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分节阅读 291(1 / 2)

每个人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起来,起来,起来”

周围的人,都开始大声唱着国歌,这些在前一分钟,还是英国殖民地子民的士绅富豪们,忽然从心底里,深深地明白到,什么叫做祖国

“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前进,前进进”

宽广的会场内,所有的中国人,包括台上的特别行政区官员们、贵宾们,全都手抚着胸口,用从所谓有的虔诚,向国旗,宣告他们的对于祖国的忠诚

国旗升上顶端,国歌停歇。

人们的手却没有从胸口放下,不计其数的人,热泪纵横。

原来,祖国就是这个样子

它不是一个虚幻的词汇,不仅仅是视线所看到的那些国土、河流、人民,它,就藏在人们心中

爱国,哪怕你在天涯海角,国家依然在你的心中

不爱国,无论走到哪里,就算拥有了全世界,他也是一个没有祖国的孤魂野鬼

窗外,维多利亚港,升腾起一团团火光,只冲天际,在黑暗的夜空中,绽放出最最璀璨的礼花。

欢迎你,香港

欢迎你,香港的儿女们

欢迎你们,回到中华民族的大家庭,不离不弃,永不分开

正文 第二百一十四章 誓言将倾销进行到底

更新时间:2008817 14:13:46 本章字数:8308

港回归盛典正在举行的时候,遥远的荷兰,欧洲第四公司ackard,一场内部争议也正在酝酿中。

b公司在欧洲也算是老牌电器公司了。

它最早成立于一九三零年,初期的主要经营项目是收音机。七十年代的时候,该公司成为了荷兰一家国防公司的子公司。到八六年,它又再次被本国财团所收购,开始改变经营方向,生产廉价电脑。

九五年,日本nec公司第一大股东。

它所派驻公司的董事会代表细川,也成功获得了董事会主席的职务。

九六年,b公司向银行贷了五亿美元,准备扩大生产规模,当时公司的股票曾经一路上扬。就在九七年一月,公司的生产线正式竣工。

但实际似乎和公司高层预料的不一样,公司的个人电脑销售数量,并没有出现快速增长势头。ackard的个人电脑,国、葡萄牙等国销路较好。但在欧洲其他国家,却竞争不过美国的计算机公司。

到目前为止,b公司在西欧市场占据着百分之八的份额,远远低于公司的预期。

大笔银行贷款要还,但公司业务却不景气,公司上上下下,都为此烦恼不已。不利的局面,也影响到公司的股票,在股市上节节下滑,让公司的股东为之心神焦虑。

今天,公司应董事要求,召开董事局会议。就是要讨论如何面对这种局面。

黑德尔将车开到公司停车场,没有急于下车,而是将昨晚收到的总公司指示,在脑子里过了一遍,以便在一会儿的董事会上,面对预料中的激烈争论。

黑德尔是一家德国计算机公司在董事会中地代表。

他所在的公司成立也才两年,主攻方向是计算机主板,以供应各大计算机公司。当初成立的时候,公司为了生存。就大力入股b,b公司百分之十一的股份,成为继nec公司之后的第二大股东。希望搭上这条大船,与之结成战略联盟。

黑德尔在担任公司董事会成员的那一天起,就接到总公司的命令:全力协助第一号大股东nec,其在公司薰事会中的代表细川,无论任何事情,都坚决站在他这一边。

作为一个办事认真的德国人,黑德尔不折不扣地执行了总公司地命令。

什么事情。他都是充当着细川的应声虫,完美地扮演好了自己定海神针的角色,两人加起来超过百分之四十五的股份,让其他股东的意见,不经过他们的同意,都无法得以实施。

他只在一件事情上,主动参与过。

那就是说服细川,向银行贷款,新建一条计算机生产线。

而这,其实也是总公司的要求。

虽然他并不明白为什么要这么做。可是,他还是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并达到了目的。

也许,这是总公司希望b公司扩大生产规模,帮助总公司获得更大地利益吧。

只是现在看来,总公司的决策。显然出了问题。b公司续下跌,让所有股东,都蒙受了很大的损失,其他的小股东们,肯定是怨气满天。

黑德尔叹了口气,该来的总会来。至少,在董事会里,他还有细川这个同盟军,就遵循总公司的指示,让他打头阵。自己就保持沉默吧,在这个敏感的时刻,千万不要出头当靶子。

他尽管做好了全部的心理准备,可是今天的董事会,还是让他感到极度不安。

会议从一开始,就充满了浓重地火药味。

最开始是一个持股百分之一的小股东,首先发言。他用非常激烈的语言,绕过了黑德尔,向细川发动了疾风暴雨一般的攻击。指责他的经营政策失误。

随后,一个又一个股东站了起来。相继朝细川开炮。

在这种情绪的带动下,几乎所有地股东们,都开始向细川发难,用词之尖锐,让黑德尔也感到心惊肉跳。

也许是所有董事,都知道他只不过是细川的传声筒,没有一个股东针对黑德尔,完完全全就把他当成了透明人。

说实话,这个决策失误,要硬扣在细川身上,也未尝不可。毕竟,他是薰事会主席,对公司运作,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但平心而论,新建生产线的首倡者,乃是黑德尔,他只不过是点头同意了这个决定。

可是被股价下跌闹得情绪失控的股东们,将以前所受的所有怨气,都借着这个机会,一股脑向细川发泄出来。群情激奋之下,似乎有罢免细川薰事会主席的态势。

股东们的强硬态度,也激怒了细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