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猛于虎狼,相信三个国家不久就会臣服在大军的铁蹄之下。末将自问也是个细心的人,最适合筹措粮草,也希望能够留下支援后方,不知道您意下如何。”
易土生道:“这是个好主意,寡人临来的时候还在担心这里距离我们的本土太远,粮食转运困难,若是万一被敌军断了粮道后果不堪设想,幸亏有洪大将军这个地理通在这里,我将没有后顾之忧了。”
洪承畴苦笑道:“陛下您不会以为末将贪生怕死吧。”
“哪里”易土生道:“洪大将军要是贪生怕死,这里也不会是现在的局面,放心工作吧,当年汉高祖夺取天下之后,说萧何是第一功臣,就是因为他搞后勤搞得好,寡人可比刘邦聪明多了,呵呵。”
“那是自然,有陛下这句话末将真的就放心了。不知道陛下打算什么时候进军”
“越快越好,兵贵神速,我打算今天晚上先对印度河发起攻击,同时排遣祖大寿和赵率教率领两只十万人的兵马分别出击唐古拉山口和尼泊尔的重镇,不知道你觉得这样子妥当不妥当。”
“假皇帝陛下雷霆万钧胜过天神,真是处置的太妥当了,末将从来没听过这么妥当的主意,假皇帝陛下万岁万万岁。”
“别拍马屁,还是尽快的筹措粮草吧,你出去之后把祖大寿和赵率教给找来,寡人立即就要给他们下命令。你去找几个向导过来。”
“遵命”洪承畴遵命而去。没过多一会儿祖大寿和赵率教就从外面进来了。
“陛下,事情好像有些不妥,我在外面看到洪承畴的士兵好像都没有什么伤亡,而我早就听说天竺人的战斗力很强,怎么他们这么轻松就能攻到了这里,还有乌斯藏,那里可是人迹罕至的天堑呀”
赵率教也说道:“末将也觉得有些古怪,可是末将和洪帅共事也有很多年了,从来没听到他有什么问题,莫非真的是有凑巧。”
易土生摆手道:“这些我都知道,没有什么值得怀疑的,原因我也猜到了,你们想一想,现在天竺国和尼泊尔等国昏君当道国力那么衰弱,一些军官也全都是笨蛋,就算是士兵们战斗力再强也变得不堪一击了,洪承畴又这样的成果不足为奇。这件事情我们就不要讨论了,寡人已经决定了,亲自在这里组织进攻天竺国,而你们两个各自带领十万人马离开这里,攻击尼泊尔和乌斯藏,洪承畴的军队已经给你们打好了前站,你们只需要沿着尸体走过去就好了,一点也不费力。但是一定要快,因为洪承畴的军队已经疲惫了。”
祖大寿皱眉道:“那么说陛下要亲自过印度河,可是这里是咱们的大后方,又要留给谁呢洪承畴吗他好像有点问题。”
“别再说了,没什么问题,寡人相信他,就这么办了,你们下去办事吧。”易土生大大咧咧的挥了挥手说道。
千秋霸业 第九十八章 天竺之战
更新时间:2013314 16:55:28 本章字数:2515
从帅帐里走出来,祖大寿心中还是充满了疑惑,这件事明明就有很多的漏洞,以假皇帝陛下的聪明才智怎么会看不出来呢,不可能啊,就连自己都看出来了,他老人家不可能一点察觉也没有,再说了目前己方军队深入帝国腹地,处处都要谨慎小心才对,尤其是粮草,应该派心腹大将来看守,怎么就交给了洪承畴呢。莫非假皇帝陛下这几天糊涂了
祖大寿把自己的想法跟赵率教说了一遍,赵率教心里也是这么想的,但是他却说:“我也不赞成这样做,但是你我的智慧又怎么能够和假皇帝陛下相并论呢,我想他老人家一定有自己的想法,他总是能够出奇制胜。”
祖大寿叹了口气,点头:“你说的也对,假皇帝陛下战无不胜攻无不取,什么时候也没有出过差错,看来我是真的有些多虑了,一切就按照他老人家的吩咐去办吧,我们想得再多也是没用。”
赵率教说道:“虽然话是这么说,但该努力的还是要努力,你我只要做好了本分就好了,我去攻打乌斯藏,麻烦你去一趟尼泊尔,希望一切顺利,一年半载之后咱们兄弟还在这里汇合,若是不顺利,那一切可就都完了。”
祖大寿明白赵率教的意思,他也是担心洪承畴不可靠,心中存下了疑虑,不禁心中叹了口气,拱手告辞。
两人连夜点兵出营,跟随者洪承畴派出的向导,直奔着唐古拉山口和尼泊尔的军事重镇戈尔迪瓮城,如果没有意外的话,十几天之后这只骑兵队伍就会进入这座闻名于世的军事要塞,然后对不远处的尼泊尔首都展开摧毁性的攻击。但是祖大寿还是担心,一方面担心后方的粮草,一方面也担心驻守戈尔迪瓮城的洪承畴的手下会突然变脸。
而赵率教的军队也在担心同样的问题,唐古拉山口易守难攻气候恶劣,就算出现一点差错也必然会全军覆没,易土生虽然善于出奇制胜,但是这一次未免也太冒险了,简直就是把自己置于死地,能不能后生不好说。
不过将士们对易土生还是怀有无比的信心的,怀疑归怀疑,没有一个人违抗他的命令,军队推进的非常顺利。
易土生认为,自己所在的位置才是最主要的战场,因为三个敌国相比之下,始终都是天竺国的兵力和实力最为强大,所以他要留下来对印度河流域进行总攻,易土生先是派出刘宗周和尚可喜让他们两人在印度河组成一支可攻可守的舰队,并且利用蒸汽炮舰作掩护,以风帆炮舰一艘连着一艘,在整个印度河的两岸搭起了一座桥梁,船身上铺了木板,走起来如履平地,于是他立即宣布渡河。
天竺这个地方最不缺的就是河流,渡过了印度和之后前方还有几条主要的大河,但是其中以印度河最为湍急险要,在遭遇了一阵不疼不痒的冷兵器抵抗之后,易土生成功的率领二十万大军抵达坐落于印度河东岸和希达斯皮斯河之间的达克西拉城。
天竺国驻达克西拉城总督西里斯见到明朝军队浩浩荡荡无可匹敌不战而逃,把一座物产丰富人口十万的大城拱手的送给了明军。当然,西里斯也是为了配合国王才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让易土生在深入一点,渡过希达斯皮斯河,一旦他们渡河成功,按照约定洪承畴就会开始在后方捣乱,而天竺国国王早已经集中了60万军队严阵以待。这其中包括步兵十万、骑兵三十万、战车五万、和两万头大象。
面对如此雄厚的实力,天竺国国王对自己充满了信心,一想到自己马上就可以消灭中亚的侵略大王易土生,立下不是功勋,他的心里就美滋滋的,虽然说前段时间遭受了一些损失,但他坚信不久的将来一切都会得到补偿,明朝人会为此付出惨重的代价。我不欺负人,但是谁欺负我也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