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分节阅读 357(1 / 2)

工程。会给公司带来灾难,这我们当然不能赞同。”

“要研究基因,当然要进行组织定向培养啦”楼月河看形势发展明显趋向于不利,直接就喊了起来。他和奥斯丁就这一事情争了不知道多少次了,双方火气都很大,此刻两人一发生争执,立刻就急速升温,包括生物部门其他研究员在内,都和奥斯丁激烈地吵了起来。

秦运强赶快制止他们的激烈言词,代他们出头,恳切地对萧强说道:“萧总,科学研究从来不可能一蹴而就,都是从简单,经过经验积累,才逐渐发展。

组织工程的意义在于组织器官的定向培育。应用于医学实践,也是造福人类的举动。通过细胞克隆,定向培养,我们可以更加熟练的掌握克隆技术,以及移植器官与病患融合地具体过程、后续反应等等资料,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我们不能苛刻要求生物部门的科研人员,在学会走之前,就用跑的。”

萧强微微颌首不语。

科学的实质,就是从易到难,一步步认识自然的过程。

如果像秦运强等人所说,组织工程地确是一道不可绕过去的坎,那强行中止这个项目,就是让他们作出无米之炊来,强人所难了。

秦运强看他点头,心知萧强也没有一口就把路堵死,大大松了一口气。当下就趁热打铁说道:“组织工程还有一个重要意义,在于通过促进细胞克隆分裂、组织培育,更多地掌握端粒,以及端粒酶的机制原理,争取彻底掌握控制端粒增殖的技术,为人类造福。”

萧强心下嘀咕,怎么又冒出来一个端粒,还有什么端粒酶

他对于自己不懂地东西,并不会因为嫌麻烦而不去理解,更不会不弄明白就否定。他看着秦运强,等待他的解释。

“人体细胞不断分裂,衰老的细胞死了以后,被人体排除出去,由新细胞代替死亡的久细胞,这就是新陈代谢。”秦运强在生物医学上,只能说是半吊子,但他好在知道有什么样的方式来说明,以让萧强能够听懂。

“当细胞分裂到一定时候,比如说五十岁、六十岁,它就不再继续分裂了。随着细胞进入衰老期,人也开始进入老年。

细胞学家进行细胞培植地时候,发现一个规律,就是当培植基中的细胞分裂到五十次的时候,就停止分裂。因为当人类从受精卵开始,变成胎儿,再到逐渐长大,这就是一个细胞不断自我分裂地过程。当细胞分裂行为停止了,就意味着人的肌体失去了活力。

这个发现,成为了生物医学工作者孜孜寻求真相的重要课题,希望借着对细胞分裂与停止的现象进行研究,找到人类衰老的真正原因,并最终控制它。

研究地结果。就是发现了端粒。

端粒就是基因,只不过是基因的一部分,是染色体末端的一段dna片断。此前人们并没有重视端粒,而是把焦点集中在染色体上,人体基因工程。主要就是绘制染色体模型。但渐渐地,人们发现端粒实际上另有作用。

生物医学家们发现,细胞越老,端粒就越短。当端粒消磨到只剩最后一节的时候,就完全失去了分裂功能。反之,新生胎儿的细胞端粒,则格外地长。

在关注了这个现象之后,人们得知:每次细胞分裂。新生细胞都会从端粒中截取部分信息,作为克隆的模板。人类细胞端粒共有一万碱基对,而每次分裂,都会减少五十,至两百的碱基对。端粒碱基对耗尽

体就很容易出现错误。从而崩溃。

人们还无法完全掌握端粒这种形态变化,与人体衰老之间的因果关系。到底是因为细胞生物钟使之产生出这种变化呢,还是因为端粒丢失,造成人们的衰老。

经过研究。人们又发现了端粒酶。

端粒酶就是制造端粒的一种生物酶。它在人体内,只存在于必须不断分裂的骨髓造血细胞、干细胞和生殖细胞中,呈现出中等活跃状态。其他细胞组织中,全部都找不到端粒酶的存在。

人们就假设,因为端粒酶促进了端粒地生长。从而使得细胞可以不断分裂,减缓衰老到来。

医学家们欣喜若狂,认为找到了人类永生的秘方。

这种假设在肿瘤中。得以证实。

非恶性癌细胞中,同样没有端粒酶的存在。但在不可治愈的癌症患者癌细胞中,找到了处于极其活跃状态的端粒酶

由于端粒酶的存在,细胞分裂地时候,就不再截取端粒,作为复制的模板。细胞就得以无限制地分裂,从而变成永生细胞。大量的分裂,必然会出现部分细胞变异的情况。这些变异后地细胞,也属于永生细胞,并持续分裂增殖,不会新陈代谢排出体外,大量的变异细胞不断累积,吸取人类的营养,让人体逐渐衰弱,最后导致死亡。”

萧强听到这里,已经完全入迷了,不由脱口而出道:“这不就陷入了茅盾了吗端粒酶的存在,让人类有可能永葆青春。而另一方面来说,端粒酶的存在,又有很大可能性,造成细胞变异,从而演变为癌细胞。”

楼月河急切地说道:“就是这个道理啊我们反复进行细胞培养,就是用端粒酶来促进细胞分裂增殖。同时,我们也在想办法,让这种变化,成为可控。如果解决了这个问题,人类不敢说永生不死,但至少寿命可大大延长,而且肌体始终保持在一个充满活力地最佳状态”

萧强摸了摸后脑勺。

他知道自己被秦运强套进去了,秦运强之所以拐弯抹角给他说这些,自然是让他看到研究的好处,从而支持生物部门继续下去,说不定还会增加投资,扩大试验规模。

他苦笑着想了想,确实是怦然心动。

萧强没想做个永生不死的老怪物,他认为自己已经掌握了轮回地秘密,死亡对他来说,只不过是又一次生命体验的开始。

可是,他也难以抗拒这个诱惑。

假设楼月河他们的研究成功了,哪怕是部分成功了,运用到那些科学家身上,恢复他们的青春活力,可以创造出多么巨大的价值啊

科学家除了少数天才中的天才,在三十岁以前,基本就是积累经验的过程。

由于他们长期用脑过度,而且脑细胞是不可再生的。当他们在四五十岁,正是年富力强,创造价值的时候,他们就先于普通人,提前迈入了暮年。

真正创造科研成果的时间,可能只有二三十年

科学家的身体,通常都很虚弱。萧强这样苦心孤诣地为研究人员创造休假、疗养的机会,有时候甚至是强迫,可效果始终不佳。研究人员在投入科研时候,那种执著与专注精神,既是让人钦佩,又是可怕。那种没日没夜。不要命的研究方式,让萧强心痛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