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分节阅读 164(1 / 2)

这场极有可能暴发的斗争中变成牺牲品。

暗中的意思无非是说,这是武县长的意思,规划局和交通局也没办法。您老要发火的话,冲着武县长去,别冲着我俩来。

谭纶微眯着眼,等这俩演技拙劣的家伙演完了,才说:“既然是中谷县长的意思,那你们就拿着我的批复去找中谷县长。”

蔡志中和赵业一下就傻眼了。

批回到规划局和交通局,两人就知要糟,出了口蹄疫的事差点要击掌说逃过一劫了,没想这口蹄疫的事一消停就把两人找来,便在楼下编了这出戏,谁知完全没能骗过谭纶。

或者说是骗过了,更让他俩坐蜡。

“书记,这个”蔡志中满脸为难。

“难办”谭纶轻笑说,“既然你们说是中谷县长的主意,我做了批复,中谷县长也要看到嘛。”

看赵业还想开口,谭纶就起身说:“就这样吧。”

蔡志中和赵业相顾无言,走到楼下就合计要不要拿着文件去找武中谷,就接到武中谷秘书的电话,说是晚上武县长请两位赴宴,两人一对眼,更是无语了。

、第七十一章 武中谷的想法3

武中谷最近意气风发得很,谭纶许多事都放开不管,他便有了施展拳脚的地方。

说来,他打谭纶一来,就亦步亦趋的,威信一而再再而三的被削弱。这实在是没办法的事,不说谭纶稳高他一级,党委管政府,天经地义。

谭纶的步伐也诡异绝伦,既稳又快,先是引进饲料厂,再接着发现奥尔盖金铜矿,获得超越任何县一级政府所幻想的巨大收益,再用这些钱针对整个庆县的现状,展开一系列的合作和规划。

以农牧业为重心,大力发展养殖业,注重民生,将定居点集中,再到筹建学校,发展教育,每一步都走得极踏实。

便想寻他的错处,也寻不得。这让本来年纪就大出谭纶一截,见识又远在他之下的武中谷感觉极疲累。直到谭纶放权,才让他有种守得云开见日出的感觉。

说到底他从来都是瞧不起谭纶的,打从见谭纶的第一天起,他都有些瞧不上这年纪比他小十几岁的年轻人。俗话说得好,嘴上无毛,办事不牢。

在得到奥尔盖金铜矿一半所有权的时候,他就建议要在庆县开展精炼矿业,被谭纶一口否决。说什么要顾及整个庆县的现状,要顾及那些牧民。

虽是土生土长的官员,武中谷倒不觉得那些牧民的权益有什么要顾及的地方。

发展教育他也有些瞧不起,这有钱了,自然是大力发展工业。那才是正理,才是地方发展的圣经。

等到口蹄疫发作的时候,武中谷更有种幸灾乐祸的心理,瞧谭纶忙得焦头烂额,更是心里轻蔑。农牧业都是看天吃饭,一个小小的口蹄疫就损失数千万。要再来几个,看谁受得了。

他倒不是没跟谭纶交流,只是感到两人有着很明显的代沟,话总是说到一半就咽回去了。

瞧着眼前的蔡志中和赵业,武中谷眼神犀利:“这上头就是谭书记的批复”

“是,是谭书记让我和赵局长拿来给县长的”蔡志中说。

他年纪稍大,胆魄也比赵业强些,见了武中谷也不会连话都说不好。

“嗯”武中谷沉默了会儿,突然说:“谭书记也没完全说不让建嘛,你们瞧上面的批复,写的是要根据庆县自身情况再重新做规划。我看八车道不行,六车道还是可以的嘛。”

见武中谷松了嘴,蔡志中忙说:“规划局回头重新做规划,再拿给谭书记和县长看。”

“嗯,记得,先拿给谭书记看。”武中谷笑着说,“吃饭。”

酒宴散后,武中谷脸色略阴的回到家中,就看到个陌生中年妇女在跟爱人说话,刚要问,那中年妇女就起身说:“武县长吧我是李书记的爱人章爱英。”

“哪个李书记”武中谷皱眉问。

“哎呀,是克纶罗旗的李耀明李书记的爱人,我跟爱英是在科察认识的,她过来走动呢。”武中谷的爱人忙说。

武中谷点头说:“你们聊,我进书房。”

往书房走了几步,武中谷突然回头走到沙发上坐下:“听说李书记跟谭书记争过常委”

、第七十二章 饲料厂变动1

第七十二章饲料厂变动

坐在施可中茶店那看晚霞,霞光万丈,着实瑰丽太甚,远端雪山峰顶如镜,反射出的光芒更如佛家传说中的佛光普照般。谭纶捧着施可中从江浙淘换来的紫砂壶,张口冲壶嘴汲出一道水龙,浸入喉咙,清香渗肺。

旁边靠椅上坐着施可中和宋谦两人,正在交谈。

“可中倒是个妙人,这种享受可是求都求不来的。”

“谦哥过奖了,我也是个俗人罢了,现在钱赚得够多了,就想求个清闲安宁。”

宋谦一笑,钱倒永远没有多的时候,施可中的想法他不认可,却也不会反驳。

“你在宋少面前谈钱,不觉得你那点钱还够人家填湖的”谭纶轻笑说,“有句话倒没说错,你啊,就是个俗人。”

施可中笑呵呵地说:“我比不得两位,纶子哥你是责任重大,要照拂万民。谦哥呢,手下也有着数十万的员工,这要做什么都是牵一发动全面的。我原来做的是外贸,全公司上下加起来没十个人,关了也就关了,现在就是混吃等死。”

宋谦听得大笑:“好个混吃等死,我倒是羡慕死了。”

谭纶摸着怀里的紫砂壶说:“你也别羡慕,这生活瞧着舒心,也不过是河这头瞧那头,各自苦痛各自知,各自快乐自不知,就可中这性子,过得五六年你再瞧瞧他愿不愿意过。”

施可中笑说:“到时再换个法子过,说来还是哥知道我。”

“茶凉了,帮我换一壶,”谭纶把紫砂壶递过去,瞧他走开,才对宋谦说,“你在这时也待了一个来月了,饲料厂的事考虑好了”

前几天宋谦跟克纶罗去了一趟,李耀明亲自招待他,为什么要过去,谭纶没问,现在他人在这里,倒想知道他还有没有设厂的打算。

“早知你要问我,”宋谦微笑说,“你这里大力发展农牧业,人力资源有限,我想要将厂子设到克纶罗。”

谭纶倒没任何惊诧意外,若如宋谦所言,饲料厂要辐射华北西北的话,那庆县确实存在劳动力短缺的现实。

庆县的适龄劳动人口为75,约3万7千人左右,大半都是牧民,这个数据是包括15到64岁的人口。那要按18到60岁来算的话,那还要少许多。

最重要的是,这些人口还有一部分都是政府公务员,教师等稳定职业的,而饲料厂的员工一般都在30岁以下,这又排除了一部分人在外。

按谭纶估计,这次金光投资额最少过亿,人口大县克纶罗旗确实能够提供充足的人力资源。

谭纶得失心早没初到庆县那样重了,宋谦这样说,他也能淡然处之。