。
沈红星自己看不太上这两个店铺,但是自己未来要做些什么呢写畅销书当畅销书作家,然后跨行发展到影视业,当导演或者是制片人之类的嗯,有点意思,但是圈钱太慢,所以就当兼职做做吧。
突然,沈红星想起了刚重生那天,他回想起来的那个美国游戏专利的事件。做游戏对,做游戏,准确的说是做运用于游戏机平台上的电视游戏。
相对于电脑游戏来说,电视游戏的市场巨大无比。而且由于日美欧洲等地区人均收入高,游戏的售价也更贵,这样自己做游戏的话收益也会更高。
比如说日本的电子游戏售价基本是4800円yuan,发音跟元一样,意思是日元,按照97年的外汇牌价来说,相当于336元人民币。
美国的游戏售价通常是60美元左右,按照此时的外汇牌价中间价就是493元人民币。
而按照日本电视游戏业界的经验来说,4800円的游戏售价里20是属于最终零售商的利润,也就是出厂价实际上是4800円的80,也就是3840円。
这3840円的出厂价里面再去掉付给主机商索尼、任天堂等公司的权利金也就是抽头、提成500円,还剩3340円。
这3340円里面就是自己和代理出版商的收入,当然这里面还要减去代理出版商的20利润以及代理出版商所付出的大概20利润额度的宣传以及市场推广费用,剩下能到自己手里的还剩2004円,合140元人民币。
也就是说如果沈红星做个游戏出来,然后通过幽碧、烤纳米等等在中国有分公司的出版商进入日本市场的话,每卖一盘游戏沈红星就可以赚到140元人民币的利润。
如果做出的是最终售出5万盘“默默无闻”级游戏,那么沈红星可以一共赚到7000000人民币的利润,对,没错,整整七百万人民币。
如果做出的是最终售出20万盘左右的“小有名气”级游戏,那么沈红星可以赚到两千八百万人民币的利润。
如果做出的是销量超过百万的“明星”级游戏,嘿嘿,等待沈红星的则是一亿四千万的人民币。
但是针对外国市场做游戏这么赚的话,为什么此时国内的游戏商垮的垮,逃的逃
重生前因为兴趣而专门研究过国内游戏业界史的沈红星知道,97年的中国游戏界简直是一帮“婴儿”在做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