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宋家的消息渠道,自是早早就察觉到了,该有的防护也都做到位了。
而就谭纶的了解,印尼政府背后的目的是转移民众的注意力,把受到亚洲金融风暴重创的影响转嫁到华人的身上。
他们也没想到事情会闹那么大,外交部方面由于政府在制定对台方针,官方的焦点都在台湾身上,牵一发而动全身,不得已只能把影响压缩,事后倒有些动作,但由于官方保密的关系,一般民众根本就不知道。
整个事件牵扯到几方面,跟国际局势,国内的政局动作都有莫大关联,倒不是简单能说明的了。
封清铸提起这件事,谭纶才想起,倒有些遗憾,可也无法可想。
重生者也不是万能的,百百俱到,那是神仙,能做好一件事就不错了,真想事事都插手,那招人顾忌不说,能不能事事做好,那都不知道。
“宋家吃了亏”谭纶低声问。
“宋家没吃什么大亏,是宋谦家一个从小带他到大的佣人,老姆妈在中被人杀了,家里还被抢了。虽说事后用宋家的影响力,将几个人全都抓起来枪毙了,可心里还是不舒服。”封清铸叹息说。
像宋谦这种三代以上的世家子,打小就有贴身的保姆带到大,很多都跟亲妈的感情差不多了,出这种事,心里是挺难受的。
“印尼政府做出这种事,国际舆论还风平浪静,全都聚焦在台海上,哼。”封清铸突然冷哼声,“我让宋谦把照片录像全都收集起来了,准备交给手几个人,在海外的媒体上投放。”
“想用舆论吵起来吗让印尼政府感到压力吗”谭纶轻笑摇头,“印尼在金融风暴上吃了美国人那大的亏,转头还要找美国合作,你觉得光凭那些东西,那些媒体又全在美国的巨头手里,会有什么作用你要找小媒体的话,那更加不受重视。发传单呢那直接被抓起来吧至少你这样做没用的。”
“那你说怎么做才是这口气我咽不下。”封清铸沉着脸说。
香港那边队伍一波又一波,驱逐印尼人的口号都有,却也没能起到任何作用。
“慢慢来吧,有的债现在不还,以后终是要还的。以印尼那样的小国,能蹦跳到什么时候”谭纶过来人,看得极开,笑说,“给我五年时间,我会让他们吐出来的。”
封清铸瞧着这个小镇长,失笑起来。
终于登到莲山顶,谈清弦早跟林场工人准备好了钓竿,宋谦就跟谭纶坐在一处平台上垂钓。
“要是林下循环经济有长足的发展性,那金光能不能跟丰饶林场分享发展成果不要让金光光是投资在林浆纸一体化上,只在被砍伐光的林地上种植速成林,金光也做出了牺牲的。”
瞅着宋谦挂着淡淡笑容的神情,谭纶心想金光是想要全面合作,深度参与吗于是笑说:“让我思考一下。”
、第三十一章 有机农业1
第三十一章有机农业
丰饶林场原来的设想是让金光集团在林场被砍伐废弃的十万亩林地上种植速生桉,在速生桉跟林场的原生林下种植牧草。在发展农户林户养殖鸡鸭猪羊等牲禽类,利用牲禽类的粪便建立沼气发电机房,保障林场和周边农林户的用电。机房产生的沼渣再用来培育牧草。产生一个林下循环经济模式。
金光参与的仅是前一项,但宋谦有他的野心,想要控制和保证整个林下经济模式的合理发展,就需要金光的全程参与。
前期牲禽类的引苗引种也能由金光提供资金,这点宋谦很大度的提到了。
可这样一来,就需要由林场出面跟金光组建合资公司,不是很符合林业厅的设想。
翟泳莲听着谭纶的汇报,蹙着眉看向木屋外的夜色。
董奉书搓着手说:“我看可行嘛,本来林场要开展林下经济,就有不少的资金缺口,沼气发电设备也需要资金引进,金光要肯参与的话,那正好解决这个问题。”
“金光的要求很严格,合资公司要求绝对控股,这等于让厅里失去了对林场的控制权,”谭纶点醒他说,“宋谦现在好说话,也难保他翻脸不认人。”
“你跟他不是称兄道弟的吗还怕他翻脸”董奉书在怪谭纶小题大做了,“咱们县里一年才多少财政收入林场要跟金光组建合资公司,税收不是要留在县同样的,上交林业厅的管理费用一文也不会少,对各方都是有利的事嘛。”
谭纶觉得可笑,跟宋谦的关系隔着封清铸一层,要是封清铸他倒是放心,宋谦嘛,还没到那份上。再说了,这生意上的事,白纸黑字写下来还要防范合同陷阱,口上说的话,那翻脸不是跟翻书一样。
“合同上注意些,我看可行,”翟泳莲开口了,“小谭镇长,你注意着些。”
谭纶道:“我知道了。”
宋谦得到答复,微微一笑,再度跟谭纶握手:“合作愉快。”
金光集团不单是全球最大的造纸集团之一,也涉及农业和食口加工业,看重林下经济,可不是没来由的。这种极有可能规模化的林农业经济规模,要真能上规模的话,那对集团的业务发展非同小可。
引进牧草和牲禽种崽的事都交由金光来做,宋谦第二天就从宁南坐飞机回雅加达去了,留下他的助手,一个叫彭业的中年人负责南海的业务。
封清铸和于思婷带着豆豆多留了几日。
“真不愿开发成银滩一样的旅游盛地”指着眼前的第二银滩,封清铸笑问。
远处于思婷跟豆豆在筑沙堡,挖着沙道,七纵八横的,玩得不亦乐乎。
“倒不是不愿,你想想,要是旅游化的话,那这里还想那样宁静吗植被和环境由于涌入的人潮也会受到破坏,想一点不被破坏,那是不可能做到的事吧”谭纶道,“你再看看北洋的银滩,开发了十几年,现在成什么样了也得给这里的人留下些东西吧”
、第三十一章 有机农业2
封清铸诧异地看他:“你跟许多官员是不大一样,不是一昧想着政绩,不过,我还是觉得可惜。”
“也有两全的法子,我估计会被人骂。”谭纶说。
“你说说,我听听看。”
“限制游客,”谭纶在身前的银滩划了个圈说,“我将这数里银滩全都包给封氏地产,你呢,保证每隔一百米以上才能建一座酒店,然后呢,限制每天到银滩来的人数”
封清铸哑然失笑:“你是想学美国那些观光景点吗”
“也有饥饿营销的成份在,但能保障这里不受到人为破坏,想必到时价格上涨,封氏也能赚得盆满钵满,都能满意。”谭纶笑着耸肩说。
饥饿营销封清铸转念一想就猜到这个从谭纶嘴里吐出来的新名词的意思,国际上倒也有这种营销概念,但翻译成中文不是这个词,却没这个词形象。
“一百米一座五星级宾馆,就是封氏也吃不消啊。”封清铸摇头说。
“你不用都修建成五星级,可以建造有特色的宾馆群,就是三星级,只要建筑造型,风格,甚至服务都有特色,我想都会有足够的入住率,”谭纶说道,“你也可以选择由别的公司来建设经营,但限制人流等等都不能改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